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踞见(踞見)
踞坐而见客。形容待人傲慢。汉书·高帝纪上:“足下必欲诛无道 秦 ,不宜踞见长者。”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若夫贵门子孙,及在位之士,不惜典刑,而皆科头袒体,踞见宾客。”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公为帝室重臣,须以收罗豪杰为心,不宜踞见宾客。”
《漢語大詞典》:倨贵(倨貴)
傲慢矜贵。 晋 潘岳 《西征赋》:“轻 棘 霸 之儿戏,重 条侯 之倨贵。”
分類:傲慢
《國語辭典》:狼抗  拼音:láng kàng
1.形容人性情乖戾。《晋书。卷六九。周顗传》:「处仲刚愎强忍,狼抗无上,其意宁有限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嵩性狼抗,亦不容于世。」
2.形容物体庞大、笨重。也作「狼伉」、「狼犺」。
3.形容吃东西又快又急的样子。
分類:傲慢暴戾
《國語辭典》:骄易(驕易)  拼音:jiāo yì
轻慢。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范鲁公戒子孙诗,其略曰:『戒尔学立身,莫若先孝悌;怡怡奉亲长,不敢生骄易。』」
分類:傲慢轻率
《漢語大詞典》:倨肆
傲慢放肆。 汉 扬雄 《法言·五百》:“故彊世如夷俟倨肆,羈角之,哺果而啗之,奚其彊?”旧唐书·穆宗纪:“而居重位、秉大权者,优杂倨肆於公吏之间,曾无愧耻。” 宋 苏辙 《君术》:“倨肆傲岸,轻侮凌辱,以折其强很之气。”
分類:傲慢放肆
《漢語大詞典》:敖惰
傲慢怠惰。礼记·大学:“所谓齐其家在脩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明 黄绾 《明道编》卷一:“於此皆得其正,则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五者皆无偏辟。”
分類:傲慢怠惰
《漢語大詞典》:踞傲
亦作“ 踞敖 ”。 傲慢不恭。踞,通“ 倨 ”。 汉 桓宽 盐铁论·结和:“今有帝名而威不信长城,反赂遗而尚踞敖,此五帝所不忍,三王所毕怒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捐贫贱之故旧,轻人士而踞傲者,骄人也。” 清 何绍基 《过岳州》诗:“见人踞傲无规矩,坐卡如斯况做官。”
分類:傲慢不恭
《漢語大詞典》:倨慢
亦作“ 倨嫚 ”。亦作“ 倨僈 ”。 傲慢。汉书·王尊传:“太后 徵史 奏 尊 为相倨慢不臣。”汉书·王尊传:“御史大夫中奏 尊 暴虐不改,外为大言,倨嫚姗上,威信日废。”《礼记·杂记下》“ 少施氏 食我以礼” 汉 郑玄 注:“时人倨慢,若 季氏 则不以礼矣。” 陆德明 释文作“倨僈”。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诛韩本末:“ 金 虏使 赵之杰 、 完颜良弼 来贺正旦,倨慢无礼。”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九:“﹝ 顾栋高 ﹞性倨慢,不合。”
分類:傲慢
《漢語大詞典》:傲顽(傲頑)
傲慢顽固。 唐 元稹 《酬东川李相公十六韵》:“戇直撩忌讳,科仪惩傲顽。”
分類:傲慢顽固
《漢語大詞典》:骄悖(驕悖)
傲慢悖逆。 汉 王充 论衡·谴告:“子弟傲慢,父兄教以谨敬;吏民横悖,长吏示以和顺。是故 康叔 伯禽 失子弟之道,拜起骄悖,三见三笞。”后汉书·史弼传:“ 弼 惧其骄悖为乱,乃上封事。”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时饮兴方酣,俄覩一少年跨驴而至,骄悖之状,旁若无人。”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七年:“ 徐州 承 王智兴 之后,士卒骄悖,节度使 高瑀 不能制,上以为忧。”
分類:傲慢悖逆
《國語辭典》:謷謷  拼音:áo áo
1.诋毁的样子。《楚辞。王逸。九思。怨上》:「令尹兮謷謷,群司兮哝哝。」
2.众口怨叹的声音。《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天下謷謷然,陷刑者众。」
《漢語大詞典》:傲色
傲慢的神色。旧唐书·文苑传·司空图:“岁时村社雩祭祠祷,鼓舞会集, 图 必造之,与野老同席,曾无傲色。”
分類:傲慢神色
《漢語大詞典》:顽傲(頑傲)
愚顽而傲慢。 汉 蔡邕 《九疑山碑》:“建于 虞 舜 ,圣德光明,克谐顽傲,以孝烝烝。”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 契丹 比佗夷狄尤顽傲,父母死,以不哭为勇。” 宋 欧阳修 《胡先生墓表》:“先生为人师,言行而身化之,使诚明者逹,昏愚者励,而顽傲者革。”
分類:愚顽傲慢
《漢語大詞典》:折慢幢
谓使傲慢者折伏。慢幢,形容极为傲慢。言慢心高举,犹如幢之高耸。幢,刻着佛经的石柱。 唐 僧 法达 膜祖师 慧能 时,头不着地。祖师斥之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并说一偈云:“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事见《景德传灯录·法达禅师》。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宋中散》:“时闻正论除疑网,每读高辞折慢幢。” 清 钱谦益 《十一月六日召对旋奉旨革职待罪述事》诗之二十:“酒兵胜后消愁垒,禪鎧坚时折慢幢。”
分類:傲慢
《國語辭典》:大样(大樣)  拼音:dà yàng
1.大方、慷慨。《斩鬼传》第五回:「丢谎鬼有那百两嫖成毛球的笑话儿,只两个姐儿见他二人出手大样,枕头上就百般奉承。」
2.骄傲,目中无人。《红楼梦》第七七回:「况且又深恨他们素日大样,如今那里有工夫听他的话。」
3.报纸整个版面的清样。
4.工程上的细部图。
《國語辭典》:小样(小樣)  拼音:xiǎo yàng
1.气度小,不气派。《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金银你只管受用,终不然我又来取讨,日后再没相会的时节了?我陈商不是恁般小样的人。」
2.小作为。《水浒传》第七三回:「你原正是酒色之徒。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
3.报纸的一条新闻或一篇文章的校样,用以区别于大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