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倨句  拼音:jù gōu
器物弯曲的角度。微曲的为「倨」,大曲的为「句」。《周礼。冬官考工记。冶氏》:「已倨则不入,已句则不决,长内则折前,短内则不疾,是故倨句外博。」
《漢語大詞典》:偃倨
轻忽傲慢。宋书·夷蛮传:“﹝沙门﹞遂乃陵越典度,偃倨尊戚,失随方之眇迹,迷製化之渊义。”
分類:轻忽傲慢
《國語辭典》:轻倨(輕倨)  拼音:qīng jù
傲慢无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只是看见娘子称呼词色之间,甚觉轻倨,不像个婆婆媳妇道理。」
分類:傲慢不恭
《國語辭典》:倨见(倨見)  拼音:jù jiàn
以高傲的态度接见。明。凌濛初《红拂记。楔子》:「公为帝室重臣,须以收罗豪杰为心,不宜倨见宾客。」
《漢語大詞典》:倨嫚
见“ 倨慢 ”。
《漢語大詞典》:倨慢
亦作“ 倨嫚 ”。亦作“ 倨僈 ”。 傲慢。汉书·王尊传:“太后 徵史 奏 尊 为相倨慢不臣。”汉书·王尊传:“御史大夫中奏 尊 暴虐不改,外为大言,倨嫚姗上,威信日废。”《礼记·杂记下》“ 少施氏 食我以礼” 汉 郑玄 注:“时人倨慢,若 季氏 则不以礼矣。” 陆德明 释文作“倨僈”。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诛韩本末:“ 金 虏使 赵之杰 、 完颜良弼 来贺正旦,倨慢无礼。”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九:“﹝ 顾栋高 ﹞性倨慢,不合。”
分類:傲慢
《漢語大詞典》:倨牙
曲牙。尔雅·释畜:“駮,如马,倨牙,食虎豹。”后汉书·马融传:“鷙兽毅虫,倨牙黔口。”
《漢語大詞典》:矜倨
矜夸倨傲。南史·蔡廓传论:“至于矜倨之失,盖其风俗所通,格以正道,故亦名教之深尤也。”旧唐书·刘仁轨传:“ 仁轨 虽位居端揆,不自矜倨,每见贫贱时故人,不改布衣之旧。” 清 戴名世 《己卯科乡试墨卷序》:“於所为之文,矜倨护惜,惟恐人之摘其疵谬。”
分類:矜夸倨傲
《漢語大詞典》:廉倨
亦作“ 廉裾 ”。 廉洁孤傲。史记·酷吏列传:“ 禹 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毋食客。”汉书·酷吏传·赵禹作“廉裾”。 颜师古 注:“裾亦傲也,读与倨同。”
分類:廉洁孤傲
《漢語大詞典》:骂倨
箕踞而骂。倨,通“ 踞 ”。 战国 时, 荆轲 奉 燕太子丹 命往刺 秦王 , 轲 以匕首掷 秦王 ,中柱,“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駡”。事见《战国策·燕策三》。 明 何景明 《易水行》:“手持匕首摘铜柱,事已不成空駡倨。”
分類:箕踞荆轲
《漢語大詞典》:倨骜(倨驁)
见“ 倨傲 ”。
《國語辭典》:倨傲  拼音:jù ào
骄慢不恭。《荀子。不苟》:「小人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文明小史》第四七回:「你瞧他那副倨傲样子,比谁还大。」
《漢語大詞典》:倨忽
傲慢轻忽。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子负文学之名,倨忽如此,止於一第乎?”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跋昌谷别集后》:“某与 贺 中表,自幼同处,恨其倨忽,尝思报之。”
分類:傲慢轻忽
《漢語大詞典》:倨骄(倨驕)
骄傲不恭。 汉 袁康 越绝书·吴内传:“ 尧 太子 丹朱 倨骄,怀禽兽之心。”
分類:骄傲不恭
《漢語大詞典》:倨倨
(1).无思虑貌。《淮南子·览冥训》:“当此之时,卧倨倨,兴眄眄,一自以为马,一自以为牛。” 高诱 注:“倨倨,卧无思虑也。”
(2).神气傲慢。《孔子家语·三恕》:“ 子路 盛服见於 孔子 。子曰:‘ 由 是倨倨者何也?’”
《韵府拾遗 御韵》:性倨
史记汲黯传汲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
《国语辞典》:前倨后卑(前倨后卑)  拼音:qián jù hòu bēi
先前傲慢无礼,后又谦卑恭敬。语本《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比喻待人势利,态度转变迅速。也作「前倨后恭」、「后恭前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