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14,分221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小儿郎
徒儿
黄须儿
哥儿
儿女债
儿孩
埋儿
媚儿
俞儿
底儿
帖儿
盆儿
出儿
会儿
后儿
《漢語大詞典》:小儿郎(小兒郎)
男青年;男小孩。 唐 元稹 《离思》诗之一:“频动横波嗔阿母,等閒教见小儿郎。” 江苏 江宁 民歌《等郎妹》三:“隔年家娘生了小儿郎,人家欢喜我悲伤。”
《国语辞典》:徒儿(徒儿)  拼音:tú ér
师父称自己的徒弟为「徒儿」。
《漢語大詞典》:黄须儿(黄鬚兒)
亦称“ 黄鬚客 ”。 指 曹操 次子 曹彰 。 彰 性刚勇,须黄,故称。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 太祖 喜,持 彰 鬚曰:‘黄鬚儿竟大奇也!’”后借指刚勇之人。 唐 王维 《老将行》:“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 鄴下 黄鬚儿。” 清 朱彝尊 《将之永嘉曹侍郎饯予江上吴客韦二丈为弹长亭之曲并吹笛送行歌以赠韦即送其出塞》:“不听 吴中 白雪音,定呼 鄴下 黄鬚客。”
分類:曹操次子
《國語辭典》:哥儿(哥兒)  拼音:gē ér
1.兄弟的总称。《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我们死鬼当家儿的姓王,他们哥儿八个,我们当家的是第八的。」
2.富贵人家的男孩。如:「公子哥儿」。
3.对男孩子的称呼。《红楼梦》第二九回:「前日我在好几处看见哥儿写的字、做的诗,都好的了不得。」
《國語辭典》:儿女债(兒女債)  拼音:ér nǚ zhài
指所承担的有关儿女的教养婚嫁等事。因无可避免,有如负债,故称。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六出:「婚姻事,须要早谐。劝相公早毕儿女之债。」
《漢語大詞典》:儿孩(兒孩)
(1).孩童。 唐 李贻孙 《〈欧阳行周文集〉序》:“ 欧阳 君生於 闽 之里,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儿亲狎,行止多自处。”
(2).比喻亲信。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由是诸侯敢自为旨意,有罗列儿孩以自固者;有开导蛮夷以自重者。”
分類:孩童亲信
《漢語大詞典》:埋儿(埋兒)
谓孝子 郭巨 埋儿得金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 巨 独与母居客舍,夫妇佣赁,以给公养。居有顷,妻产男。 巨 念与儿妨事亲,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儿孙,减饌,二也。乃於野凿地,欲埋儿,得石盖,下有黄金一釜,中有丹书,曰:‘孝子 郭巨 ,黄金一釜,以用赐汝。’於是名振天下。”
分類:孝子
《韵府拾遗 支韵》:媚儿(媚儿)
遁斋閒览东坡尝饮一豪士家出侍姬十馀人皆有姿伎其间有善歌舞者名媚儿乞诗于公
《國語辭典》:俞儿(俞兒)  拼音:shū ér
1.传说中的登山之神。见《管子。小问》。
2.古代善于辨别滋味的人。《庄子。骈拇》:「属其性于五味,虽通如俞儿,非吾所谓臧也。」
《国语辞典》:底儿(底儿)  拼音:dǐ ér
头绪或草稿,以及处理事情的基础,称为「底儿」。如:「你先把前后经过大概说一下,好让我心里有个底儿。」
《国语辞典》:帖儿(帖儿)  拼音:tiě ér
1.书柬一类的文书。
2.议亲的庚帖。《董西厢》卷一:「写个帖儿倩人寄,写得不成个伦理。」也作「帖子」。
《国语辞典》:盆儿(盆儿)  拼音:pén ér
较小的盆子。如:「用盆儿装食物给狗吃吧!」
分类:盆子
《国语辞典》:出儿(出儿)  拼音:chū ér
1.量词。计算戏曲剧目的单位。《歧路灯》第一八回:「掌班的道:『唱完「杀嫂」,原打算唱「萧太后打围」,又是玉花的脚儿。如今中间夹「天官赐福」一出,算是夏少爷的敬意。』逢若道:『上席时,这一出儿就好。』」《红楼复梦》第九七回:「今晚上来看灯的亲友过多,灯戏未免热闹,我竟白日里领孩子们的情罢。不用点灯,演几出儿就算了。」
2.一次、一回。俗称为「一出儿」。
《國語辭典》:会儿(會兒)  拼音:huǐ ér
1.片刻、短时间。如:「他等会儿就来。」也作「一会儿」。
2.时候。如:「早上出门感觉挺冷的,没想到这会儿这么热。」也作「一会儿」。
《國語辭典》:后儿(後兒)  拼音:hòu ér
明天的次日。《红楼梦》第六七回:「要不然,定了明儿后儿下帖儿请罢。」也作「后天」、「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