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2,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下一页
借书证
借水推船
借水行舟
借明光宫
临案借光
柳下借阴
借别名通
借香问讯
借识力
沈信(字 警涛、惊涛 号 借园翁 )
金堡(字 道隐、澹归 号 卫公、蔗馀、借山野衲、茅坪衲僧、跛阿师、性因 今释 )
僧元璟(字 借山、以中 号 晚香老人 名 通圆 )
词典(续上)
借势儿借书证
借水推船
借水行舟
借明光宫
临案借光
柳下借阴
佛类词典
借花献佛借别名通
借香问讯
借识力
其它辞典
释净圭(号 借庵 )沈信(字 警涛、惊涛 号 借园翁 )
金堡(字 道隐、澹归 号 卫公、蔗馀、借山野衲、茅坪衲僧、跛阿师、性因 今释 )
僧元璟(字 借山、以中 号 晚香老人 名 通圆 )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净圭,号借庵(《洞霄诗集》卷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平湖人,字警涛,别号借园翁。明庠生。工草书。明亡,弃举业,隐居城南借园。有《借园诗草》。槜李诗系·卷二十五
信,字惊涛,平湖庠生。好击剑,工草书。筑舍城南,颜曰借园,示寓形宇内之旨。我宗人古貌古心者,交推借园翁。著有赠言集。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金堡(1614-1680) 字道隐,号卫公。浙江仁和人。后归瞿式耜,桂林破,出家为僧,法名今释,字澹归,又号蔗馀、借山野衲、茅坪衲僧、跛阿师,驻锡韶州丹霞寺。工诗文,尤精于词,抒兴亡之感、家国之恨,语多痛切。有《遍行堂集》。词集名《遍行堂词》。维基
金堡(1614年—1680年9月11日),字道隐,号卫公,法名今释,字澹归,号性因,浙江仁和县(今属杭州市)人,明末、南明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明崇祯九年(1636年)丙子科第五十二名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登庚辰科进士,都察院观政,官山东临清州知州。明永历二年(1648年)授官兵科给事中。号称「五虎」之一,以直言敢谏,被称为虎牙。在《驳何吾驺疏》中痛斥何吾驺、黄士俊:「黄士俊在佟虏坐中见先臣子壮极刑,四十三年状元及第,而不早死真不幸耳。后与吾驺携手同来,为国贼乎?……若叩头养甲,满口老爷,则吾驺之礼义逊让也。臣为太祖高皇帝而骂之,何体面之有?」明永历四年(1650年)陈邦傅、马吉翔一同指控金堡为「北人间谍」,遭到锦衣卫的严刑拷打,腿部残废,被黜戍清浪卫(今贵州省岑巩县境内),因瞿式耜连上七疏营救,留居桂林。清兵攻陷桂林,金堡即削发为僧,法名今释,字澹归,号性因。明永历六年(1652年)至广州,投奔海幢寺的高僧天然禅师。后曾为尚可喜树碑立传《平南王元功垂范》。墓塔在广东仁化丹霞半山中,云雾可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僧。浙江平湖人,字借山,号晚香老人,初名通圆,字以中。早年出家。工诗,平生游历南北,诗体屡变,而以清雅为宗。居杭州时,曾结西溪吟社,与诸名流唱和。有《完玉堂诗集》。晚晴簃诗汇·卷一九六
元璟,字借山,号晚香老人。初名通圆,字以中,平湖人。化成庵僧。有《完玉堂集》。清诗别裁集
字借山,浙江平湖人。○借山以诗受圣祖知,居京师久,后放归。丙午岁,与予遇于天宫佛寺,名流咸在。时炎月,借山裸裎指予曰:“此即长洲沈生耶?”既出诗藁相质,为点出败阙几处,辄心服。别时整衣送半里外,知非一例傲岸者也。惠天牧学士不轻许人。向人每称借山,即诗品可知矣。
《高级汉语词典》:借势儿
乘机
《高级汉语词典》:借书证 拼音:jiè shū zhèng
图书馆印发的借书证件
《國語辭典》:借水推船 拼音:jiè shuǐ tuī chuán
假借水力行船。比喻凭借外力以达目的。《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吴清逢爱爱》:「狱官借水推船,权把吴清收监,候病痊再审,二赵取保在外。」也作「借风使船」、「借水行舟」。
分類:趁势
《國語辭典》:借水行舟 拼音:jiè shuǐ xíng zhōu
假借水力行船。比喻凭借外力以达目的。《三侠五义》第四六回:「我家老爷乃是一个清官,并无许多银两,又说小人借水行舟,希图这三百两银子,将我打了二十板子。」也作「借风使船」、「借水推船」。
《國語辭典》:借水推船 拼音:jiè shuǐ tuī chuán
假借水力行船。比喻凭借外力以达目的。《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吴清逢爱爱》:「狱官借水推船,权把吴清收监,候病痊再审,二赵取保在外。」也作「借风使船」、「借水行舟」。
分類:趁势
《分类字锦》:借明光宫
汉书元后传成都侯商尝病欲避暑从上借明光宫
《漢語大詞典》:柳下借阴(柳下借陰)
