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06,分24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儿童事业
儿战千弩
范晔顾儿
遥怜儿女未解忆长安
佳期学取弄潮儿(又作:弄潮儿)
化儿(又作:小儿戏弄 ...)
环儿
黄须儿
儿战将军(又作:如儿戏 ...)
健儿胜腐儒
吴儿(又作:吴儿木肠 ...)
锦儿
景升儿不似(又作:笑杀景升豚犬儿)
六七十翁儿状
男儿嚼齿
典故
儿童事业

相关人物
唐且


《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列传·崔骃〉~708~
毅生骃,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骃拟扬雄《解嘲》,作《达旨》以荅焉。其辞曰:……「夫君子非不欲仕也。耻夸毗以求举;非不欲室也,恶登墙而搂处。叫呼衒鬻,县旌自表,非随和之宝也。暴智耀世,因以干禄,非仲尼之道也。游不伦党,苟以徇己,汗血竞时,利合而友。子笑我之沈滞,吾亦病子屑屑而不已也。先人有则而我弗亏,行有枉径而我弗随。臧否在予,唯世所议。固将因天质之自然,诵上哲之高训;咏太平之清风,行天下之至顺。惧吾躬之秽德,勤百亩之不耘。絷余马以安行,俟性命之所存。昔孔子起威于夹谷,晏婴发勇于崔杼;曹刿举节于柯盟,卞严克捷于彊禦;范蠡错埶于会稽,五员树功于柏举;鲁连辩言以退燕,包胥单辞而存楚;唐且华颠以悟秦,甘罗童牙而报赵;原衰见廉于壶飧,宣孟收德于束脯;吴札结信于丘木,展季效贞于门女;颜回明仁于度毂,程婴显义于赵武。仆诚不能编德于数者,窃慕古人之所序。」
《史记》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甘罗〉~78~
唐·李贤注:「甘罗,下蔡人,甘茂孙也。年十二,事秦相吕不韦。秦使张唐往相燕。罗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不韦乃言之于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事见史记。童牙谓幼小也。」
典故
儿战千弩
 
强弩万夫雄
 
水犀强弩战鱼虾
 
万弩落潮头


《苏轼诗集》卷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四:「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国语》卷二十〈越语上·句践灭吴〉~637~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句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句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典故
范晔顾儿

相关人物
范晔


《宋书》卷六十九〈范晔孔熙先列传〉~828~
晔转醉,子蔼亦醉,取地土及果皮以掷晔,呼晔为别驾数十声。晔问曰:「汝恚我邪?」蔼曰:「今日何缘复恚,但父子同死,不能不悲耳。」

例句

范晔顾其儿,李斯忆黄犬。 杜甫 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

典故
清辉玉臂寒
 
遥怜儿女未解忆长安
 
鄜州今夜
 
闺中今夜寒生玉臂
 
离恨寄鄜州
 
云鬟香雾
 
香雾云鬟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四〈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何当倚虚幌】,双照泪痕乾。
典故
佳期学取弄潮儿
  
海潮堪凭


《全唐诗》卷二百八十三〈江南词【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典故 
小儿戏弄
 
小儿造化
 
小儿造物
 
意轻造物
  
造化小儿剧戏
 
造物儿
 
造物儿戏
 
造物小儿

相关人物
宋之问
 
杜审言


《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列传上·杜审言〉~5736~
初,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云。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融之亡,审言为服缌云。
典故 
环儿
 
环妃

相关人物
杨玉环

参考典故
太真


《杨太真外传》
杨贵妃小字玉环,弘农华阴人也。
典故
相关人物
曹彰


《三国志》卷十九《魏书·任城威王彰传》
「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乾,去代二百馀里。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又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进,违令轻敌。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时鲜卑大人轲比能将数万骑观望彊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乃请服。北方悉平。时太祖在长安,召彰诣行在所。彰自代过邺,太子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太祖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曰:「彰须黄,故以呼之。」

