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梁邓州香严山智闲传》
释智闲。青州人也。身裁七尺。博闻强记有干略。亲党观其所以。谓之曰。汝加力学则他后成佐时之良器也。俄尔辞亲出俗。既而慕法心坚。至南方礼沩山大圆禅师。盛会咸推闲为俊敏。沩山一日召对茫然。将诸方语要一时煨烬曰画饼弗可充饥也。便望南阳忠国师遗迹而居。偶芟除草木击砾。失笑冥有所證抒颂唱之。由兹盛化。
《國語辭典》:充饥(充飢)  拼音:chōng jī
进食解饿。如:「画饼充饥」。《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其时离开中饭还远,姚老夫子叫儿子向楼下买了五块麻爿饼,拿上来叫大家充饥。」
分類:充饥进食
《国语辞典》:漏脯充饥(漏脯充饥)  拼音:lòu fǔ chōng jī
漏脯,被屋漏水浸染的隔夜肉类,会生漏脯毒,食后上吐下泻,胸膈满胀,肠如刀割,甚而致死。漏脯充饥比喻只顾眼前小利与欲望而不顾后患。《抱朴子。外篇。嘉遁》:「咀漏脯以充饥,酣鸩酒以止渴也。」
《國語辭典》:画饼充饥(畫餅充饑)  拼音:huà bǐng chōng jī
魏文帝令大臣卢毓推举人才,强调须有真才实学,不可徒具名声,否则便像在地上画饼一般,只能看而不能吃。典出《三国志。卷二二。魏书。卢毓传》。比喻徒具虚名而无益于实际。《续传灯录。卷二○。(卢山)开先(广鉴)行瑛禅师》:「谈玄说妙,譬如画饼充饥。入圣超凡,大似飞蛾赴火。」亦比喻聊以空想安慰自己。《水浒传》第五一回:「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提甚三五两银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娇鸾百年长恨》:「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也作「画饼充饥」、「充饥画饼」。
《國語辭典》:充饥画饼(充饑畫餅)  拼音:chōng jī huà bǐng
比喻徒具虚名而无益于实际。参见「画饼充饥」条。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到三更四更,便似止渴思梅,充饥画饼。」亦喻为聊以空想,安慰自己。元。刘时中〈端正好。生灵套〉:「无实惠尽是虚椿,充饥画饼诚堪笑。」
《國語辭典》:食不充饥(食不充飢)  拼音:shí bù chōng jī
肚子填不饱。形容生活穷困。南朝宋。明帝〈立晋熙王嗣诏〉:「而诸孙纩不温体,食不充饥,付之姆奶之手。」《七侠五义》第二八回:「老汉衣不遮体,食不充饥,如何还能够开茶楼呢?」也作「食不充肠」。
《國語辭典》:藉口  拼音:jiè kǒu
1.借用别人的话,作为自己论说的依据。《左传。成公二年》:「群臣帅赋舆以为鲁卫请,若苟有以藉口复于寡君,君之惠也,敢不唯命是听?」
2.以某事为理由。《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职得了这个风声,晓得自己弹压不来,只得拜求他们地方上绅士,务必设法解散,千万不可滋事,反叫他们有所藉口。」也作「借口」。
3.假托的理由。如:「他以头痛为藉口,提早退席。」也作「借口」。
《漢語大詞典》:充肠(充腸)
犹充饥。《淮南子·齐俗训》:“贫人则夏被褐带索,含菽饮水以充肠,以支暑热。” 唐 杜甫 《发秦州》诗:“充肠多薯蕷,崖蜜亦易求。” 唐 白行简 《李娃传》:“行路咸伤之,往往投其餘食,得以充肠。”
分類:充饥
《漢語大詞典》:充虚
(1).犹充饥。墨子·辞过:“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彊体适腹而已矣。”《楚辞·贾谊〈惜誓〉》:“攀北极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虚。” 王逸 注:“吸清和之气以充空虚,疗飢渴也。”韩非子·解老:“故圣人衣足以犯寒,食足以充虚,则不忧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刘真长 、 王仲祖 共行,日旰未食,有相识小人貽其餐,肴案甚盛。 真长 辞焉, 仲祖 曰:‘聊以充虚,何苦辞。’”
(2).犹虚实。荀子·儒效:“若夫充虚之相施易也。” 杨倞 注:“充,实也……谓使实者虚,虚者实也。” 清 俞樾 云:“充、虚二字对文……是充虚即实虚也。”见古书疑义举例·两字对文而误解例
《漢語大詞典》:充馁(充餒)
犹充饥。 宋 司马光 《招子俊尧夫》诗:“轩车能朅来,鷄黍足充馁。”
分類:充饥
《漢語大詞典》:盈肠(盈腸)
饱肚;充饥。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朝食不盈肠,冬衣纔掩髂。”
分類:充饥
《漢語大詞典》:愈饥(愈飢)
犹充饥。 汉 刘向 说苑·建本:“ 孟子 曰:‘人皆知以食愈飢,莫知以学愈愚。’”
分類:充饥
《國語辭典》:噎饥(噎饑)  拼音:yē jī
勉强吞食。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将将将把饭食从头劝,我我我一匙匙都抄遍,你你你胡噎饥,你你你润喉咽。」
分類:充饥
《國語辭典》:疗饥(療飢)  拼音:liáo jī
解除饥饿,充饥。晋。挚虞〈思游赋〉:「吸朝霞以疗饥兮,降廪泉而濯足。」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四:「岂非疗饥不期于鼎食、拯溺无待于规行?」
分類:充饥
《國語辭典》:糟糠  拼音:zāo kāng
1.糟,酒滓。糠,谷皮。糟糠比喻粗食。《韩非子。五蠹》:「故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
2.比喻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参见「糟糠之妻」条。《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只为『团头』号不香,忍因得意弃糟糠。」《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你如今有此等名姬相交,何必还顾此糟糠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