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台启(台启)  拼音:tái qǐ
书信封套上对收件人的敬语,多用于平辈。
《國語辭典》:内详(內詳)  拼音:nèi xiáng
详情见内。一般用在熟人或知交之间的书信往来。发信者在信封的地址和具名处,写上「内详」,表示收信者拆阅后即可知道。如:「他收到一封写著『内详』的挂号信,光看信封,实在猜不出是谁寄来的。」
《国语辞典》:钧启(钧启)  拼音:jūn qǐ
书信信封用语。写给尊长时用之。请钧座开信的意思。
《國語辭典》:明信片  拼音:míng xìn piàn
一种专供书写文字,不必封函,即可交邮局寄递的邮件。其正面为信封的格式,反面具有信笺的作用。优点是省贴邮票和不用信封,缺点是篇幅小而无隐密性。也称为「邮片」。
《漢語大詞典》:小袋
用于装物或运物的小包。例如:子弹袋;烟叶袋。
;特指递送头等邮件或外交信函的、有封口装置的袋子
小而薄的包装用物(如信封或扁平的袋)
常指皮革或帆布制平底、附有背带的小包
《漢語大詞典》:信面
信封的正面。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但邮局中好象有着认识我的笔迹的人,凡是我开信面的,他就常常特别拆开来看。” 鲁迅 《书信集·致罗清桢》:“ 张慧 先生要我回信,而我忘了他的详细地址,只好先生转寄,今附上,请开了信面,并且付邮为感。”
分類:信封正面
《漢語大詞典》:信瓤
方言。指装在信封内写好的信。
分類:方言信封
《国语辞典》:纪念信封(纪念信封)  拼音:jì niàn xìn fēng
一种专供集邮、具有纪念性的信封。信封上有文字、图案并盖有纪念邮戳的邮票。
《漢語大詞典》:保价信(保價信)
使用邮局特制信封寄递有价证券等物的信件,如有遗失,由邮局负责赔偿。
《漢語大詞典》:钦玺书(欽璽書)
即玺书。古代以印信封记的文书。 秦 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如 汉元帝 有《赐淮阳王钦玺书》
《國語辭典》:首日封  拼音:shǒu rì fēng
邮局发行贴有新邮票并加盖发售日邮戳的信封。
《漢語大詞典》:露口信
不封口或封口后剪去信封一角的信函。 张天翼 《春风·贝胡子》:“他也向那些学堂校长上过条陈--不过他没署名,只规规矩矩抄好,贴一分邮花当做露口信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