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倾城(傾城) 拼音:qīng chéng
1.倾覆邦国。《诗经。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北史。卷十四。后妃传。论曰》:「灵后淫恣,卒亡天下。倾城之诫,其在兹乎!」
2.形容极为美丽动人。参见「倾国倾城」条。晋。陶渊明〈闲情赋〉:「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唐。皇甫枚《飞烟传》:「一睹倾城貌,尘心只自猜。」亦用以借指美人。《文选。阮籍。咏怀诗十七首之二》:「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清。况周颐 曲玉管。两桨春柔词:「夕阳衰草,满目江山,不见倾城。」
3.满城、全城。形容人数众多。《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倾城士女通宵出游,没些禁忌。」宋。苏轼 江神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词:「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2.形容极为美丽动人。参见「倾国倾城」条。晋。陶渊明〈闲情赋〉:「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唐。皇甫枚《飞烟传》:「一睹倾城貌,尘心只自猜。」亦用以借指美人。《文选。阮籍。咏怀诗十七首之二》:「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清。况周颐 曲玉管。两桨春柔词:「夕阳衰草,满目江山,不见倾城。」
3.满城、全城。形容人数众多。《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倾城士女通宵出游,没些禁忌。」宋。苏轼 江神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词:「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國語辭典》:覆餗 拼音:fù sù
鼎足折断,食物从鼎里倾倒出来。比喻不胜重任而败事。晋。刘琨〈谢拜大将军都督并州表〉:「俯惧折鼎,虑在覆餗。」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自悲负乘,坐致覆餗。」
《漢語大詞典》:掩覆
(1).遮蔽。《红楼梦》第四九回:“原来这 芦雪庭 盖在一个傍山临水河滩之上……四面皆是芦苇掩覆。”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一:“潭的南沿是岩壁的高岸,有些地方有几株很茂盛的榕树掩覆着。”
(2).埋葬。《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 晏娥儿 ﹞乃解衣以覆 桓公 之尸,復肩负窗槅二扇以盖之,权当掩覆之意。”
(3).掩盖;掩饰。《三国志·魏志·曹衮传》:“其微过细故,当掩覆之。”《旧唐书·德宗纪上》:“朕志在推诚,事皆掩覆,礼遇转厚,委任益隆。”《元典章·刑部十·诸赃三》:“取钱物之人惧罪,因而隐讳;其与钱之人惧罪,亦不肯説,而相互掩覆,人莫能知,难於败露。”
(4).躲藏。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
(5).倾覆,倒塌。
(2).埋葬。《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 晏娥儿 ﹞乃解衣以覆 桓公 之尸,復肩负窗槅二扇以盖之,权当掩覆之意。”
(3).掩盖;掩饰。《三国志·魏志·曹衮传》:“其微过细故,当掩覆之。”《旧唐书·德宗纪上》:“朕志在推诚,事皆掩覆,礼遇转厚,委任益隆。”《元典章·刑部十·诸赃三》:“取钱物之人惧罪,因而隐讳;其与钱之人惧罪,亦不肯説,而相互掩覆,人莫能知,难於败露。”
(4).躲藏。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
(5).倾覆,倒塌。
《漢語大詞典》:翻倒
(1).犹翻转。形容在狂喜或惊惧中不能自持。 唐 杜甫 《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二:“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 仇兆鳌 注:“翻倒,翻喜为悲也。”
(2).犹推翻,推倒。《元典章·圣政一·抚军士》:“管军官放钱违例,多要利息及翻倒文契者,詔书到日,尽行倚阁。”
(3).倾覆,倒下。《三侠五义》第十九回:“一声呐喊,将他翻倒在地,打了二十。” 巴金 《新生·五月二十七日》:“一辆载砖瓦的小车翻倒在地上,推小车的人在那里用力,想把车子弄起来。”
(4).犹反复。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四出:“大士 鱼篮 点化的时候,若是一把扯住他,也省得后来许多翻倒。”
(2).犹推翻,推倒。《元典章·圣政一·抚军士》:“管军官放钱违例,多要利息及翻倒文契者,詔书到日,尽行倚阁。”
(3).倾覆,倒下。《三侠五义》第十九回:“一声呐喊,将他翻倒在地,打了二十。” 巴金 《新生·五月二十七日》:“一辆载砖瓦的小车翻倒在地上,推小车的人在那里用力,想把车子弄起来。”
(4).犹反复。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四出:“大士 鱼篮 点化的时候,若是一把扯住他,也省得后来许多翻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