《淮南子·人间训》:“ 武王 ( 周武王 )荫暍人於樾下,左拥而右扇之,而天下怀其德。”樾,树荫。后因以“柳下借阴”喻求人庇荫。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夏》:“求庇於人,曰暍人於柳下借阴耳。”参见“ 樾荫 ”。
借花献佛
【佛学大辞典】
(杂语)过现因果经,瞿夷寄二花于善慧仙人以献佛。按元杂剧有借花献佛语。借当是寄花之讹。今俗用为借他人物以献客之意。
【俗语佛源】
佛说法时,诸天散花。佛国净土也有昼夜雨花的祥瑞。释迦佛涅槃时,大众持香花、宝幢等供养。以献花、焚香礼敬佛等三宝,称为「香花供养」,是佛门习见的仪规。「借花献佛」典出《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释迦佛过去世为善慧仙人,闻普光佛出世,欲觅名花供养。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枝莲花而过,莲花感善慧之诚,踊出瓶外,青衣大惊。善慧「为欲成就一切种智,度脱无量众生」,愿以五百钱购取五枝莲花。青衣见其诚心,即以五花相赠,愿结生死之缘,又「请寄二花以献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愿」。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睫,皆住空中,化成台;后散二睫,亦止空中,夹佛两边」。普光佛悬记善慧当来作佛,号释迦牟尼。后因以「借花献佛」比喻借别人之物去做人情。如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楔子:「既然哥哥有酒,我们借花献佛,与哥哥上寿咱!」(李明权)
(杂语)过现因果经,瞿夷寄二花于善慧仙人以献佛。按元杂剧有借花献佛语。借当是寄花之讹。今俗用为借他人物以献客之意。
【俗语佛源】
佛说法时,诸天散花。佛国净土也有昼夜雨花的祥瑞。释迦佛涅槃时,大众持香花、宝幢等供养。以献花、焚香礼敬佛等三宝,称为「香花供养」,是佛门习见的仪规。「借花献佛」典出《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释迦佛过去世为善慧仙人,闻普光佛出世,欲觅名花供养。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枝莲花而过,莲花感善慧之诚,踊出瓶外,青衣大惊。善慧「为欲成就一切种智,度脱无量众生」,愿以五百钱购取五枝莲花。青衣见其诚心,即以五花相赠,愿结生死之缘,又「请寄二花以献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愿」。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睫,皆住空中,化成台;后散二睫,亦止空中,夹佛两边」。普光佛悬记善慧当来作佛,号释迦牟尼。后因以「借花献佛」比喻借别人之物去做人情。如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楔子:「既然哥哥有酒,我们借花献佛,与哥哥上寿咱!」(李明权)
借别名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依台家四教之判,有以别教之名显通教之义者。是借别而名通也。谓为名别义通亦同。如法相宗明五十地。
(术语)依台家四教之判,有以别教之名显通教之义者。是借别而名通也。谓为名别义通亦同。如法相宗明五十地。
借香问讯
【佛学大辞典】
(杂语)禅林之上香,有供住持之香者,即先向住持问讯,是为借香问讯,烧香了,复向住持问讯,此为谢香问讯。见象器笺十。
(杂语)禅林之上香,有供住持之香者,即先向住持问讯,是为借香问讯,烧香了,复向住持问讯,此为谢香问讯。见象器笺十。
借识力
【三藏法数】
借识力者,即二禅已上,无有寻伺语言,若欲说法应用,则假初禅之识而为己用也。谓诸众生,中阴识神,往于他界受生之时,以由业力所持,速疾而去,即生彼处。虽借识之力,亦不能遮其不生,故云不可到。(二禅已上者,即三禅、四禅天也。)
【三藏法数】
借识力者,谓如二禅以上,无有寻伺语言,若欲说法应用,则借初禅眼耳身三识,以成己用。由此假他之用,非因本起,不属唯识,是故唯识难判也。(借初禅三识者,由初禅不著香味二尘,已无鼻、舌二识,惟有眼、耳、身三识。二禅已上,不著五尘,故五识俱无。若欲应用,则借初禅三识也。)
借识力者,即二禅已上,无有寻伺语言,若欲说法应用,则假初禅之识而为己用也。谓诸众生,中阴识神,往于他界受生之时,以由业力所持,速疾而去,即生彼处。虽借识之力,亦不能遮其不生,故云不可到。(二禅已上者,即三禅、四禅天也。)
【三藏法数】
借识力者,谓如二禅以上,无有寻伺语言,若欲说法应用,则借初禅眼耳身三识,以成己用。由此假他之用,非因本起,不属唯识,是故唯识难判也。(借初禅三识者,由初禅不著香味二尘,已无鼻、舌二识,惟有眼、耳、身三识。二禅已上,不著五尘,故五识俱无。若欲应用,则借初禅三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