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06,分24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淡画眉儿浅注唇
羔儿酒
翳桑儿
笑问并州儿葛
南八男儿
东方小儿
夺胡儿马
鹅儿酒
儿女恩怨(又作:儿女语,变轩昂 昵昵儿女语)
儿解应门
儿女灯前
儿女探井臼
儿童竹马(又作:儿童骑竹马 ...)
儿时某丘某水
儿童抛砖
典故
淡画眉儿浅注唇


《苏轼诗集》卷四十七〈成伯席上赠所出妓川人杨姐〉
坐来真个好相宜,深注唇儿浅画眉。须信杨家佳丽种,洛川自有浴妃池。
典故   
党家人笑


《苏轼诗集》卷四十七〈赵成伯家有丽人,仆忝乡人,不肯开樽,徒吟春雪美句,次韵一笑〉
绣帘朱户未曾开,谁见梅花落镜台。试问高吟三十韵,何如低唱两三杯。莫言衰鬓聊相映,须得纤腰与共回。知道文君隔青琐,梁园赋客肯言才。
《宋稗类钞》卷四〈豪旷〉~46~
陶学士谷,买得党太尉故妓。取雪水烹团茶,谓妓曰:「党家应不识此。」妓曰:「彼粗人,安得有此。但能销金帐下,浅酌低唱,饮羊羔美酒耳。」陶愧其言。
典故
一箪犒
 
一饭报
 
一餐报
  
分赵饭
 
报一饭
 
怀一饭
  
桑下饿
 
桑间灵辄
 
桑间饭
 
翳桑儿
 
灵辄报恩
 
饿翳桑

相关人物
赵盾
 
灵辄

参考典故
翳桑顾求


《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一〈宣公·传二年〉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禦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例句

一饭意专堪便死,千金诺在转难酬。 吴融 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

嗟嗟邓大夫,士卒终倒戟。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一饭尚怀感,况攀高桂枝。 杜荀鹤 辞座主侍郎

去去怀知己,何由报一餐。 郑愔 贬降至汝州广城驿

典故
倒著接䍦
  
山公上马
  
山公坐池
 
山公延宾客
 
山公游赏
  
山公行处
  
山公饮
 
山太守
 
山简
 
山翁倒载
 
山翁醉
 
巾倒戴
 
接䍦倒
 
接䍦倾倒
 
白接䍦
 
笑问并州儿葛
 
笑马上葛僵
 
举鞭问
 
葛强
  
相关人物
山简


《晋书》卷四十三《山涛传》附《山简传》
山简字季伦。平雅有父风。与嵇绍、刘谟等齐名。迁尚书。出为征南将军。……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茗艼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䍦。举鞭向葛彊:『何如并州儿?』」彊家在并州,简爱将也。
《晋书》卷四十三〈山涛列传·山简〉~228~
简字季伦。性温雅,有父风,年二十馀,涛不之知也。简叹曰:「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所知!」后与谯国嵇绍、沛郡刘谟、弘农杨准齐名。初为太子舍人,累迁太子庶子、黄门郎,出为青州刺史。徵拜侍中,顷之,转尚书。历镇军将军、荆州刺史,领南蛮校尉,不行,复拜尚书。光熙初,转吏部尚书。永嘉初,出为雍州刺史、镇西将军。徵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简欲令朝臣各举所知,以广得才之路。上疏曰:「臣以为自古兴替,实在官人;苟得其才,则无物不理。书言『知人则哲,惟帝难之』。唐虞之盛,元恺登庸;周室之隆,济济多士。秦汉已来,风雅渐丧。至于后汉,女君临朝,尊官大位,出于阿保,斯乱之始也。是以郭泰、许劭之伦,明清议于草野;陈蕃、李固之徒,守忠节于朝廷。然后君臣名节,古今遗典,可得而言。自初平之元,讫于建安之末,三十年中,万姓流散,死亡略尽,斯乱之极也。世祖武皇帝应天顺人,受禅于魏,泰始之初,躬亲万机,佐命之臣,咸皆率职。时黄门侍郎王恂、庾纯始于太极东堂听政,评尚书奏事,多论刑狱,不论选举。臣以为不先所难,而辨其所易。陛下初临万国,人思尽诚,每于听政之日,命公卿大臣先议选举,各言所见后进俊才、乡邑尤异、才堪任用者,皆以名奏,主者随缺先叙。是爵人于朝,与众共之之义也。」朝廷从之。永嘉三年,出为征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州诸军事、假节,镇襄阳。于时四方寇乱,天下分崩,王威不振,朝野危惧。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茗艼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䍦。举鞭向葛彊:『何如并州儿?』」彊家在并州,简爱将也。

