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荫室(蔭室)
谓阳光照射不到的阴暗屋舍,如窑洞、地窖之类。史记·滑稽列传:“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八》:“ 夏 之世室, 殷 之重屋, 周 之明堂,其不同者也。而民之荫室何必同。”
《漢語大詞典》:西晒(西曬)
指房屋朝西的一面午后因受阳光照射而夏秋室内炎热。
《漢語大詞典》:荫影(蔭影)
树木等在阳光照射下所投下的阴影。 萧红 《生死场》一:“土屋周围,树条编做成墙,杨树一半荫影洒落到院中。” 柳青 《狠透铁》六:“房檐的荫影底下写水牌的人回答着同一个数目字,表示已经记上去了。”
《漢語大詞典》:凿照(鑿照)
谓借光照射。 唐 王泠然 《夜光篇》:“两京贫病若为居,四壁皆成凿照餘。”参见“ 凿壁偷光 ”。
《國語辭典》:凿壁偷光(鑿壁偷光)  拼音:zuò bì tōu guāng
本指汉代匡衡凿穿墙壁,藉由邻家烛光照读的故事。见《西京杂记》卷二。后比喻刻苦勤学。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不学上古贤人囊萤积雪,凿壁偷光。」也作「穿壁引光」、「凿壁透光」。
《国语辞典》:光压(光压)  拼音:guāng yā
光照射在物体上所产生的压力。彗星背向太阳的离子尾即因太阳的光压所造成。
《漢語大詞典》:灯影戏(燈影戲)
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作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也叫“皮影戏”、“影戏”。 宋 范成大 《灯市行》:“ 吴臺 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 巴金 《抹布集·杨嫂》:“有一次我们正在床上放下帐子唱灯影戏,她进房里来撞见了。”
《漢語大詞典》:形想
古代迷信,以日月光照、星辰云气的形象和色彩以附会人事,辨吉凶。周礼·春官·眡祲“眡祲掌十煇之灋……十曰想” 汉 郑玄 注:“想,杂气有似,可形想。” 贾公彦 疏:“以其云气杂,有所相似,故可形想。”隋书·天文志下:“周礼眡祲氏掌十煇之法,以观妖祥,辨吉凶……十曰想,谓气五色,有形想也:青饥,赤兵,白丧,黑忧,黄熟。或曰,想,思也,赤气为人兽之形,可思而知其吉凶。”
《漢語大詞典》:赤槿
木名。即扶桑。花深红,日光照耀,赤如焰火。 唐 王勃 《上武侍极启》:“玄螭掩耀,光销赤槿之芒;白鹤摧辉,影灭青胡之宝。”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扶桑﹝集解﹞引 嵇含 《草木状》:“朱槿一名赤槿,一名日及,出 高凉郡 。花、茎、叶皆如桑。其叶光而厚。木高四五尺,而枝叶婆娑。其花深红色,五出……有蕊一条,长于花叶,上缀金屑,日光所烁,疑若焰生。”
《漢語大詞典》:膏映
谓灯光照射。 北周 庾信 《故周大将军赵公墓铭》:“金版玉策之记,枕籍忘疲;兰叶芝花之图,膏映必举。”
《漢語大詞典》:晴晕(晴暈)
阳光照在水面上反射出的一片淡晕。 宋 杨万里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诗之一:“澄潭涌晴晕,不风自成花。”
《漢語大詞典》:阴敝(陰敝)
谓不受阳光照射。敝,通“ 蔽 ”。 马王堆 汉 墓帛书《十六经·观》:“夫是故使民毋人埶,举事毋阳察,力地毋阴敝。阴敝者土芒(荒),阳察者夺光,人埶者摐兵。”
《國語辭典》:烛照数计(燭照數計)  拼音:zhú zhào shù jì
比喻预料事情的明确。唐。韩愈 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
《漢語大詞典》:遮阳帽(遮陽帽)
指帽檐较宽可以遮挡阳光照射的凉帽。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遮阳帽》:“ 明 制,士子入胄监满日,许戴遮阳大帽。” 李劼人 《大波》第二部第二章:“只有很少部份人穿的操衣裤,戴的遮阳帽,登的青布朝元鞋。”
《漢語大詞典》:太阳地儿(太陽地兒)
指阳光照着的地方。如:到阴凉里来吧,别在太阳地儿晒着。
《国语辞典》:光电传导(光电传导)  拼音:guāng diàn chuán dǎo
一种光电效应的现象。当光照射到绝缘体或半导体时,其电的传导率增加。称为「光电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