例句

上将拥黄须,安西逐指呼。 曹松 塞上行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王维 老将行

典故
营门柳
 
亚夫垒
  
亚夫细柳营
 
儿战将军
 
太尉营
 
如儿戏
 
应夫营
 
柳作赢
  
棘门戏
 
棘门灞上
  
汉将儿战
 
汉将营
 
灞上儿战
 
细柳威
  
细柳旧营
 
细柳豪雄
 
细柳军
 
赢伴将军

相关人物
周亚夫
 
徐厉


《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月馀,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尉。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细柳仓在雍州咸阳县西南二十里也。」

简释

如儿戏:指军纪松散、衰败之师、唐杜牧《感怀诗一首》:“凶门爪牙辈,穰穰如儿戏。”

细柳营:咏治军有方、军容整肃。唐王维《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例句

柳营无事诣莲宫,步步犹疑是梦中。 令狐楚 游义兴寺寄上李逢吉相公

回来看觅莺飞处,即是将军细柳营。 刘商 行营送人

风流近接平津阁,气色高含细柳营。 吴融 太保中书令军前新楼

细柳旧营犹锁月,祁连新冢已封苔。 吴融 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

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前著豹裘。 崔峒 送冯八将军奏事毕归滑台幕府

天子旌旗过细柳,匈奴运数尽枯杨。 崔融 从军行

密雪曙连葱岭道,青松夜起柳营风。 方干 王将军

犹恐犬戎临虏塞,柳营时把阵图看。 施肩吾 赠边将

云泉日日长松寺,丝管年年细柳营。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李商隐 二月二日

芙蓉王俭府,杨柳亚夫营。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问绢莲花府,扬旗细柳营。 李嘉祐 奉酬路五郎中院长新除工部员外见简

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前著豹裘。 李嘉祐 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

前军细柳北,后骑甘泉东。 李白 上之回

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 李白 司马将军歌

上宰调梅寄,元戎细柳威。 李义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

灞水楼船渡,营门细柳开。 李贺 送秦光禄北征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杜审言 春日京中有怀

凶门爪牙辈,穰穰如儿戏。 杜牧 感怀诗一首

未闻细柳散金甲,肠断秦川流浊泾。 杜甫 即事

箭入昭阳殿,笳吟细柳营。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

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杜甫 春远

只嗟蒿里月,非复柳营春。 权德舆 哭刘四尚书

棘门乃儿戏,从古多其人。 权德舆 细柳驿

细柳肃军令,条侯信殊伦。 权德舆 细柳驿

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 武元衡 送张六谏议归朝

隋家堤上已成尘,汉将营边不复春。 段成式 折杨柳七首

亚夫营畔柳濛濛,隋主堤边四路通。 汪遵(一作遒) 杨柳

未尽交河虏,犹屯细柳兵。 清江 早发陕州途中赠严秘书

说剑尝宗漆园吏,戒严应笑棘门军。 独孤及 得柳员外书封寄近诗书中兼报新主行营兵马因代书戏答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王维 观猎

校猎长杨苑,屯军细柳营。 卢纶 皇帝感词

群鹤栖莲府,诸戎拜柳营。 卢纶 送从叔程归西川幕

二月春风何处好,亚夫营畔柳青青。 罗隐 送前南昌崔令替任映摄新城县(一作崔合映替任)

独上层城倚危槛,柳营春尽马嘶闲。 羊士谔 春望

亚夫高垒静,充国大田秋。 羊士谔 送张郎中副使自南省赴凤翔府幕

起衔轩后敕,醉别亚夫营。 贯休 送卢舍人朝觐

已见氛清细柳营,莫更春歌落梅曲。 贺朝 从军行

长杨跨武骑,细柳接戎轩。 郑愔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

归觐屡经槐里月,出师常笑棘门军。 钱起 送马员外拜官觐省

莲花幕下悲风起,细柳营边晓月临。 灵一 哭卫尚书

秋郊细柳道,走马一夕还。 韦应物 寄畅当

亚夫重过柳营门,路指岷峨隔暮云。 高骈 赴西川途经虢县作

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鲍溶 赠李黯将军

典故
健儿胜腐儒
 
随何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随何


《史记》卷九十一〈黥布列传〉~2603~
项籍死,天下定,上置酒。上折随何之功,谓何为腐儒,为天下安用腐儒。随何跪曰:「夫陛下引兵攻彭城,楚王未去齐也,陛下发步卒五万人,骑五千,能以取淮南乎?」上曰:「不能。」随何曰:「陛下使何与二十人使淮南,至,如陛下之意,是何之功贤于步卒五万人骑五千也。然而陛下谓何腐儒,为天下安用腐儒,何也?」上曰:「吾方图子之功。」乃以随何为护军中尉。布遂剖符为淮南王,都六,九江、庐江、衡山、豫章郡皆属布。

