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除注
免除注销。隋书·食货志:“ 高熲 又以人间课输,虽有定分,年常徵纳,除注恒多,长吏肆情,文帐出没,復无定籍,难以推校。”
分類:免除注销
《漢語大詞典》:复客(復客)
免除赋役的田客。三国志·吴志·潘璋传:“ 璋 妻居 建业 ,赐田宅、復客五十家。”
分類:免除赋役
《漢語大詞典》:免遣
免除职务并遣送回乡。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又詔诸园贵人,其宫人有宗室同族若羸老不任使者……恣其去留,即日免遣者五六百人。”
《漢語大詞典》:免减(免減)
减轻或免除。《汉书·武帝纪》:“诸禁錮及有过者,咸蒙厚赏,得免减罪。” 颜师古 注:“有罪者,或被释免,或得减轻。”
分類:减轻免除
《漢語大詞典》:停免
中止免除。宋史·徽宗纪二:“夏四月丁丑,停免 两浙 水灾州郡夏税。”
分類:中止免除
《漢語大詞典》:蠲纸(蠲紙)
(1). 唐 宋 时 杭州 、 温州 等地所造纸名。纸质洁白莹滑,故称。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 临安 有鬻纸者,泽以浆粉之属,使之莹滑,谓之蠲纸。蠲犹洁也。:‘吉蠲为饎。’周礼:‘宫人除其不蠲。’名取诸此。”参见“ 蠲糨纸 ”。一说 吴越 钱氏 时,供此纸者蠲其赋役,故号“蠲纸”。见说郛卷二十引 宋 钱康公 《植跋简谈》
(2).以颁发免除赋役证书名义,向民间摊派供应的公文用纸。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户部岁给蠲符,不可胜数,而课州县出纸,号为‘蠲纸’。 泽 上书言其敝, 明宗 下詔悉废户部蠲纸。”参见“ 蠲符 ”。
《漢語大詞典》:蠲符
免除赋役的凭证。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 五代 之际,民苦於兵,往往因亲疾以割股,或既丧而割乳庐墓,以规免州县赋役。户部岁给蠲符,不可胜数。”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唐 户部有蠲符, 开元 四年,敕诸郡取紧厚纸,背皆书某州某年及纸次第,长官管干同署印记,竝送朝集,使上户部本部官掌纳,依次第用之,其贵重如此。一云,在 唐 凡造此纸户,与免本身力役,故以蠲名。”
《國語辭典》:特赦  拼音:tè shè
指对于已经判刑确定的某些特定犯罪人,国家元首依法特别予以免除其刑之执行,其情节特殊者,得以其罪刑之宣告为无效。
《漢語大詞典》:弃责(棄責)
免除旧债。责,通“ 债 ”。国语·晋语四:“公属百官,赋职任功,弃责薄歛,施舍分寡。” 韦昭 注:“弃责,除宿责也。”汉书·高帝纪上:“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颜师古 注:“以简牘为契券,既不徵索,故折毁之,弃其所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所灌县郡,蠲赋弃责,流民所过,毋得征算。”
分類:免除
《漢語大詞典》:优蠲(優蠲)
从宽免除。《梁书·武帝纪中》:“尤贫之家,勿收今年三调。其无田业者,所在量宜赋给。若民有产子,即依格优蠲。” 唐 陆贽 《又答论萧复状》:“陛下悔征赋之殷繁,念黎元之困悴,诞降慈旨,深示悯伤,特遣大臣普询疾苦,本朝还报,将议优蠲。”
《漢語大詞典》:除例
免除的范围。《梁书·武帝纪中》:“ 齐 世王侯封爵,悉皆降省。其有効著艰难者,别有后命。惟 宋 汝阴王 不在除例。”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立局亲审》:“审时遇有孤穷残疾之人,不在除例者,另暗记之。”
分類:免除范围
《漢語大詞典》:蠲恤(蠲卹)
免除赋役,赈济饥贫。 明 李东阳 《明故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李君士常墓志铭》:“﹝ 李士常 ﹞上疏言 怀庆 诸府民父食子,兄食弟,骨肉亲党相噬死,徙十六七,虽蒙赦宥,宜大肆蠲卹,庶他变可弭。”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自后, 川 、 陕 、 湖北 屡年蠲卹,视此不悉书。”
《漢語大詞典》:量蠲
酌量免除。 宋 苏轼 《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愿公少信其言,特与量蠲秋税。”
分類:酌量免除
《漢語大詞典》:乐属(樂屬)
东晋 时对免除奴隶身份为佃客者的称呼。晋书·会稽王道子传:“﹝ 司马元显 ﹞又发东土诸郡免奴为客者,号曰‘乐属’,移置京师,以充兵役。”
《漢語大詞典》:蠲正
免除纠正。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 五代 方镇割据,多於旧赋之外,重取於民。国初悉皆蠲正,税额一定。”
分類:免除纠正
《漢語大詞典》:蠲欠
免除积欠租税。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民赋若足,则别储之,一有蠲欠,即以处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