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偏偏  拼音:piān piān
1.与事实、愿望或客观情况相反。如:「本以为这次一定能相见,偏偏临时又有工作。」《文明小史》第二○回:「偏偏你们要走了,我的事又无指望了。」
2.单单、只有。如:「每个人都收到了礼物,偏偏就我没有。」《文明小史》第一回:「不上半年,偏偏出了这个缺,题本上去,又蒙圣上洪恩,著他补授。」
《漢語大詞典》:偏偏倒倒
东倒西歪。形容站不稳。 郭沫若 《虎符》第二幕第二景:“酒醉者二人,系以屠狗为业,互相挽扶着,偏偏倒倒的由城门出场。” 巴金 《灭亡》第十七章:“等到这两个被撞得偏偏倒倒的人立定了身子的时候,那个人已经去远了。”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八章:“他觉得身子偏偏倒倒的,他醉了。”
《國語辭典》:就是  拼音:jiù shì
1.表示确定语气的词。如:「这位就是新来的总经理。」《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天老,这要娶他的人,就是我丈人抱养这个小孩子。」
2.用于句末,表示诉求或应允。《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大郎道:『这个却不知道,叫他出来就是。』」《红楼梦》第四六回:「有什么不称心之处,只管说与我,我包管你遂心如意就是了。」
3.表示同意。如:「就是,就是,你真是一语中的!」《金瓶梅》第二四回:「惠莲道:『贼囚根子!六月债儿热还得快,就是,甚么打紧?教你彫佛眼儿!便当你不扫,丢著,另教个小厮扫。他问我,只说得一声。』」
4.连词:(1)表示假设。下半句常用「也」字相呼应。《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今日为了父亲,就是杀身,也说不得,何惜其他!」《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就是如此,也只好慢慢劝他。」(2)表示转折,犹言不过、只是。如:「这孩子真不错,就是内向了一点。」《老残游记二编》第一回:「泰安的轿子像个圈椅一样,就是没有四条腿。」
《國語辭典》:巴巴  拼音:bā bā
1.形容黏合的样子。如:「乾巴巴」、「焦巴巴」。宋。陆游 大慧禅师真赞:「平生嫌遮老子,说法口巴巴地。」
2.形容迫切、盼望的样子。元。童童学士〈新水令。烧痕回绿套。驻马听〉曲:「望眼巴巴,春陌香尘迷去马。」
3.特地、偏偏。《金瓶梅》第二三回:「惠莲道:『我不得闲,与娘纳鞋哩!随问教那个烧烧儿罢,巴巴坐名儿教我烧!』」《红楼梦》第三一回:「今儿巴巴的自己带了来,我当又是什么新奇东西,原来还是他。」
4.多话的样子。如:「上课钟响了,他还巴巴的说个不停。」也作「吧吧」。
《漢語大詞典》:偏傍
(1).偏旁。 唐 皇甫湜 《答李生第二书》:“书字未识偏傍,高谈 稷 契 ;读书未知句度,下视 服 郑 。” 宋 曾巩 《读书》诗:“端忧类童稚,习书倒偏傍。”详“ 偏旁 ”。
(2).不正。指旁门左道。 北齐 颜子推 颜氏家训·风操:“偏傍之书,死有归杀。” 王利器 集解:“ 卢文弨 曰:‘偏傍之书,谓非正书。’案:即谓旁门左道之书。”
偏偏靠近。 宋 姚宽 西溪丛语下:“《南部烟花録》,文极俚俗。又载 陈后主 诗云:‘夕阳如有意,偏傍小窗明。’此乃 唐 人 方棫 诗。” 元 杨果 《洛阳怀古》诗:“山势忽从平野断,河声偏傍故宫哀。”
《國語辭典》:偏旁  拼音:piān páng
偏,汉字合体字的左方;旁,汉字合体字的右方。「偏旁」泛指汉字合体字的上下左右任一部分。如:「松和岗的偏旁分别是木和山。」
《國語辭典》:偏生  拼音:piān shēng
偏偏、恰好。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楔子》:「还有一个小兄弟,叫做孙虫儿,虽然是我的亲手足,争奈我眼里偏生见不得他。」《红楼梦》第五七回:「紫鹃笑道:『你知道我并不是林家的人,我也和鸳鸯、袭人是一夥的;偏把我给了林姑娘使,偏生他又和我极好,比他苏州带来的好十倍。』」
《國語辭典》:偏听(偏聽)  拼音:piān tīng
听信某一方面的话。《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故偏听生奸,独任成乱。」
《漢語大詞典》:偏说(偏説)
(1).偏颇、片面的言论。 汉 徐干 中论·慎所从:“乃一隅之偏説也,非大道之至论也。” 宋 叶适 《始论一》:“不可以偏説定。”
(2).偏偏説。 洪深 《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第四幕:“可是战争贩子们偏说无野心。”
《國語辭典》:偏要  拼音:piān yào
一定要,表示故意和对方相反。《红楼梦》第三九回:「众人又拉平儿坐,平儿不肯。李纨拉著笑道:『偏要你坐。』拉著他身旁坐下。」
《国语辞典》:偏反  拼音:piān fǎn
1.形容花摇动的样子。语本《论语。子罕》:「唐隶之华,偏其反而。」也用以比喻花。《聊斋志异。卷一○。葛巾》:「怀之专一,鬼神可通,偏反者亦不可谓无情也。」
2.偏偏相反。如:「他们希望有个儿子,偏反一连生了好几个女儿。」
《國語辭典》:冤家路窄  拼音:yuān jiā lù zhǎi
仇人或不愿见到的人,偏偏越容易相遇,躲避不开。《初刻拍案惊奇》卷三○:「真是冤家路窄,今日一命讨了一命。」《孽海花》第二二回:「却不防冤家路窄,倒被阳伯偷看了去。」也作「冤家路狭」。
《国语辞典》:急惊风遇著慢郎中(急惊风遇著慢郎中)  拼音:jí jīng fēng yù zháo màn láng zhōng
(谚语)比喻有急事相求,却偏偏遇上慢性子的人。《瞎骗奇闻》第五回:「这真是急惊风遇著慢郎中了。我家里死在床上,我如何等得及你呢?」
《国语辞典》:怨憎会苦(怨憎会苦)  拼音:yuàn zēng huì kǔ
佛教上指不喜欢的人却偏偏聚在一起。《妙法莲华经》卷二:「若生天上及在人间,贫穷困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没在其中。」
《國語辭典》:不是冤家不聚头(不是冤家不聚頭)  拼音:bù shì yuān jiā bù jù tóu
冤家、仇人,常作对亲昵者的称呼。不是冤家不聚头形容人会碰在一起发生矛盾、纠纷或情感的问题,都是缘分注定好的。通常指今世成为情人或亲人,须有前世缘分。《红楼梦》第二九回:「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也作「不是冤家不聚会」。
《國語辭典》:说嘴打嘴(說嘴打嘴)  拼音:shuō zuǐ dǎ zuǐ
誇口的人偏偏自己出丑。《红楼梦》第七四回:「老不死的娼妇,怎么造下孽了!说嘴打嘴,现世现报在人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