例句

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儒。 杜甫 草堂

典故 
吴儿木肠
  
小海讴
 
心情同木石
 
扣弦歌
  
扣舷歌
 
扣舷而歌
 
木作肠
  
木石笑吴儿
 
木肠儿
 
脚敲两舷
 
船舷悲唱

相关人物
夏统


《晋书》卷九十四〈隐逸列传·夏统〉
会三月上巳,洛中王公已下并至浮桥,士女骈填,车服烛路。统时在船中曝所市药,诸贵人车乘来者如云,统并不之顾。太尉贾充怪而问之,统初不应,重问,乃徐答曰:「会稽夏仲御也。」充使问其土地风俗,统曰:「其人循循,犹有大禹之遗风,太伯之义让,严遵之抗志,黄公之高节。」又问:「卿居海滨,颇能随水戏乎?」答曰:「可。」统乃操柂正橹,折旋中流,……统曰:「先公惟寓稽山,朝会万国,授化鄙邦,崩殂而葬。恩泽云布,圣化犹存,百姓感咏,遂作慕歌。又孝女曹娥,年甫十四,贞顺之德过越梁宋,其父堕江不得尸,娥仰天哀号,中流悲叹,便投水而死,父子丧尸,后乃俱出,国人哀其孝义,为歌河女之章。伍子胥谏吴王,言不纳用,见戮投海,国人痛其忠烈,为作《小海唱》。今欲歌之。」众人佥曰:「善。」统于是以足叩船,引声喉啭,清激慷慨,大风应至,含水嗽天,云雨响集,叱吒欢呼,雷电昼冥,集气长啸,沙尘烟起。王公已下皆恐,止之乃已。诸人顾相谓曰:「若不游洛水,安见是人!听慕歌之声,便髣髴见大禹之容。闻河女之音,不觉涕泪交流,即谓伯姬高行在目前也。聆小海之唱,谓子胥、屈平立吾左右矣。」充欲耀以文武卤簿,觊其来观,因而谢之,遂命建朱旗,举幡校,分羽骑为队,军伍肃然。须臾,鼓吹乱作,胡葭长鸣,车乘纷错,纵横驰道,又使妓女之徒服袿襡,炫金翠,绕其船三匝。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统归会稽,竟不知所终。

例句

撑舟昆明度云锦,脚敲两舷叫吴歌。 韩愈 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并呈上钱七兄阁老张十八助教

典故
锦儿


《侍儿小名录》
爱爱,姓杨氏,本钱塘娼家女……泛舟西湖,䌽荷香,为金陵少年张逞所调。后三年,念逞不置,感疾而死。小婢子锦儿今尚在,出其绣手籍、香囊、缬履诸物,相皆郁然而新。
典故
景升儿不似
 
生子当如孙仲谋
 
笑杀景升豚犬儿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刘表
 
孙权


《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吴主权传〉~8~
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馀。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初,曹公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徵令内移。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馀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历》曰:「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馀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灞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典故
九世鸡窠
 
六七十翁儿状

相关人物
李守忠


《洞微志》
太平兴国中,李守忠为承旨,奉使南方。过海至琼州界,道逢一翁,自称杨遐举,年八十一。邀守忠诣所居,见其父曰叔连,年一百二十二。又见其祖曰宋卿,年一百九十五。语次,见梁上一鸡窠,中有一小儿,头下视。宋卿曰:「此吾九代祖也,不语不食,不知其年,朔望取下,子孙列拜而已。」
典故  
张巡
 
