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06,分241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侍儿
佳儿
家儿
吴儿
孩儿
些儿
儿嬉
儿啼
娇儿
儿郎伟
儿家
红儿
童儿
雪儿
鱼儿
《國語辭典》:侍儿(侍兒)  拼音:shì ér
1.服侍他人及供人使唤的婢女。唐。白居易〈长恨歌〉:「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西游记》第二七回:「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又没个侍儿随从。这个是不遵妇道了。」也称为「侍女」。
2.古代妇女表示自谦之称。《水浒传》第三二回:「那妇人含羞向前,深深地道了三个万福,便答道:『侍儿是清风寨知寨的浑家。』」
《國語辭典》:佳儿(佳兒)  拼音:jiā ér
好子弟。唐。司空曙 送王使君小子孝廉登科归省诗:「张冯本名士,蔡廓是佳儿。」《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今日之下,重归故里,再见乡关,况又保全了一个佳儿,转添了一个佳妇。」
《漢語大詞典》:家儿(家兒)
(1).子弟。后汉书·马援传:“今获所愿,甘心瞑目,但畏长者家儿或在左右,或与从事,殊难得调,介介独恶是耳。” 李贤 注:“长者家儿谓权要子弟等。”
(2).特指肖似其父的儿子。 唐 韩愈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幼子娟好静秀,瑶环瑜珥,兰茁其牙,称其家儿也。”
《漢語大詞典》:吴儿(吴兒)
(1). 吴 地少年。晋书·隐逸传·夏统:“ 充 ( 贾充 )等各散曰:‘此 吴 儿是木人石心也。’” 宋 梅尧臣 《陪泛西湖》诗:“船学 吴 儿刺,吟稀 楚 老新。” 元 萨都剌 《和王本中直台书事》诗之二:“近曾夜直南臺上,学得 吴 儿《白苧歌》。”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弦絶阳春之音,金迷长夜之饮,而木石 吴 儿,且将以不入耳之言,来劝勉。”
(2).对 吴 人的蔑称。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时朝廷方欲招怀荒服,待 吴 儿甚厚,褰裳渡於 江 者,皆居不次之位。”一本作“ 吴人 ”。参见“ 吴子 ”。
分類:地少少年
《國語辭典》:吴子(吳子)  拼音:wú zǐ
书名。战国卫吴起著。一卷,或作三卷。为古兵书之一。分为说国、料敌、治兵、论将、变化、励士六篇。
《國語辭典》:孩儿(孩兒)  拼音:hái ér
1.泛称幼儿。《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城降三日,吏人从服,孩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为酸鼻!」
2.父母对儿女或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元。秦𥳑夫《东堂老。楔子》:「自娶到老夫家中,这孩儿里言不出,外言不入,甚是贤达。」
3.儿女对父母或晚辈对长辈自称之词。《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爹爹既然要去,把酒来戒了,孩儿方才放心。」
《國語辭典》:些儿(些兒)  拼音:xiē ér
1.片刻、一会儿。《董西厢》卷五:「些儿来迟,已成不救,定应一命见阎王。」
2.一点儿。宋。姜夔浣溪沙。钗燕笼云晚不忺〉词:「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些儿閒事莫萦牵。」
《國語辭典》:儿嬉(兒嬉)  拼音:ér xī
比喻轻率不认真。宋。苏轼〈腊梅一首赠赵景贶〉诗:「天公变化谁得知,我亦儿嬉作小诗。」也作「儿戏」。
分類:犹儿儿戏
《國語辭典》:儿啼(兒啼)  拼音:ér tí
1.小孩子啼哭。汉。贾让〈奏治河三策〉:「治土而防其川,犹止儿啼而塞其口。」
2.像小孩般的啼哭。《史记。卷一一九。循吏传。子产传》:「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國語辭典》:娇儿(嬌兒)  拼音:jiāo ér
爱子。唐。杜甫〈羌村〉诗三首之二:「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宋。欧阳修〈奉答原甫见过宠示之作〉诗:「娇儿痴女绕翁膝,争欲强翁聊一弹。」
《漢語大詞典》:儿郎伟(兒郎偉)
犹言儿郎辈。古代上梁文中的套语。 宋 楼钥 《跋姜氏上梁文稿》:“所谓儿郎伟者,犹言儿郎懣,盖呼而告之,此 关中 方言也。” 宋 欧阳修 《醴泉观本观三门上梁文》:“儿郎伟!我国家膺三灵之眷命,革 五代 之荒屯。” 明 徐渭 《女状元》第四出:“门生醉了,纔那上梁文,少六箇儿郎伟,可不就是少 木兰 债一般。”
分類:套语
《國語辭典》:儿家(兒家)  拼音:ér jiā
1.女子自称。宋。史达祖〈眼儿媚。儿家七十二鸳鸯〉词:「儿家七十二鸳鸯,珠佩锁瑶箱。」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若问儿家夫婿,腰悬大将金牌。」
2.男子自称。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三出:「(生)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缘何得入来?」
3.女子之家。宋。卢祖皋 清平乐。柳边深院词:「宝杯金缕红牙,醉魂几度儿家。」元。乔吉〈折桂令。多时不到儿家〉曲:「多时不到儿家,想绳挂秋千,弦断琵琶。」
4.男子之家。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至迎娶日,儿家以车子或花檐子发迎客,引至女家门,女家管待迎客。」
《漢語大詞典》:红儿(紅兒)
(1). 杜红儿 。 唐 代名妓。 广明 中, 罗虬 为 李孝恭 从事。籍中有善歌者 杜红儿 , 虬 令之歌,赠以綵。 孝恭 以 红儿 为副戎所盼,不令受。 虬 怒,手刃 红儿 。既而追其冤,作《比红儿》诗百首为一卷。见《全唐诗·罗虬〈比红儿诗〉序》。后亦用以泛称歌妓。 宋 张先 《熙州慢·赠述古》词:“持酒更听, 红儿 肉声长调。”
(2).犹红颜。指美女。 明 陈与郊 《昭君出塞》:“止不过 汉 戟凛胡霜,则待出红儿扰 白狼 。” 白狼 , 白狼山 ,借指 匈奴 。
《漢語大詞典》:童儿(童兒)
(1).犹儿童。汉书·东方朔传:“童儿牧竖,莫不眩耀。” 唐 刘禹锡 《刘氏集略说》:“始余为童儿,居江湖间喜与属词者游,谬以为可教。” 宋 苏辙 《酿重阳酒》诗:“我年七十似童儿,逢节欢欣事从厚。”
(2).特指牧童。《西游记》第五二回:“忽见那牛栏边一个童儿盹睡,青牛不在栏中。”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庄农不足,要寻一个童儿,专管牧养。”
《漢語大詞典》:雪儿(雪兒)
(1). 唐 李密 爱姬。能歌舞。 密 每见宾僚文章有奇丽入意者,即付 雪儿 叶音律歌之。事见太平广记卷二百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韩守辞。 清 孙枝蔚 《对酒》诗:“鶯歌 雪儿 曲,榆坠 沈郎 钱。”后亦以“雪儿”泛指歌女。 宋 苏轼 《浣溪沙·有感》词:“有客能为《神女赋》,凭君送与 雪儿 书。”
(2).雪。《水浒传》第十回:“广莫严风刮地,这雪儿下的正好。”
《国语辞典》:鱼儿(鱼儿)  拼音:yú ér
鱼。如:「河川没有污染,鱼儿才能悠游自在的在水中生活。」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