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优偶(優偶)
优,倡优;偶,木偶。指演戏者。 清 唐甄 潜书·权实:“若徒以文也,譬之优偶之戏,衣冠言貌,陈事辨理,无不合度,而岂其实哉!以娱人之观听也。” 清 唐甄 潜书·存言:“諂媚慆淫,相习成风,道德不如优偶,文学不如博奕。”
《漢語大詞典》:遭遇不偶
同“ 遭逢不偶 ”。 清 谭嗣同 《先仲兄行状》:“遭遇不偶,居恆忽忽,悲歌感慨,以发其堙鬱之气。”
《漢語大詞典》:遭时不偶(遭時不偶)
同“ 遭逢不偶 ”。 元 许衡 《时务五事·为君难·任贤》:“遭时不偶,务自韜晦。”
《漢語大詞典》:遭际不偶(遭際不偶)
同“ 遭逢不偶 ”。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原来他因为自己辛苦一生,遭际不偶,此番回家早打了个再不出山的主意。”
《漢語大詞典》:遭逢不偶
谓不遇合时机。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三折:“説则説老手能修五凤楼,怕则怕遭逢不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叶生:“嗟乎!遇合难期,遭逢不偶。”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否则一生遭逢不偶,志量不售,不免就逼成一个‘过则失中’的行径。”
《國語辭典》:杖头木偶(杖頭木偶)  拼音:zhàng tóu mù ǒu
一种木偶戏。木偶高度约二尺左右,装有三根操纵棍,表演者以棍举起木偶并操纵木偶动作。宋代即已流行,称为「杖头傀儡」。今北平托偶戏、四川的木脑壳戏及广东的托戏等皆是。
《漢語大詞典》:玩偶之家
一译《娜拉》。剧本。挪威易卜生作于1879年。娜拉为给丈夫海尔茂治病,曾瞒着丈夫模仿她父亲的签字向人借钱。海尔茂害怕这种触犯法律的行为损害自己的名誉地位,竟斥责妻子下贱无耻。娜拉看清了丈夫的卑鄙自私和自己被视为玩物的屈辱处境,毅然离家出走。
《漢語大詞典》:土偶蒙金
在泥塑人像外面涂上金粉。比喻因袭模仿,徒有其表。 清 吴乔 答万季野诗问八:“ 宋 诗如三家村叟,布袍草履,是一箇人。 明 诗土偶蒙金。昨日已言之矣。” 清 吴乔 答万季野诗问九:“自分 稷 卨 自许,爱君忧国之心,未是 少陵 ,无其心而强为其説,纵得遣辞逼肖,亦是 优孟 冠裳,与土偶蒙金者何异,无过奴才而已!”
《漢語大詞典》:托偶
木偶戏。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封台》:“戏剧之外,又有托偶、影戏……之类。托偶即傀儡子,又名大臺宫戏。”
分類:木偶戏
《漢語大詞典》:温差电偶
又称“热电偶”。利用温差电现象制成的一种元件。利用两种能产生显著温差电现象的金属丝(如铜和康铜)a、b焊接而成。其一端置于待测温度t处,另一端(冷端)置于恒定的已知温度t0的物质(如冰水混和物)中。这样,回路中将产生一定的温差电动势,可由电流计g直接读出待测温度值。
分類:温差元件
《國語辭典》:无独有偶(無獨有偶)  拼音:wú dú yǒu ǒu
两项事物恰巧相同或类似。《扫迷帚》第一三回:「闻简某系蜀人,而此女亦是蜀人,可谓无独有偶。」
《漢語大詞典》:野偶
俗称姘头。不正当的配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我辈皆是人身,岂甘做这妖人野偶!”
分類:正当配偶
《漢語大詞典》:行同能偶
品行相同,才能相等。汉书·食货志上:“诸侯岁贡少学之异者於天子,学于大学,命曰造士。行同能偶,则别之以射,然后爵命焉。”
《漢語大詞典》:邂逅不偶
碰巧不遇合;意外不成功。 汉 王充 论衡·定贤:“ 荆軻 入 秦 之计,本欲劫 秦王 生致于 燕 ,邂逅不偶,为 秦 所擒。” 宋 叶适 《陈秀伯墓志铭》:“夫亲遇明主,千説悟意,九筵之室可陛而登,屡省之歌可颺而賡也,尚邂逅不偶;况一夫之取捨,何足动心乎。”
《国语辞典》:木偶影片  拼音:mù ǒu yǐng piàn
用木偶表现戏剧情节的美术影片。片中所用木偶的各个活动部分都装有关节,按照剧情,设计出木偶的动作,再将每个连贯的动作,分解为若干个顺序的、不同的姿态,拍摄时由人操纵,依次扳动关节,用逐格摄影方法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