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豢龙(豢龍)
(1).养龙。传说中本为氏名,亦借用为古官名。 晋 王嘉 拾遗记·炎帝神农:“以降露成池,蓄龙为圃。及乎 夏 代,世载绵絶,时有豢龙之官。” 清 钱谦益 《仙坛倡和诗》之六:“生尝畏世諳谈虎,术不逢时学豢龙。”
(2).古代名马。梁书·张率传:“风被之域,越险効珍,軨服乌号之骏,騊駼豢龙之名。”
《國語辭典》:假馆(假館)  拼音:jiǎ guǎn
借用馆舍。《孟子。告子下》:「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
《漢語大詞典》:借力
借用其力。韩非子·五蠹:“故羣臣之言外事者,非有分於从衡之党,则有仇讎之忠,而借力於国也。”史记·伍子胥列传:“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水浒传》第七四回:“﹝ 燕青 ﹞把 任原 直托将起来,头重脚轻,借力便旋,五旋旋到献台边,叫一声:‘下去!’”
分類:借用
《漢語大詞典》:分灯(分燈)
西京杂记卷二:“ 匡衡 字 稚圭 ,勤学而无烛,隣舍有烛而不逮, 衡 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汉 刘向 列女传·齐女徐吾:“ 齐 女 徐吾 者, 齐 东海上贫妇人也,与隣妇 李吾 之属会烛相从夜绩。 徐吾 最贫而烛数不属。 李吾 与其属曰:‘ 徐吾 烛数不属,请无与夜也。’ 徐吾 曰:‘……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暗,损一人,烛不为明,何爱东壁之餘光,不使贫妾得蒙见哀之恩,长为妾役之事?使诸君常有惠施於妾,不亦可乎?’”后因以“分灯”谓借用他人灯烛余光以读书劳作。 唐 于鹄 《题邻居》诗:“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元 郭钰 《江路》诗:“炊烟晨减米,乞火夜分灯。”
《國語辭典》:借支  拼音:jiè zhī
未至发薪日而先支用工资。如:「最近手头不方便,可否先行借支?」
《國語辭典》:借名  拼音:jiè míng
假借名义。清。管同〈范增论上〉:「陈涉、吴广之起也,诈称扶苏与项燕。燕固楚将,而扶苏亲始皇子,欲亡秦而借名其子,夫岂民所乐从者!」
《国语辞典》:借钱(借钱)  拼音:jiè qián
借用金钱款项。《老残游记》第四回:「掌匮的道:『你老放心,我不问你借钱!』」
《漢語大詞典》:假物
(1).借用事物。公孙龙子·迹府:“假物取譬,以‘守白’辩,谓白马为非马也。”
(2).假造的东西。列子·汤问:“ 偃师 大慑,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会革、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为。王諦视之,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则筋骨、支节、皮毛、齿髮,皆假物也。”
《國語辭典》:笔谏(筆諫)  拼音:bǐ jiàn
借书法之理寄托讽谏。《旧唐书。卷一六五。列传。柳公绰》:「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宋。苏轼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诗二首之二:「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
《漢語大詞典》:抱卵
孵卵。谓母禽伏于蛋上,孵出小雏。亦借用于其他动物。 五代 伊用昌 《湖南闯斋吟》:“鷄能抱卵心常听,蝉到成形壳自分。”景德传灯录·侍郎问广慧和尚语:“如鷄抱卵,若是抛离起去,暖气不接,便不成种子。”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池塘里的败荷还挺剩些残茎,是虾蟆抱卵的时候了。”
《漢語大詞典》:假虎
比喻借用他人之势作威作福的人。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太守》:“ 閒斋 曰:‘人设喻,借人之势以恣威福者曰假虎。’”参见“ 狐假虎威 ”。
《國語辭典》:狐假虎威  拼音:hú jiǎ hǔ wēi
狐狸与老虎同行,借老虎的威风吓走百兽,却使老虎误信百兽乃畏狐狸而走。见《战国策。楚策一》。后比喻凭恃有权者的威势恐吓他人、作威作福。《警世通言。卷三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居中的人还要扣些谢礼,他把中人就自看做一半债主,狐假虎威,需索不休。」《文明小史》第三○回:「这些人只要等到署了个缺,得了个差使,就狐假虎威的发作起来了。」也作「狐虎之威」、「狐藉虎威」、「虎威狐假」。
《國語辭典》:机制(機制)  拼音:jī zhì
本指机器的构造与运作原理。后泛指社会或自然现象的内在组织和运行的变化规律。
《國語辭典》:借火  拼音:jiè huǒ
吸烟时向别人借用火或引火物来点烟。
《國語辭典》:借题(借題)  拼音:jiè tí
假借某事作为理由。如:「借题发挥」。
《國語辭典》:借题发挥(借題發揮)  拼音:jiè tí fā huī
假借某事为题,表达自己真正的意思,或想作的事。《通俗常言疏證。文事。借题发挥》引《玉搔头剧》:「正好借题发挥,出我们的私气。」《七侠五义》第四八回:「忽见那边忠烈祠旗杆上黄旗被风刮的啒喇喇乱响,又见两旁的飘带有一根却裹住滑车。圣上却借题发挥道:『卢方,你为何叫做盘桅鼠?』」
《国语辞典》:借齿牙(借齿牙)  拼音:jiè chǐ yá
比喻借用他人的言辞。金。元好问〈自题中州集后〉诗五首之二:「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齿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