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兑换率(兑换率)  拼音:duì huàn lǜ
不同货币之间的币值兑换比率。
《国语辞典》:点券(点券)  拼音:diǎn quàn
商家为促销商品或提供折扣优惠时附赠给顾客的兑换凭證,累积一定点数后,即可兑换商品或奖品。如:「这家商店推出购物附赠点券,并可累计兑换的优惠活动,以吸引顾客。」
《國語辭典》:浮动汇率(浮動匯率)  拼音:fú dòng huì lǜ
外汇的兑换比例不固定,汇率的变动完全取决于自由市场的供给、需要,任其自由起伏,称为「浮动汇率」。
《國語辭典》:兑换券(兌換券)  拼音:duì huàn quàn
1.古代地方政府或没有纸币发行权的银行,以及银号、钱庄、商号为了资金周转或补助市面货币短缺而发行的纸券,可向发行处兑换钞票或硬币。
2.泛指可用以换取物品的凭据。如:「凭本兑换券可换取电影票一张。」
《國語辭典》:兑奖(兌獎)  拼音:duì jiǎng
以所蒐集的票券向提供奖品处换取奖品。如:「这家超市推出购满五百元即可凭发票兑奖的活动。」
《國語辭典》:汇率(匯率)  拼音:huì lǜ
通常指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高低取决于供需关系。目前世界各国多以限制进口、鼓励出口或通货贬值的办法来稳定汇率,使其符合国内的经济需求。
《國語辭典》:固定汇率(固定匯率)  拼音:gù dìng huì lǜ
不同货币间之兑换乃根据比例协定,或允许在一定上下限幅度内波动的汇率。
《漢語大詞典》:钱摊(錢攤)
旧时经营小规模钱币兑换业务的摊子。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发薪”》:“明明有物品去抵押,当铺却用这样的势利脸和高柜台;明明用银元去换铜元,钱摊却帖着‘收买现洋’的纸条。”
《國語辭典》:钱票(錢票)  拼音:qián piào
代替铜元的纸币。
《漢語大詞典》:市钞(市鈔)
宋 时官方印行于市场的各种证劵,可据以兑换茶、盐、香药等货物。宋史·食货志下三:“﹝ 熙寧 ﹞四年,詔 陕西 行 蜀 交子法,罢市钞;或论其不便,復旧。”
《漢語大詞典》:见钱关子(見錢關子)
南宋 时官府发给商人用来兑换现钱的一种纸币。简称“关子”。宋史·食货志下三:“ 高宗 绍兴 元年,有司因 婺州 屯兵,请桩办合用钱,而路不通舟,钱重难致。乃造关子付 婺州 ……六年,詔置行在交子务。臣僚言:‘朝廷措置见钱关子,有司寖失本意,改为交子,官无本钱,民何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