简释

山公醉:咏醉酒或醉态。唐李白《襄阳歌》:“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如泥。”

葛强:指跟随自己的爱将。唐杜甫《清明》:“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例句

不辞便学山公醉,花下无人作主人。 令狐楚 三月晦日会李员外座中频以老大不醉见讥因有此赠

谁知靖节当时事,空学狂歌倒载回。 元凛 九日对酒

今日山公旧宾主,知君不负帝城春。 刘禹锡 送李庚先辈赴选

荀令园林好,山公游赏频。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亲仁郭家花下即事见寄

山公念旧偏知我,今日因君泪满衣。 吕温 道州送戴简处士往贺州谒杨侍郎

兴阑巾倒戴,山公下习池。 周彦晖 晦日重宴

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 孟浩然 九日怀襄阳

山公来取醉,时唱接䍦歌。 孟浩然 宴荣二山池

山公能饮酒,居士好弹筝。 孟浩然 张七及辛大见寻南亭醉作

叔子神如在,山公兴未阑。 孟浩然 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岑参 登凉州尹台寺

山公醉不醉,问取葛彊知。 岑参 与鲜于庶子泛汉江

萧散林亭晚,倒载欲还家。 弓嗣初 晦日宴高氏林亭

且同山简醉,倒载莫褰帷。 张登 上巳泛舟得迟字

酒客逢山简,诗人得谢公。 张继 华州夜宴庾侍御宅

昔日接䍦倒,今我葛巾翻。 张说 翻著葛巾呈赵尹

山简醉来歌一曲,参差笑杀郢中儿。 张谓 春园家宴

今朝偶得高阳伴,从放山翁醉似泥。 张贲 奉和袭美题褚家林亭

当时不敢辞先醉,误逐群公倒载还。 戴叔伦 奉酬卢端公饮后赠诸公见示之作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李商隐 九日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李白 岘山怀古

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 李白 江夏赠韦南陵冰

临醉谢葛强,山公欲倒鞭。 李白 留别广陵诸公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

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 李白 襄阳曲四首

山公醉酒时,酩酊襄阳下。 李白 襄阳曲四首

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李白 襄阳歌

昨日东楼醉,还应倒接䍦。 李白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

山公不可遇,谁与访高阳。 李百药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

时追山简兴,本自习家流。 李益 送襄阳李尚书

谢公留赏山公唤,知入笙歌阿那朋。 李郢 上元日寄湖杭二从事

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䍦。 李郢 南池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 杜牧 九日齐安登高

爱酒晋山简,能诗何水曹。 杜甫 北邻

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 杜甫 壮游

终思一酩酊,净扫雁池头。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之二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杜甫 清明

戏假霜威促山简,须成一醉习池回。 杜甫 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

移樽劝山简,头白恐风寒。 杜甫 王竟携酒高亦同过共用寒字

池要山简马,月净庾公楼。 杜甫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

荆州爱山简,吾醉亦长歌。 杜甫 章梓州水亭

空醉山翁酒,遥怜似葛强。 杜甫 送田四弟将军将夔州柏中函命起居江陵节度阳城郡王卫公幕

不用投车辖,甘从倒载还。 权德舆 过张监阁老宅对酒奉酬见赠

莫辞倒载吟归去,看欲东山又吐茵。 段成式 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

山翁醉后如相忆,羽扇清樽我自知。 温庭筠 题友人池亭

自是山公兴,谁令下士知。 独孤及 李卿东池夜宴得池字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维 汉江临泛