张巡嚼齿
 
怒切齿
 
有齿嚼欲碎
 
死同巡远
 
男儿嚼齿
 
睢阳骂贼
 
骂贼睢阳
 
雎阳齿

相关人物
张巡
 
许远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忠义列传下·张巡〉~4900~
禄山之乱,巡为真源令,说谯郡太守,令完城,募市人,为拒贼之势。时吴王祗为灵昌太守,奉诏纠率河南诸郡,练兵以拒逆党,济南太守李随副之。巡与单父尉贾贲各召募豪杰,同为义举。十月,城陷,巡与姚訚、南霁云、许远,皆为贼所执。巡神气慷慨,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眦裂血流,齿牙皆碎。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强寇,保守孤城。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及城陷,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眦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巡大骂曰:「我为君父义死。尔附逆贼,犬彘也,安能久哉!」子奇义其言,将礼之,左右曰:「此人守义,必不为我用。素得士心,不可久留。」是日,与姚闇、霁云同被害,唯许远执送洛阳。
《國語辭典》:弄潮儿(弄潮兒)  拼音:nòng cháo ér
驾船的人或在潮中戏水的人。唐。李益 江南词:「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宋。梅尧臣〈青龙海上观潮〉诗:「何时更看弄潮儿,头戴火盆来就湿?」
《國語辭典》:弄潮  拼音:nòng cháo
游泳、戏水。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观潮》:「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䌽旗或小清凉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也作「弄涛」。
《漢語大詞典》:化儿(化兒)
造化小儿的省称。戏指创造万物之神。 宋 范成大 《病中绝句》之三:“化儿幻我知何用,祇与人间试药方。” 宋 范成大 《立春大雪》诗:“化儿任恶剧,欢伯有奇怀。餘寒会退听,一笑当安排。”
分類:创造万物
《漢語大詞典》:造化儿(造化兒)
见“ 造化小儿 ”。
《國語辭典》:造化小儿(造化小兒)  拼音:zào huà xiǎo ér
小儿,对主宰命运的神的轻慢称呼。造化小儿指主宰命运的小子。后亦用以指病魔。《幼学琼林。卷三。疾病死丧类》:「罹病者,甚为造化小儿所苦。」
《國語辭典》:玉环(玉環)  拼音:yù huán
1.玉制的环佩。《韩非子。说林下》:「吾好佩,此人遗我玉环。」
2.比喻圆月。唐。白居易〈和元微之诗。和栉沐寄道友〉诗:「高星粲金粟,落月沉玉环。」
3.唐杨贵妃的小字。宋。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词:「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漢語大詞典》:黄须儿(黄鬚兒)
亦称“ 黄鬚客 ”。 指 曹操 次子 曹彰 。 彰 性刚勇,须黄,故称。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 太祖 喜,持 彰 鬚曰:‘黄鬚儿竟大奇也!’”后借指刚勇之人。 唐 王维 《老将行》:“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 鄴下 黄鬚儿。” 清 朱彝尊 《将之永嘉曹侍郎饯予江上吴客韦二丈为弹长亭之曲并吹笛送行歌以赠韦即送其出塞》:“不听 吴中 白雪音,定呼 鄴下 黄鬚客。”
分類:曹操次子
《漢語大詞典》:亚夫营(亞夫營)
汉 将 周亚夫 驻军 细柳 (今 陕西省 咸阳市 西南 渭河 北),防御 匈奴 ,营中戒备森严。 文帝 亲来劳军亦不得入,及至以天子名义下诏令,始开营门。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后因以“ 亚夫 营”称戒备森严的军营。 唐 杜甫 《春远》诗:“故乡归不得,地入 亚夫 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誓师》:“不怕烟尘四面生,江头尚有 亚夫 营。”
