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停 → 停亭”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401,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告止
停踪
住口
停徵
截住
久格
落市
倚桡
停战
停轸
滑行
抛开
脱甲
止动
停火
《漢語大詞典》:告止
要求停止。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酒行数过, 县君 不等宣教告止,自立起身道:‘官人慢坐,奴家家无夫主,不便久陪,告罪则箇。’”《天雨花》第四回:“ 维明 已不胜酒力,老夫人犹自劝频频,御史告止不能饮。”
分類:要求停止
《漢語大詞典》:停踪(停蹤)
谓停止行进。 晋 傅玄 《天行篇》:“天行一何健,日月无停踪。”
分類:停止
《國語辭典》:住口  拼音:zhù kǒu
停止说话,多含有命令他人中止发言之意。《红楼梦》第六六回:「你又忘情了,还不住口!」也作「住嘴」。
分類:住口停止
《国语辞典》:停徵  拼音:tíng zhēng
停止徵收。如:「政府决定停徵机车牌照税。」
分类:停止徵收
《國語辭典》:截住  拼音:jié zhù
1.阻挡住。《水浒传》第五七回:「呼延灼无心恋战,拨转马头望东北上大路便走,又撞著王矮虎、一丈青夫妻二人截住去路。」《三国演义》第六回:「绍大怒,遂写书一封,差心腹连夜往荆州,送与刺史刘表,教就路上截住夺之。」
2.停止。如:「他演讲中途,突然截住。」《野叟曝言》第六一回:「那知那鼓叮一声、咚一声的,总不肯住,难儿两手忙乱得不耐烦起来,刚刚手势一懈,正待递与璇姑,那鼓已截住,璇姑缩过去,不来接了。」
《漢語大詞典》:久格
久已停止。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都给事陞转:“上久格行取,言路寥寥。”
分類:久已停止
《漢語大詞典》:落市
歇市,停止营业。 陆文夫 《不平者》:“第二天上午,我、 小汪 和大队书记一起来到了公社。这时候天时已经不早,小街上已经落市了。”
分類:停止营业
《漢語大詞典》:倚桡(倚橈)
(1).靠着船桨。指泛舟。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病中见寄》诗:“题诗石上空迴笔,拾蕙汀边独倚橈。”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秋晚见题》诗之二:“何事乐渔樵,巾车或倚橈。”
(2).把船桨搁置一边。谓停止航行。 唐 陆龟蒙 《送宣和从事越中按狱》诗:“水国难驱传,山城便倚橈。”
《國語辭典》:停战(停戰)  拼音:tíng zhàn
停止战争。如:「两国协议停战。」《清史稿。卷二四。德宗本纪二》:「壬子,授李鸿章全权大臣,与各国议停战。」
《漢語大詞典》:停轸(停軫)
停车。借指停止征战。魏书·高闾传:“自大军停軫,庶事咸丰。”
《國語辭典》:滑行  拼音:huá xíng
滑动前进。如:「他喜欢溜冰时自由滑行的快感。」
《國語辭典》:抛开(拋開)  拼音:pāo kāi
摒除、不理会。如:「抛开成见」、「抛开烦恼」。
《漢語大詞典》:脱甲
脱掉铠甲。喻停止战斗。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使边境未得脱甲,谋士未得高枕。”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诸军未有归者,乃脱甲诣政事堂。”宋史·李宝传:“餘所谓签军,尽中原旧民,皆登岛垠,脱甲归命,以故不杀。”
《漢語大詞典》:止动
停止运动。例如:止动阀。
分類:止动停止
《國語辭典》:停火  拼音:tíng huǒ
1.暂时中止交战。如:「双方订立停火协定。」
2.停,留。「停火」指灯火不灭。《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打点人静后,出来捲取东西。怎当这人家新房里头一夜停火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