不蹶不惊行步稳,最宜山简醉中骑。 白居易 公垂尚书以白马见寄光洁稳善以诗谢之

山简醉高阳,唯闻倒接䍦。岂如公今日,馀力兼有之。 白居易 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三十六韵见赠猥蒙征和才拙词繁辄广为五百言以伸酬献

人人尽道堪图画,枉遣山翁醉习池。 罗邺 凤州北楼

好继马卿归故里,况闻山简在襄阳。 罗隐 送沈先辈归送上嘉礼

客散山公醉,风高月满城。 许浑 陪王尚书泛舟莲池

山公仰尔延宾客,好傍春风次第开。 赵嘏 花园即事呈常中丞

始知山简绕,频向习家池。 郑昈 落花

却惭身外牵缨冕,未胜杯前倒接䍦。 钱起 山中酬杨补阙见过

不学山公醉,将何自解颐。 韦庄 春暮

陈遵已投辖,山公正坐池。 韩仲宣 晦日重宴

兴洽林亭晚,方还倒载车。 高绍 晦日宴高氏林亭

山简愧兼诸郡命,郑玄惭秉六经权。 黄滔 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昼锦之什

典故
南八男儿
 
吊南云
 
灭贺兰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二〈忠义列传中·张巡〉~5538~
御史大夫贺兰进明代巨节度,屯临淮,许叔冀、尚衡次彭城,皆观望莫肯救。巡使霁云如叔冀请师,不应,遗布数千端。霁云嫚骂马上,请决死斗,叔冀不敢应。巡复遣如临淮告急,引精骑三十冒围出,贼万众遮之,霁云左右射,皆披靡。既见进明,进明曰:「睢阳存亡已决,兵出何益?」霁云曰:「城或未下。如已亡,请以死谢大夫。」叔冀者,进明麾下也,房琯本以牵制进明,亦兼御史大夫,势相埒而兵精。进明惧师出且见袭,又忌巡声威,恐成功,初无出师意。又爱霁云壮士,欲留之。为大飨,乐作,霁云泣曰:「昨出睢阳时,将士不粒食已弥月。今大夫兵不出,而广设声乐,义不忍独享,虽食,弗下咽。今主将之命不达,霁云请置一指以示信,归报中丞也。」因拔佩刀断指,一座大惊,为出涕。卒不食去。抽矢回射佛寺浮图,矢著砖,曰:「吾破贼还,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至真源,李贲遗马百匹;次宁陵,得城使廉坦兵三千,夜冒围入。贼觉,拒之,且战且引,兵多死,所至才千人。方大雾,巡闻战声,曰:「此霁云等声也。」乃启门,驱贼牛数百入,将士相持泣。贼知外援绝,围益急。众议东奔,巡、远议以睢阳江、淮保障也,若弃之,贼乘胜鼓而南,江、淮必亡。且帅饥众行,必不达。十月癸丑,贼攻城,士病不能战。巡西向拜曰:「孤城备竭,弗能全。臣生不报陛下,死为鬼以疠贼。」城遂陷,与远俱执。巡众见之,起且哭,巡曰:「安之,勿怖,死乃命也。」众不能仰视。子琦谓巡曰:「闻公督战,大呼辄眦裂血面,嚼齿皆碎,何至是?」答曰:「吾欲气吞逆贼,顾力屈耳。」子琦怒,以刀抉其口,齿存者三四。巡骂曰:「我为君父死,尔附贼,乃犬彘也,安得久!」子琦服其节,将释之。或曰:「彼守义者,乌肯为我用?且得众心,不可留。」乃以刃胁降,巡不屈。又降霁云,未应,巡呼曰:「南八!男儿死尔,不可为不义屈!」霁云笑曰:「欲将有为也,公知我者,敢不死!」亦不肯降。乃与姚訚、雷万春等三十六人遇害。
典故
东方小儿
 