《國語辭典》:柳营(柳營)  拼音:liǔ yíng
1.军营。参见「细柳营」条。唐。卢纶 送从叔归西川幕诗:「群鹤栖莲府,诸戎拜柳营。」唐。施肩吾 赠边将诗:「犹恐犬戎临虏塞,柳营时把阵图看。」
2.地名。隶属台南市柳营区。四周与东山区、下营区、六甲区、新营区为邻。清康熙时,漳、泉两州即有移民来此开发。有纵贯铁路及公路经过。
《漢語大詞典》:棘门军(棘門軍)
汉书·周亚夫传载: 汉文帝 时, 匈奴 入侵。以 刘礼 屯兵 霸上 , 徐厉 屯兵 棘门 , 周亚夫 屯兵 细柳 ,以备胡。 文帝 亲自劳军,到 霸上 、 棘门 军,皆直驰而入;到 细柳 军, 周亚夫 军容整饬,以军礼相见。 文帝 感慨地称赞 周亚夫 :“此真将军矣!乡者 霸上 、 棘门 如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后因以“棘门军”称纪律松弛的军队。 唐 钱起 《送马员外拜官觐省》诗:“归覲屡经 槐里 月,出师常笑 棘门 军。” 唐 独孤及 《得柳员外书戏答》诗:“説剑常宗 漆园 吏,戒严应笑 棘门 军。”
《國語辭典》:细柳营(細柳營)  拼音:xì liǔ yíng
汉代周亚夫为将军时,屯兵于细柳,军纪森严,天子欲入军营,亦须依军令行事。见《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后以细柳营比喻模范军营或泛指一般军营。唐。王维 观猎诗:「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出:「纷纷将士愿移家,细柳营中起暮笳。」也称为「柳营」。
《漢語大詞典》:吴儿(吴兒)
(1). 吴 地少年。晋书·隐逸传·夏统:“ 充 ( 贾充 )等各散曰:‘此 吴 儿是木人石心也。’” 宋 梅尧臣 《陪泛西湖》诗:“船学 吴 儿刺,吟稀 楚 老新。” 元 萨都剌 《和王本中直台书事》诗之二:“近曾夜直南臺上,学得 吴 儿《白苧歌》。”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弦絶阳春之音,金迷长夜之饮,而木石 吴 儿,且将以不入耳之言,来劝勉。”
(2).对 吴 人的蔑称。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时朝廷方欲招怀荒服,待 吴 儿甚厚,褰裳渡於 江 者,皆居不次之位。”一本作“ 吴人 ”。参见“ 吴子 ”。
分類:地少少年
《國語辭典》:吴子(吳子)  拼音:wú zǐ
书名。战国卫吴起著。一卷,或作三卷。为古兵书之一。分为说国、料敌、治兵、论将、变化、励士六篇。
《漢語大詞典》:小海唱
古代 吴 人悼念 伍子胥 的歌曲。晋书·隐逸传·夏统:“ 伍子胥 諫 吴王 ,言不纳用,见戮投海。国人痛其忠烈,为作《小海唱》。”亦省称“ 小海 ”。 宋 苏轼 《复次放鱼前韵答赵承议陈教授》:“为君更唤木肠儿,脚扣两舷歌《小海》。” 清 王士禛 《与董苍水彭骏孙小饮叶子吉学士斋同限箇字寄诸乾一进士》诗:“未须木石笑 吴 儿,《小海》歌成我当和。”
《國語辭典》:扣舷  拼音:kòu xián
敲打船边。宋。苏轼〈赤壁赋〉:「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分類:歌吟节拍
《漢語大詞典》:叩舷
谓以桨击船舷以为歌咏的节拍。 晋 郭璞 《江赋》:“忽忘夕而宵归,咏採菱以叩舷。” 唐 韩愈 《湘中》诗:“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
《國語辭典》:木石心肠(木石心腸)  拼音:mù shí xīn cháng
像木石一般的心肠。比喻心肠冷硬无情。如:「看到这样舍身救人的情事,即使是木石心肠的人,也深受感动。」清。洪楝园《后南柯。辞职》:「虽木石心肠,亦为之动。」
《漢語大詞典》:嚼穿龈血(嚼穿齦血)
形容仇恨至极。 宋 文天祥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词:“想男儿慷慨,嚼穿齦血。”
分類:仇恨至极
《國語辭典》:嚼齿(嚼齒)  拼音:jiáo chǐ
咬牙切齿。形容非常痛恨、愤慨的样子。《金史。卷一一○。雷渊传》:「遇不平,则疾恶之,气见于颜间,或嚼齿大骂不休。」宋。苏轼〈京师哭任遵圣〉诗:「奋髯走猾吏,嚼齿对奸将。」
分類:咬牙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