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3,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借兑
借钱
褒借
幸借
借势
借兵
借寇恂
借绯
借用
借路
仍借
探借
容借
借竹
风借
《漢語大詞典》:借兑
借支。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七:“常平备凶荒,立法甚严,而米斛有以陈易新之条,州郡恃以借兑。”文献通考·征榷六:“尚书省言:‘……或以军期应办为名,輒行借兑拘截取拨者,乞依诸路州军通判已得指挥施行。’”
分類:借支
《国语辞典》:借钱(借钱)  拼音:jiè qián
借用金钱款项。《老残游记》第四回:「掌匮的道:『你老放心,我不问你借钱!』」
《漢語大詞典》:褒借
奖许推重。 宋 欧阳修 《与韩忠献王稚圭书》之四十:“蒙公爱念,赠以嘉篇,语重文雄,过形襃借,何以克当,但祕藏荣感而已。”
分類:推重
《韵府拾遗 祃韵》:幸借
黄镇诗幸借循良牧咸依抚字仁
《國語辭典》:借势(借勢)  拼音:jiè shì
1.借助别人的地位、名望。唐。韩愈 与凤翔刑尚书书:「布衣之士,身居穷约,不借势于王公大人,则无以成其志。」
2.借机会。《海上花列传》第一回:「正在为难,恰好庄荔甫掀帘进房。赵朴斋借势起身让坐。」
《韵府拾遗 庚韵》:借兵
战国策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赵
《国语辞典》:借寇恂  拼音:jiè kòu xún
汉代寇恂治理颍川有政绩,离任后随光武帝再至颍川,百姓请求再借寇恂留任一年。见《东观汉记。卷九。寇恂传》。后用以表示挽留有政绩的地方官继续留任。唐。杜甫〈奉寄章十侍御〉诗:「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
《漢語大詞典》:借绯(借緋)
唐 宋 时规定官员的服色,四、五品服緋,未至五品者特许服绯,称为“借緋”。绯,大红色。通典·礼二十三:“ 开元 八年二月,敕都督、刺史品卑者借緋及鱼袋。”亦称“ 借牙緋 ”。牙,即象笏。 宋 制五品以上用象笏,借绯时并借象笏,故云。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王嘉叟 自 洪 倅召为光禄丞, 李德远 亦召为太常丞。一日相遇於 景灵 幕次, 李 谓 王 曰:‘见公告词云:其鐫月廩,仍褫身章。’谓通判借牙緋,入朝则服緑,又俸薄也。”参见“ 借紫 ”。
《漢語大詞典》:借紫
唐 宋 时规定官员的服色,三品以上服紫,未至三品者特许服紫,称为“借紫”。 宋 王溥 唐会要·内外官章服“四年二月二十三日詔”注:“ 天授 二年八月二十日,左羽林大将军 建昌王 攸寧 ,赐紫金带。九月二十六日,除纳言,依旧著紫带金龟。借紫自此始也。”宋史·舆服志五:“ 太宗 太平兴国 二年,詔朝官出知节镇及转运使、副,衣緋、緑者并借紫。知防御、团练、刺史州,衣緑者借緋,衣緋者借紫;其为通判,知军监,止借緋。”宋史·舆服志五:“或为通判者,许借緋;为知州、监司者,许借紫;任满还朝,仍服本品,此借者也。”
《國語辭典》:借用  拼音:jiè yòng
暂借使用。如:「您的钢笔借用一下好吗?」
分類:借用来使
《漢語大詞典》:借路
借道。史记·春申君列传:“且王攻 楚 将恶出兵?王将借路於仇讎之 韩 魏 乎?”
分類:借路
《韵府拾遗 祃韵》:仍借
徐夤诗南国贤侯待德风长途仍借九花骢
《漢語大詞典》:探借
预借。 宋 陆游 《立春前一日作》诗:“重温寿酒屠苏釅,探借春盘饼饵香。” 宋 陆游 《夏日湖上》诗:“迎风枕簟平欺暑,近水帘櫳探借秋。” 宋 刘克庄 《满江红·傅相生日癸亥》词:“玉斝满斟长寿酒,冰轮探借中秋月。”
《漢語大詞典》:容借
宽容。北齐书·方伎传·许遵:“﹝ 遵 ﹞自言禄命不富贵,不横死,是以任性疏诞,多所犯忤, 高祖 常容借之。”
分類:宽容
《分类字锦》:借竹
秦观 诗 不知水宿分风浦,何似秋眠借竹轩。
分类:
《骈字类编》:风借(风借)
范传正 风过箫赋彼箫之韵惟风所借范钱珝江行无题诗风借帆方疾风回棹却迟 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 春风若借筋骸便,先度南村学灌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