王母顾方朔

相关人物
东方朔


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史补》
汉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泽以求神仙之道。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当来,乃供帐九华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车而至于殿西。……帝东面西向,王母索七桃,大如弹丸,以五枚与帝,母食二枚。……唯帝与母对坐,其从者皆不得进。时东方朔窃从殿南厢朱鸟牖中窥母,母顾之谓帝曰:「此窥牖小儿,尝三来盗吾此桃。」帝乃大怪之。由此世人谓方朔神仙也。

例句

仙桃不啻三回熟,饱见东方一小儿。 施肩吾 赠凌仙姥

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 李白 赠嵩山焦炼师

长年愿奉西王母,近侍惭无东朔才。 赵彦昭 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

典故
夺胡儿马


《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2870~
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使大军伏马邑旁谷,而广为骁骑将军,领属护军将军。是时单于觉之,去,汉军皆无功。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閒,络而盛卧广。行十馀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馀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典故
鹅儿酒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八〈舟前小鹅儿〉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引颈嗔船逼【引颈嗔船过】,无行乱眼多。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苏轼诗集》卷十四〈送碧香酒与赵明叔教授〉
闻君有妇贤且廉,劝君慎勿为楚相。不羡紫驼分御食,自遣赤脚沽村酿。嗟君老狂不知愧,更吟丑妇恶嘲谤。诸生闻语定失笑,冬暖号寒卧无帐。碧香近出帝子家,鹅儿破壳酥流盎。不学刘伶独自饮,一壶往助齐眉饷。
典故
儿女恩怨
 
儿女语,变轩昂
 
恩怨相尔汝
 
昵昵儿女语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听颖师弹琴【听颍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妮妮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起坐在一床】。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典故
儿解应门
 
无情渭水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五〈秦州杂诗二十首〉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二:「秦州山北寺【秦州城北寺】,胜迹隗嚣宫【传是隗嚣宫】。苔藓山门古【苔藓山门故】,丹青野殿空。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典故
儿女灯前
 
弓刀陌上


《宋诗钞·山谷诗钞》
关寒塞雪欲嗣音,燕雁拂天河鲤沈。百书不如一见面,几日归来两慰心。弓刀陌上望行色,儿女灯前语夜深。更怀父子东归得,手种江头柳十寻。
典故
儿女探井臼

相关人物
冯衍


《后汉书》卷二十八下《冯衍传》
衍娶北地任氏女为妻,悍忌,不得畜媵妾,儿女常自操井臼,老竟逐之,遂埳壈于时。
《新校本南史》卷五十六《吕僧珍传》
初,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及僧珍生子,季雅往贺,署函曰「钱一千」。阍人少之,弗为通,强之乃进。僧珍疑其故,亲自发,乃金钱也。遂言于帝,陈其才能,以为壮武将军、衡州刺史。将行,谓所亲曰:「不可以负吕公。」在州大有政绩。

例句

儿女相悲探井臼,前功岂在他人后。 韩翃 送别郑明府

典故 
儿童骑竹马
 
儿骑
 
儿骑空迎
 
有儿迎郭伋
 
童子争迎
 
童稚欢迎
 
竹儿争见君
 
竹马望尘
 
竹马童子
 
竹马约
 
竹马旧童
 
竹马迎
 
竹马迎逢
 
竹马迎郭伋
  
细侯风韵
 
迎使君车
 
骑竹更生
 
骑竹欢迎

相关人物
郭伋


《后汉书》卷三十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郭伋〉~09~
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也。高祖父解,武帝时以任侠闻。父梵,为蜀郡太守。伋少有志行,哀平閒辟大司空府,三迁为渔阳都尉。王莽时为上谷大尹,迁并州牧……建武四年,出为中山太守。……十一年,省朔方刺史属并州。帝以卢芳据北土,乃调伋为并州牧。……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例句

马嘶芳草自淹留,别馆何人属细侯。 羊士谔 游郭驸马大安山池

细侯风韵兼前事,不止为舟也作霖。 薛涛 和郭员外题万里桥

典故
儿时某丘某水
 
昔时钓游某地
 
某水钓,某丘游

相关人物
韩愈


《韩昌黎文集》卷四〈送杨少尹序〉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时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两。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邱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典故
乱果掷行车
 
