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覆陷
(1).攻占。南史·贼臣传·侯景:“ 景 遂覆陷都邑,毒害皇家。”
(2).倾覆下沉;沉没。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先时运粮由 扬州 泝 江 ,往往覆陷。”
《漢語大詞典》:覆亏(覆虧)
倾覆破坏。《文选·枚乘〈七发〉》:“荡取南山,背击北岸,覆亏丘陵,平夷西畔。” 李善 注:“言水之势,既荡南山,又击北岸,丘陵为之颠覆,然后平夷西畔。”
分類:倾覆破坏
《漢語大詞典》:崩倾(崩傾)
毁坏倾覆。 元 元明善 《檥槎亭记》:“盲风焱作,水兴风争,艫舳崩倾,檣折柁败。”
分類:毁坏倾覆
《漢語大詞典》:颠匐(顛匐)
颠仆,倾覆。梁书·王僧孺传:“盖基薄墙高,涂遥力躓,倾蹷必然,颠匐可俟。”
分類:颠仆倾覆
《漢語大詞典》:颠败(顛敗)
倾覆、败亡。后汉书·邓禹传论:“ 汉 世外戚,自 东 、 西京 十有餘族,非徒豪横盈极,自取灾故,必於貽衅后主,以至颠败者,其数有可言焉。” 李贤 注:“言外戚握权者,当先帝时或容免祸,必貽罪衅於嗣君,以至倾覆。数犹理也,其致败之理可得言焉。”
分類:倾覆败亡
《漢語大詞典》:秽倾(穢傾)
荒芜、倾覆。 晋 陆云 《感逝》:“泝凯风以流盼,悲旧邦之秽倾。”
分類:荒芜倾覆
《漢語大詞典》:覂轨(覂軌)
车子倾覆出轨。喻失败。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诗之九:“稽古有遥源,遵王无覂轨。”
《漢語大詞典》:覆乱(覆亂)
倾覆搅乱。《汉书·彭宣传》:“三公鼎足承君,一足不任,则覆乱美实。”
分類:倾覆搅乱
《漢語大詞典》:蹙圮
国土侵削,国家倾覆。文选·谢灵运〈述祖德〉诗:“ 河 外无反正, 江 介有蹙圮。万邦咸震慑,横流赖君子。” 李善 注:“毛诗曰:‘今也蹙国百里。’尔雅曰:‘圮,败覆也。’”
《漢語大詞典》:巅倒(巔倒)
同“ 颠倒 ”。 倾覆。 汉 枚乘 《七发》:“鱼鳖失势,巔倒偃侧。”巅,一本作“ 颠 ”。
分類:倾覆
《漢語大詞典》:颠窒(顛窒)
倾覆败亡。 前蜀 贯休 《对月作》诗:“今人求禄唯庇身。庇身如之何?恶木多斜文。斜文復斜文,颠窒何纷纷。”
《漢語大詞典》:倾陨(傾隕)
亦作“ 倾霣 ”。 倾覆;倒塌。陈书·废帝纪:“祖宗基业,将惧倾霣。” 郭沫若 《瓶·献诗》:“我们也同望过 宝叔塔 上的白云,白云飞驰,好象是塔要倾陨。”
分類:倾覆倒塌
《漢語大詞典》:顷动(頃動)
(1).震动;轰动。《汉书·谷永传》:“ 建始 、 河平 之际, 许 ( 许皇后 )、班( 班婕妤 )之贵,顷动前朝,熏灼四方,赏赐无量,空虚内臧,女宠至极,不可上矣。”
(2).倾覆,动摇。《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亦能顷动天地,使人物而安然。”
《漢語大詞典》:倾陁(傾陁)
倾覆毁坏。 汉 张衡 《西京赋》:“既定且寧,焉知倾陁。” 薛综 注:“陁,音雉。”
分類:倾覆毁坏
《漢語大詞典》:御柩
亦作“ 御柩 ”。 匶,“ 柩 ”的古字。谓扶正灵柩不使倾覆。周礼·地官·乡师:“及葬,执纛,以与匠师御匶而治役。” 贾公彦 疏:“谓在路恐有倾覆,故与匠师御正其柩。”仪礼·既夕礼:“商祝执功布,以御柩执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