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5,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仲叔
诸妇
断手
姜被
连根
八达
常棣
陟冈
五伦
贤兄
治谱
独子
阋墙
内除
从孙
《漢語大詞典》:仲叔
(1).指兄弟中排行第二者。书·吕刑:“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皆听朕言,庶有格命。”
(2).泛指兄弟、弟弟。 清 陈确 《祭祝子开美文》:“细书格言,精楷端淑,并师手札,汇藏一櫝,不遗诸子,不授仲叔。”
(3).犹伯仲。评论人的才能时,比喻不相上下。三国志·蜀志·庞统法正传评:“儗之 魏 臣, 统 其 荀彧 之仲叔, 正 其 程 、 郭 之儔儷邪?”
(4).复姓。 春秋 卫 有 仲叔于奚 。见左传·成公二年
《漢語大詞典》:诸妇(諸婦)
兄弟之妻的统称。《礼记·昏义》“和於室人” 汉 郑玄 注:“室人,谓女妐、女叔、诸妇也。” 孔颖达 疏:“诸妇,谓娣姒之属。”后汉书·独行传·缪肜:“少孤,兄弟四人,皆同财业。及各娶妻,诸妇遂求分异,又数有鬭争之言。”
分類:兄弟
《漢語大詞典》:断手(斷手)
(1).截断手。古代的一种肉刑。韩非子·内储说上:“ 殷 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 子贡 曰:‘弃灰之罪轻,断手之罚重,古人何太毅也?’”
(2).泛谓手被折断。 清 王韬 《淞隐漫录·蓟素秋》:“壮士死者逾半,其存者非折足即断手。”
(3).指被截断的手。如:断手再植。
(4).完毕;完成。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小豆:“夏至后十日种者为上时,初伏断手为中时,中伏断手为下时。” 唐 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诗:“经营 上元 始,断手 寳应 年。” 宋 朱熹 《答刘季章书》之十一:“《大学》近修改一两处,旦夕须就板改定,断手即奉寄也。”
(5).比喻兄弟死亡。 唐 白居易 《得辛奉使遇昆弟之仇不斗而过为友人责辞云衔君命判》:“ 辛 时惟奉使,出乃遇讎:断手之痛不忘,诚难共国;饮冰之命未復,安可害公?”
《國語辭典》:姜被  拼音:jiāng bèi
汉人姜肱秉性纯孝友爱,与弟仲海、季江常同被而寝。见《后汉书。卷五三。姜肱传》。后用以比喻兄弟间相亲友爱。唐。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历下辞姜被,关西得孟邻。」
分類:兄弟
《漢語大詞典》:连根(連根)
(1).植物的根连着根。 南朝 梁 王氏 《连理诗》:“墓前一株柏,连根復并枝。”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纵横公占地,罗列暗连根。”
(2).比喻兄弟姐妹关系。 清 蒲松龄 《群卉揭乳香札子》:“儿女引蔓,仰待雷霆;姊妹连根,苟延旦夕。”
(3).比喻彻底、全部。 刘亚舟 《冻土》上部第七章:“我真要贷款,真要开人参园子,真要连根拔掉咱家的穷字,真要富起来。” 张斌 等《两个队长》:“我嫂子说:‘大炮轰都不行,要连根炸掉哩!’我哥哥嘿嘿一笑:‘今天炸得彻底!’”
《國語辭典》:八达(八達)  拼音:bā dá
1.四面相通的道路,后用以形容交通的便利。如:「四通八达」。《文选。左思。蜀都赋》:「外则轨躅八达,里闬对出。」
2.称八位通达之士:(1)三国时诸葛诞、邓飏等八人相善,并俱威名,人称「八达」。见《三国志。卷二八。魏书。诸葛传》注引《世语》。(2)晋代光逸、谢鲲、阮放、毕卓、羊曼、桓彝、阮孚、胡毋辅之八人,散发裸裎,放浪形骸,时人称「八达」。见《晋书。卷四九。光逸传》。
3.三国时司马懿兄弟八人皆以达为字,世称为「八达」。见《晋书。卷三七。安平献王孚传》。
《國語辭典》:常棣  拼音:cháng dì
1.郁李的别名。参见「郁李」条。
2.《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据〈诗序〉:「常棣,燕兄弟也」首章二句为:「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3.比喻兄弟。《新唐书。卷一三二。吴兢传》:「伏愿陛下全常棣之恩,慰罔极之心,天下幸甚!」也作「棠棣」。
《漢語大詞典》:陟冈(陟岡)
诗·魏风·陟岵:“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后因以“陟冈”为怀念兄弟之典。 唐 白居易 《自江陵之徐州路上寄兄弟》诗:“谁怜陟冈者? 西楚 望 南荆 !”
分類:怀念兄弟
《國語辭典》:五伦(五倫)  拼音:wǔ lún
古代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五种伦理体系。《镜花缘》第九九回:「门上有了这样能事家人,恩主于五伦之中,虽于朋友这伦有些欠缺,毕竟少了许多应酬之烦。」也作「五常」。
《國語辭典》:人伦(人倫)  拼音:rén lún
1.人类的伦常。《孟子。滕文公上》:「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三国演义》第二○回:「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为重。」
2.人类。《荀子。富国》:「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北齐书。卷三。文襄帝纪》:「禽兽恶死,人伦好生,仆实不辜,桓、庄何罪。」
3.人才。《北史。卷四一。杨播传》:「典选二十馀年,奖擢人伦,以为己任。」《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铨品人伦,各尽其用。」
4.评选人才。《北史。卷二一。崔宏传》:「浩有鉴识,以人伦为己任。」
《分类字锦》:贤兄(贤兄)
杜甫 赠四兄诗 与兄行年挍一岁,贤者是兄愚者弟。
分类:兄弟
《漢語大詞典》:治谱(治譜)
南齐书·良政传·傅琰:“ 琰 父子并著奇绩, 江 左鲜有。世云‘诸 傅 有《治县谱》,子孙相传,不以示人’。”后因以“治谱”为称颂父子兄弟居官有治绩之典。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楹联賸话:“﹝ 温心山 ﹞又代幕友 黎白仙 云:‘治谱已千秋,是名宦传人,最堪惜正盻迁鶯,遽悲化鹤;齐民同一哭,况平生知己,更难忘几番説 项 ,五载依 刘 。’”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晚临 南平 ,政声洋溢,治谱所传,不饮最难,悃愊安静,斯民大讙。”
《國語辭典》:独子(獨子)  拼音:dú zǐ
单独一个儿子。《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也称为「独生子」。
《國語辭典》:阋墙(鬩牆)  拼音:xì qiáng
语本《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禦其务。」比喻兄弟相争,引申为国家或集团内部的争斗。如:「党内两派阋墙,严重影响到整个党的形象。」
《漢語大詞典》:内除
谓服兄弟之丧,丧服未除而内心悲哀已渐减。礼记·杂记下:“亲丧外除,兄弟之丧内除。” 孔颖达 疏:“兄弟之丧内除者,兄弟谓期服以下及小功,緦也。内,心也。服制未释而心哀先杀,由轻故也。”
《漢語大詞典》:从孙(從孫)
兄弟的孙子。国语·周语下:“ 共 之从孙,四岳佐之。” 韦昭 注:“ 共 , 共工 。从孙,昆季之孙也。”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 徐汝让 号 钦寰 ,大司空 拭 之从孙。”
分類:兄弟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