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全副  拼音:quán fù
全部、整套。《三国演义》第七回:「孙策也全副披挂,挺鎗立马于父侧。」《红楼梦》第五三回:「贾母等又按品大妆,摆全副执事,进宫朝贺。」
《漢語大詞典》:全幅
(1).整幅。 唐 段成式 《柔卿解籍戏呈飞卿》诗:“最宜全幅碧鮫綃,自襞春罗等舞腰。”
(2).指整个画面。 鲁迅 《书信集·致罗清祯》:“愚意以为《挤兑》《起卸工人》为最好。但亦有缺点,前者不能确然显出银行,后者墙根之草与天上之云,皆与全幅不称。”
(3).犹全副。 徐特立 《游击战争在持久抗战中的各种基本政策》:“游击队是需要有铁的纪律,才不会脱离群众,才能和全幅新式武装的 日 寇作战的。”
分類:全副画面
《國語辭典》:骷髅(骷髏)  拼音:kū lóu
乾枯的死人头骨或尸骨。《西游记》第八回:「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也称为「髑髅」。
《國語辭典》:藏奸  拼音:cáng jiān
心怀奸诈恶意,不肯尽力助人。《红楼梦》第四九回:「谁知他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
《漢語大詞典》:锋猬(鋒蝟)
刺猬。喻全副武装的士卒。 唐 柳宗元 《平淮夷雅·皇武》:“裒凶鞠顽,锋蝟斧螗。” 宋 文天祥 《二月六日海上大战》诗:“古来何代无战争,未有锋蝟交沧溟。”
《国语辞典》:擐甲操戈  拼音:huàn jiǎ cāo gē
穿上铠甲,手拿武器。形容全副武装的样子。宋。辛弃疾《美芹十论。屯田》:「一旦警急,擐甲操戈以当矢石。」也作「擐甲挥戈」。
《国语辞典》:擐甲持戈  拼音:huàn jiǎ chí gē
穿上铠甲,手拿武器。形容全副武装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三回:「见宫中事变,擐甲持戈,立于阁下。」也作「擐甲挥戈」。
《国语辞典》:擐甲挥戈(擐甲挥戈)  拼音:huàn jiǎ huī gē
穿上铠甲,手挥武器。形容全副武装,与敌人战斗的样子。《魏书。卷七○。傅永传》:「擐甲挥戈,单骑先入,唯有军主蔡三虎副之,馀人无有及者。」也作「擐甲执兵」、「擐甲执锐」、「擐甲持戈」、「擐甲操戈」。
《国语辞典》:擐甲执兵(擐甲执兵)  拼音:huàn jiǎ zhí bīng
穿上铠甲,手执武器。形容全副武装的样子。宋。曾巩〈李德明遥郡团练使制〉:「擐甲执兵,人之重任,赏信而速,所以劝功。」也作「擐甲挥戈」。
《国语辞典》:擐甲执锐(擐甲执锐)  拼音:huàn jiǎ zhí ruì
穿上铠甲,手执武器。形容全副武装的样子。《元史。卷一一九。木华黎传》:「我为国家助成大业,擐甲执锐,垂四十年,东征西讨,无复遗恨,第恨汴京未下耳!」《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母尝从之南征,每临巨敌,辄擐甲执锐,为子接应。」也作「擐甲挥戈」。
《漢語大詞典》:裹粮坐甲(裹糧坐甲)
携带干粮,披甲而坐。形容全副武装,准备迎战。语出左传·文公十二年:“十二月戊午, 秦 军掩 晋 上军。 赵穿 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周书·文帝纪上:“鋭师百万,彀骑千羣,裹粮坐甲,唯敌是俟。” 清 陆黻恩 《读秋水斋诗·拟工部诸将》之二:“裹粮坐甲成何事,谁为 临淮 恕逗留。”
《國語辭典》:荷枪实弹(荷槍實彈)  拼音:hè qiāng shí dàn
持著子弹都已上膛的枪。形容高度警戒,准备随时战斗的状况。如:「警察荷枪实弹,包围在贩毒嫌犯躲藏的农舍外,准备攻坚逮人。」
《國語辭典》:全武行  拼音:quán wǔ háng
整场戏都是武打场面的表演。也比喻武力暴行或争斗场面。如:「会议气氛火爆,几乎演变成全武行。」
《國語辭典》:全神贯注(全神貫注)  拼音:quán shén guàn zhù
将心思精神完全集中于某事物上。如:「他全神贯注的验收新货,以挑出瑕疵品。」也作「全神倾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