儿童抛砖
 
慕潘
 
投潘岳果
   
掷果河阳
 
掷赠
 
潘仁载果
 
潘令舆
 
潘子貌
 
潘安仁
 
潘岳
 
潘岳果
 
潘岳貌
   
潘郎挟弹
 
潘郎掷果
 
潘郎璧
 
潘郎貌
 
潘郎车
 
窥潘掾
 
貌胜潘

相关人物
潘岳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容止〉~60~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南朝梁·刘孝标注引《语林》曰:「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张孟阳至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投之,亦满车。」二说不同。
《晋书》卷五十五〈潘岳列传〉~507~
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反。岳从子尼。

简释

潘郎车:喻女子爱慕美男子。南朝梁徐陵《洛阳道二首》之一:“潘郎车欲满,无奈掷花何。”


例句

杨生词赋比潘郎,不似前贤貌不扬。 刘商 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

廷尉张罗自不关,潘郎挟弹无情损。 刘禹锡 百舌吟

掷果潘郎谁不慕,朱门别见红妆露。 司空图 冯燕歌

昨宵绮帐迎韩寿,今朝罗袖引潘郎。 乔知之 倡女行

落日游南湖,果掷颜如玉。 宋之问 春湖古意

潘郎腰绶新,霅上县花春。 岑参 送李郎尉武康

问吉转征鞍,安仁道姓潘。 岑参 送杨千牛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

玄成世业紫真官,文似相如貌胜潘。 崔峒 送韦八少府判官归东京

毕卓醉狂潘氏少,倾来掷去恰相宜。 方干 袁明府以家酝寄余余亦以山梅答赠非唯四韵兼亦双关

必投潘岳果,谁掺祢衡挝。 李商隐 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

潘郎美貌谢公诗,银印花骢年少时。 李嘉祐 送崔十一弟归北京

遥知向前路,掷果定盈车。 李白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花惭潘岳貌,年称老莱衣。 李端 奉赠苗员外

