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1,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充类
充拓
充周
投充
充充
充衍
权充
充裕
充诎
充穷
充盛
充作
李充
充摄
充华
《漢語大詞典》:充类(充類)
推类。 清 章学诚 校讎通义·补郑:“一隅三反,充类求之,古逸之可采者多矣。”参见“ 充类至尽 ”。
《國語辭典》:充类至尽(充類至盡)  拼音:chōng lèi zhì jìn
将事物比照类推至极处,把意义引申到极点。语本《孟子。万章》:「夫谓『非其有而取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
《漢語大詞典》:充拓
扩充开拓。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箇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本体。” 明 唐顺之 《与项瓯东郡守书》:“兄得之资禀者,持守有餘而充拓未至。”
分類:扩充开拓
《漢語大詞典》:充周
充满;充足。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盖其元气充周,血脉条畅,是以痒疴呼吸感触神应,有不言而喻之妙。” 清 刘大櫆 《沉茮园诗序》:“下民之悲愉喜戚,与上天为感应,欣忭之情,踊跃之节,忿憾不平之气,太息之声,充周鬱积,而天下之治乱兴衰以出。” 王闿运 《湘绮楼论文》:“必道理充周,则诗文自古。”
分類:充满充足
《漢語大詞典》:投充
(1).投靠权势人家充当奴仆以得到庇护。《清会典事例·户部·户口》:“八年諭,投充人有生事扰民者,本主及该佐领,如知情皆连坐。”清史稿·食货志一:“其户下人祖父或係契买,或係 盛京 带来,或係带地投充,分别注明。”
(2).投往充当。 清 洪升 《长生殿·驿备》:“老爹,有一个投充女工的老婆子在外。”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六:“我初到 莫斯科 时曾经遇见一共产党,这次他去投充志愿军,也死在里面。”
《漢語大詞典》:充充
(1).悲戚貌。礼记·檀弓上:“始死,充充如有穷。” 郑玄 注:“皆忧悼在心之貌也。” 孔颖达 疏:“言亲始死,孝子匍匐而哭之,心形充屈,如急行道极,无所復去,穷急之容也。”
(2).喜悦貌。 唐 沈亚之 《与潞鄜州书》:“ 亚之 纳喜於心,充充焉捶马走僕,忘其劳,失其怠。” 元 揭傒斯 《善馀堂记》:“﹝余﹞及其门,则鷄犬不惊,童僕閒暇,皆充充然有自得之意。”
《漢語大詞典》:充衍
充盈,丰足。《宋史·安焘传》:“ 熙寧 、 元丰 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 熙河 民兵,惟 西关 最得力,又地接 皋兰 ,岁入特厚,芻粟充衍,人马驍勇。”
分類:充盈丰足
《国语辞典》:权充(权充)  拼音:quán chōng
临时替代。如:「奶奶说:『就要这根木头权充拐杖吧!』」
分类:临时替代
《國語辭典》:充裕  拼音:chōng yù
富足丰裕。如:「台湾的物产充裕。」
分類:充裕富足
《國語辭典》:充诎(充詘)  拼音:chōng qū
得意忘形而失去操守。《礼记。儒行》:「儒有不陨穫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
分類:得意忘形
《漢語大詞典》:充穷(充窮)
谓内心悲戚,若有所失。语出礼记·檀弓上:“始死,充充如有穷。”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帝哀策文》:“充穷靡寄,孺慕奚凭。”参见“ 充充 ”。
《漢語大詞典》:充充
(1).悲戚貌。礼记·檀弓上:“始死,充充如有穷。” 郑玄 注:“皆忧悼在心之貌也。” 孔颖达 疏:“言亲始死,孝子匍匐而哭之,心形充屈,如急行道极,无所復去,穷急之容也。”
(2).喜悦貌。 唐 沈亚之 《与潞鄜州书》:“ 亚之 纳喜於心,充充焉捶马走僕,忘其劳,失其怠。” 元 揭傒斯 《善馀堂记》:“﹝余﹞及其门,则鷄犬不惊,童僕閒暇,皆充充然有自得之意。”
《漢語大詞典》:充盛
丰润;旺盛。 汉 班固 《白虎通·嫁娶》:“女二十,肌肤充盛,任为人母。”《初刻拍案惊奇》卷九:“我几时不见了他,道是流落死亡了,如何得衣服齐楚,容色充盛如此?” 明 方孝孺 《茹荼斋记》:“先受天下之大患,涉天下之至苦,故其志坚凝而不慑,气充盛而不衰。”
《国语辞典》:充作  拼音:chōng zuò
当做、假冒。如:「他拿伪钞充作真钞使用,当场遭人识破。」也作「充为」。
《韵府拾遗 东韵》:李充
隋书高祖纪上柱国李充破突厥于马邑
《漢語大詞典》:充摄(充攝)
犹饥饱。管子·内业:“凡食之道,大充,伤而形不臧;大摄,骨枯而血沍。充摄之间,此谓和成。” 尹知章 注:“大充,谓过於饱;大摄,谓过於飢;间,犹中也。充摄得中,则和畅而有所成也。”
《漢語大詞典》:充华(充華)
南朝 女官名。宋书·后妃传序:“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凡五职,班亚九嬪。”
分類:女官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