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证 → 證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信用  拼音:xìn yòng
1.以诚信用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
2.听信而纳用。唐。韩愈 顺宗实录四:「吾谏官也,不可令天子杀无罪之人,而信用奸臣。」
3.诚实不欺的美德。如:「他是个讲信用的人,既然说过要帮你,就一定会帮你的。」
4.不需要提供物资保證,而以按期偿还的借贷活动。借入者除按期偿还所借贷的货币资金或商品物资外,还要根据时间长短,支付给借出者一定的利息。主要分为商业信用的赊销、预付,银行信用的商业放款,国家信用的发行国库券及消费信用的购屋分期付款等。
《國語辭典》:保固  拼音:bǎo gù
1.保守稳固。《后汉书。卷二六。侯霸传》:「霸保固自守,卒全一郡。」
2.承办工程的人订定一个期限,保證此项工程在期限内,若有损坏,愿意负责赔偿修理。
《國語辭典》:保人  拼音:bǎo rén
对于他人行为或财力负责担保的人。元。无名氏《鸳鸯被。楔子》:「我借与他十个银子,著他立一纸文书,你就做保人。」《三国演义》第五四回:「玄德亲笔写成文书一纸,押了字。保人诸葛孔明也押了字。」也称为「保见人」。
《漢語大詞典》:下保
作保证。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这话我説书的都敢下保。”
分類:作保保证
《國語辭典》:保险(保險)  拼音:bǎo xiǎn
1.凭仗险要、稳固之地以自保。唐。权德舆〈碑〉:「朱涯黎氏,保险三代。」
2.当事人约定,一方交付保险费于他方,他方对于因不可预料,或不可抗力之事故所导致的损害,负担赔偿财物的行为,称为「保险」。如人寿保险、火灾保险、产物保险等。
3.担保、保證。如:「依我的方法去做,保险不会出错。」
4.稳妥可靠。如:「你把东西放在他那里,保险吗?」
《國語辭典》:让路(讓路)  拼音:ràng lù
让开道路,给人先行。《新唐书。卷一一五。朱敬则传》:「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國語辭典》:交质(交質)  拼音:jiāo zhì
1.古时列国为彼此取信,而互相交换人质。《左传。隐公三年》:「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后汉书。卷一二。彭宠传》:「又南结张步及富平、获索诸豪杰,皆与交质连衡。」
2.互换物品,作为抵押。南朝梁。任昉〈奏弹刘整〉:「何其不能折契钟庾,而襜帷交质。」
3.相互质问。宋。岳珂《桯史。卷一三。选人戏语》:「一日为古冠服数人游于庭,自称孔门弟子,交质以姓氏。」
《國語辭典》:发誓(發誓)  拼音:fā shì
立誓。《西游记》第三○回:「他那日对天发誓,亲笔写了贬书,怎么又肯想我,又肯著你远来请我。」《红楼梦》第五二回:「因自那日鸳鸯发誓决绝之后,他总不和宝玉讲话,宝玉正自日夜不安。」也作「发咒」。
《漢語大詞典》:起道
(1).兴旺、胜利之道。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兵失》:“贪而廉,龙而敬,弱而强,柔而刚,起道也。”
(2).为保证铁道行车的平稳和安全,用专门机具将轨枕、钢轨抬高,进行捣固的一种线路作业。
《國語辭典》:具结(具結)  拼音:jù jié
对官署提出负责的文件。《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要六房中择家道殷实老成无过犯的,当堂拈阄,各吏具结申报上司。」《老残游记》第一八回:「月饼中既无毒药,则魏家父女即为无罪之人,可以令其具结了案。」
《國語辭典》:起誓  拼音:qǐ shì
发誓。如:「对天起誓」、「有些人喜欢动不动就起誓,却转眼就忘记自己的誓言。」
《漢語大詞典》:质信(質信)
(1).立信;保证诚信。左传·成公十一年:“齐盟,所以质信也。” 杜预 注:“质,成也。”新唐书·韦陟传:“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 元 虞集 《君子堂记》:“师匠不作,无所质信;汗漫之求,没身无得。” 清 马建忠 《借债以开铁道说》:“今猝需款数千万金,无所质信,能乎不能?”
(2).质朴而忠信。韩非子·难言:“殊释文学,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 陈奇猷 集释:“以文学与法度对举,可证法术之士,当然守法度,守法度则质朴而忠信。”
(3).指忠诚信实。 宋 岳珂 《金陀粹编·行实编年·绍兴九年》:“先臣益率士卒训兵严备,以虞旦夕之警,分遣质信材辩者往伺虏情。”
《國語辭典》:保管  拼音:bǎo guǎn
1.保护管理。如:「这件行李,请代为保管。」《清史稿。卷一五六。邦交志四》:「十年,中、法因越南启衅,招商局轮船商人筹照西国通例,暂售与美国旗昌洋商保管,旋事定,仍收回。」
2.担保、保證。《文明小史》第三六回:「去见监督时,千万和颜下气,磕头请安的礼节是废不得的。只要合中国求馆的秀才一样,保管就可以成功了。」
《漢語大詞典》:通质(通質)
犹交质。古代列国互派人质,作为守信的保证。史记·苏秦列传:“令天下之将相会於 洹水 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 司马贞 索隐:“以言通交质之情。”
《國語辭典》:甘结(甘結)  拼音:gān jié
具结保證的文书。旧日官府断案,凡被告人所写的服判文书、关系人所写的保證文书,均命本人作一情甘遵命的字据,上写花押,称为「甘结」。《儒林外史》第一回:「翟买办道:『害病,就要取四邻的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