陆云还入洛,潘岳更张筵。 李端 送杨少府赴阳翟

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 杨巨源 崔娘诗

潘郎对青镜,乌帽似新裁。 杨巨源 见薛侍御戴不损裹帽子因赠

少小别潘郎,娇羞倚画堂。 权德舆 相思曲

推醉谁知弄花钿,潘郎不敢使人催。 卢纶 古艳诗

花惭潘岳貌,年称老莱衣。 祖咏 赠苗发员外

当年潘子貌,避病沈侯诗。 秦系 赠乌程杨苹明府

连手窥潘掾,分头看洛神。 陈嘉言 上元夜效小庾体

玉漏报来过半夜,可怜潘岳立踟蹰。 陆畅

貌愧潘郎璧,文惭吕相金。 韦庄 同旧韵

掷果河阳君有分,货酒成都妾亦然。 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國語辭典》:浅斟低唱(淺斟低唱)  拼音:qiǎn zhēn dī chàng
斟著茶酒,低声吟唱。形容悠然自得,遣兴消閒的情景。宋。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浅斟低唱,觥筹交举。」也作「浅斟低酌」、「浅斟低讴」。
《國語辭典》:羔儿酒(羔兒酒)  拼音:gāo ér jiǔ
一种用糯米酿制的酒。泛指美酒。宋。苏轼 二月三日点灯会客诗:「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船。」宋。刘过〈鹧鸪天。楼外云山千万重〉词:「一杯自劝羔儿酒,十幅销金暖帐笼。」
《國語辭典》:羊羔  拼音:yáng gāo
1.小羊。后魏。贾思协《齐民要术。卷六。养羊》:「羊羔乳食其母,比至正月,母皆瘦死。」
2.一种高利贷。参见「羊羔利」条。
3.一种美酒。参见「羊羔酒」条。元。高文秀《諕范叔》第一折:「俺只见瑞雪舞鹅毛,美酒泛羊羔。」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止不过瓦钵内斟村酿,那里有金盏内泛羊羔。」
分類:酒名
《國語辭典》:销金帐(銷金帳)  拼音:xiāo jīn zhàng
以金箔物装饰的床帐。元。戴善甫《风光好》第二折:「你这般当歌对酒销金帐,煞强如扫雪烹茶破草堂。」
《漢語大詞典》:倒戟
(1).掉转戟锋向自方攻击。戟,古代一种长柄兵器。左传·宣公二年:“﹝ 灵輒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杨伯峻 注:“倒戟犹言倒戈。”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嗟嗟 邓大夫 ,士卒终倒戟。”
(2).倒授戟柄。左传·宣公二年:“ 狂狡 輅 郑 人, 郑 人入于井。倒戟而出之,获 狂狡 。”
《漢語大詞典》:扶轮(扶輪)
(1).扶翼车轮。 南朝 宋 颜延之 《迎送神歌》:“月御案节,星驱扶轮。”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序》:“皇朝济济多士,声名文物之盛,两 汉 纔足以扶轮捧轂而已。” 清 王韬 《创建医院序》:“文字之社,扶轮风雅,宣讲格言,化导愚蒙。”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中德文化书》:“ 德国 人之受祸是祸在军阀者流的狂妄,妄想为资本主义扶轮,欲以武力统一世界。”
(2).相传 春秋 时 晋大夫 赵宣子 猎于 首山 ,见 灵辄 饿不能起,食之。后 灵辄 为 晋灵公 卫士。一日 灵公 邀 宣子 饮,欲害之。 宣子 知之,中饮而出。 灵公 遣卫士追杀之。 灵辄 疾追先至,告 宣子 登车速走,并倒戈以御公徒, 宣子 因以得免。事见左传·宣公二年吕氏春秋·报更。后以“扶轮”为怀恩报效之典。北齐书·文襄帝纪:“待为国士者乃立漆身之节,馈以一餐者便致扶轮之効,况其重於此乎?” 唐 李瀚 《蒙求》诗:“ 灵輒 扶轮, 魏 颗 结草。” 明张景《飞丸记·誓盟牛女》:“扶轮出险怀 灵輒 ,代命甘心切 赵坚 。”
分類:车轮大夫
《漢語大詞典》:倒载(倒載)
倒卧车中。亦谓沉醉之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山季伦 为 荆州 ,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日暮倒载归,茗艼无所知。’” 唐 段成式 《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莫辞倒载吟归去,看欲东山又吐茵。” 宋 司马光 《和吴省副梅花半开招凭由张司封饮》:“从车贮酒传呼出,侧弁簪花倒载迴。”
见“ 倒载干戈 ”。
《國語辭典》:倒载干戈(倒載干戈)  拼音:dào zài gān gē
将武器收藏起来,不再打仗。《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也作「倒置干戈」。
《漢語大詞典》:山公倒载(山公倒載)
谓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 唐 白居易 《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诗:“ 山公 倒载无妨学, 范蠡 扁舟未要追。” 宋 辛弃疾 《定风波·大醉自诸葛溪亭归》词:“昨夜 山公 倒载归,儿童应笑醉如泥。” 金 元好问 《与张杜饮》诗:“ 山公 倒载羣儿笑, 焦遂 高谈四座惊。”参见“ 山简醉 ”。
《漢語大詞典》:山公兴(山公興)
同“ 山简兴 ”。 唐 独孤及 《李卿东池夜宴得池字》诗:“自是 山公 兴,谁令下士知。”参见“ 山简醉 ”。
