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  拼音:yuán zǐ xī shōu guāng pǔ yí
一种精密的检验仪器。利用不同元素会吸收不同光谱的特性,可做微量分析,从而测知物品中含有何种元素。早期原子吸收光谱仪以照相底片显影,现今已有电脑化自动显示数值仪器,被广泛的应用于空气污染、水污染、食品卫生、金属工业等的检测中。
《国语辞典》:光谱仪(光谱仪)  拼音:guāng pǔ yí
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仪器,由棱镜或衍射光栅等构成。也译作「分光计」、「光谱计」。
《国语辞典》:弧光谱(弧光谱)  拼音:hú guāng pǔ
弧光的光谱,常用于分析物质的组成元素。
《国语辞典》:分光镜(分光镜)  拼音:fēn guāng jìng
可产生并观察光谱的仪器。因操作原理、频率区间的不同而有多种型式。
《国语辞典》:分光仪(分光仪)  拼音:fēn guāng yí
将光线依照波长分散开的仪器,以供光谱研究。
《国语辞典》:光栅(光栅)  拼音:guāng zhà
利用光的绕射现象产生光谱和测定波长的装置,通常在玻璃、金属等材料上,制作大量平行细纹而成,例如每厘米内刻数百条至上千条,光透过它或被它反射时就产生绕射现象。也称为「绕射光栅」。
《國語辭典》:红外线(紅外線)  拼音:hóng wài xiàn
波长介于红光和微波间的电磁辐射。以三棱镜分散日光时,热线折射而排列于光谱中红色部分以外,故称为「红外线」。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穿透力,故多用于医疗、通讯、遥感探测等。
《漢語大詞典》:恒星光谱型
根据恒星光谱特征所作的分类。现通用哈佛分类法,光谱类型按字母序列o、b、a、f、g、k、m的次序命名。光谱型不同,恒星的各种性质相差很大。观测恒星光谱,可研究恒星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的物理过程,确定恒星的距离,研究恒星在空间的运动等。 【恒星光谱型】根据恒星光谱特征所作的分类。现通用哈佛分类法,光谱类型按字母序列o、b、a、f、g、k、m的次序命名。光谱型不同,恒星的各种性质相差很大。观测恒星光谱,可研究恒星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的物理过程,确定恒星的距离,研究恒星在空间的运动等。
《國語辭典》:连续光谱(連續光譜)  拼音:lián xù guāng pǔ
连续光谱是指光波长或频率连续分布在一定的区间范围,通常由白炽的固体所产生,如钨丝灯的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