《漢語大詞典》:山公醉
同“ 山简醉 ”。 唐 孟浩然 《裴司士见访》诗:“谁道 山公 醉,犹能骑马廻。” 前蜀 韦庄 《春暮》诗:“不学 山公 醉,将何自解颐。”
《國語辭典》:酩酊  拼音:mǐng dǐng
饮酒大醉的样子。唐。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诗:「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分類:大醉醉貌
《漢語大詞典》:醉倒山公
典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山季伦 为 荆州 ,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 山公 时一醉,径造 高阳池 ,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后以“醉倒山公”形容酒醉。 宋 辛弃疾 《乌夜啼·山行约范廓之不至》词:“江头醉倒 山公 ,月明中。记得昨宵归路、笑儿童。”
分類:酒醉
《國語辭典》:丝篁(絲篁)  拼音:sī huáng
琴瑟和箫管等乐器。后借为音乐的代称。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乐府》:「匹夫庶妇,讴吟土风,诗官采言,乐盲被律,志感丝篁,气变金石。」
《漢語大詞典》:儿童竹马(兒童竹馬)
后汉书·郭伋传载: 郭伋 任 并州 牧,问民疾苦,推举贤良,所过县邑,老幼相携迎送。“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以“儿童竹马”为称颂太守之词。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劝农》:“千村转岁华,愚父老香盆,儿童竹马。”
《漢語大詞典》:细侯(細侯)
后汉书·郭汲传:“ 郭伋 字 细侯 ……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后以“细侯”称颂受人欢迎的到任官吏。 唐 白居易 《赠楚州郭使君》诗:“当家美事堆身上,何啻 林宗 与 细侯 。” 宋 陈师道 《寄侍读苏尚书》诗:“一时宾客餘 枚叟 ,到处儿童説 细侯 。”
《漢語大詞典》:掷安仁(擲安仁)
以果子投向美男子。 唐 白居易 《与沉杨二舍人阁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十四韵》:“偷须防 曼倩 ,惜莫掷 安仁 。”参见“ 掷果潘安 ”。
《國語辭典》:掷果潘安(擲果潘安)  拼音:zhí guǒ pān ān
晋代潘岳姿仪俊美,每出门时,洛阳妇女争著把果子掷到他的车上,皆满车而归。参见「潘郎车满」条。后用以形容貌美俊俏,受女性爱慕的男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元。陈克明〈粉蝶儿。画阁萧疏套。上小楼〉曲:「那里也画眉张敞?掷果潘安?傅粉平叔?」
《國語辭典》:掷果(擲果)  拼音:zhí guǒ
1.扔投果实。如:「动物园里禁止游客掷果喂食动物。」
2.晋代潘岳姿仪俊美,每出门时,洛阳妇女争著把果子掷到他的车上,皆满车而归。参见「潘郎车满」条。用以形容男子貌美俊俏,受女性爱慕。《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何郎俊俏颜如粉,荀令风流坐有香。若与潘生同过市,不知掷果向谁傍?」《聊斋志异。卷一○。胭脂》:「遂其掷果之心,亦风流之雅事。」
《國語辭典》:掷果潘安(擲果潘安)  拼音:zhí guǒ pān ān
晋代潘岳姿仪俊美,每出门时,洛阳妇女争著把果子掷到他的车上,皆满车而归。参见「潘郎车满」条。后用以形容貌美俊俏,受女性爱慕的男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元。陈克明〈粉蝶儿。画阁萧疏套。上小楼〉曲:「那里也画眉张敞?掷果潘安?傅粉平叔?」
《漢語大詞典》:潘果
晋 潘岳 貌美,少时出游,妇人遇之者,皆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后遂用为典实。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横吹曲·洛阳道》:“玉车争晚入, 潘 果溢高箱。”参见“ 潘车 ”。
《國語辭典》:潘车(潘車)  拼音:pān chē
晋代潘岳乘坐的车子。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出:「红绡里下樱桃颗,好待潘车过巷西。」
《國語辭典》:潘郎  拼音:pān láng
1.晋代美男子潘岳。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只为画眉的张敞风流,掷果的潘郎稔色。」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憔悴潘郎鬓有丝,杜韦娘不似旧时,带围宽清减了瘦腰肢。」
2.情郎。五代唐。和凝 江城市。初夜含娇词:「初夜含娇入洞房,理残妆,柳眉长。翡翠屏中,亲爇玉炉香。整顿金钿呼小玉,排红烛,待潘郎。」
《國語辭典》:潘安  拼音:pān ān
晋代美男子潘岳。参见「潘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