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管 → 筦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宝守(寶守)
(1).爱护保管。云笈七籤卷二十:“养生育命,宝守神魂,金房再开,奉见辅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 盛京 内务府,尊藏典训、宗器二百餘年,宝守维谨,屡有增加。”
(2).谓捍卫坚持。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民敌》一书,谓有人宝守真理,不阿世媚俗,而不见容於人羣,狡獪之徒,乃巍然独为众愚领袖。”
《國語辭典》:托管(託管)  拼音:tuō guǎn
委托管理。如:「琉球在二次大战后,曾交由美国托管。」
《漢語大詞典》:匣上
清 代两 淮 盐商把公帐放在匣里,推举数人共同保管,叫公匣。因谓盐务组织里为匣上。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在家无聊,因运司 荀老先生 是京师旧交,特到 扬州 来望他一望,承他情荐在匣上,送了几百两银子。”
《国语辞典》:仓租(仓租)  拼音:cāng zū
1.租用仓库的钱。如:「码头仓租十分低廉。」
2.为进出口贸易上所需保管及处理费用的一项,于决定价格时,应计算之。
《國語辭典》:银库(銀庫)  拼音:yín kù
清户部三库之一,各省所解银及宝泉局所铸钱,均贮库中以待度支。《清会典事例。卷一八二。户部。库藏。银库》:「银库为天下财赋总汇,出纳均有常经。」
《國語辭典》:博物馆(博物館)  拼音:bó wù guǎn
一种陈列各式各样物品,并永久保存及研究的场所。参见「博物院」条。
《漢語大詞典》:律博士
官名。古代教授法律和保管法律典籍的官员。始置于 三国 魏明帝 时,至 元 代废除。 魏 晋 律博士隶属大理寺, 唐 宋 改属国子监。参阅通典·职官九宋史·职官志五
《國語辭典》:金库(金庫)  拼音:jīn kù
保存现金或贵重物品的保险匮。
《國語辭典》:有效期  拼音:yǒu xiào qí
具有效用的期限。如:「本保證书有效期为一年。」
《漢語大詞典》:小金库(小金庫)
指为了小团体的利益,违反国家财经纪律而非法设置的公款保管和出纳部门。《人民日报》1981.8.19:“ 辽宁省 营口市 镀锌薄板厂非法设立‘小金库’,大搞吃喝招待,严重违反财经纪律,有关人员受到党纪处分和经济制裁。”
《国语辞典》:集中保管  拼音:jí zhōng bǎo guǎn
1.将物品或资料汇聚起来保管。
2.股票术语。客户买进的股票集中由台湾集中保管结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代为保管。缩称为「集保」。
《国语辞典》:国立中央图书馆(国立中央图书馆)  拼音:guó lì zhōng yāng tú shū guǎn
为收藏保管全国文献的机构,于民国二十二年由教育部筹备成立。其下设有采访、编目、阅览、特藏、总务等组。负有保存文化、阐扬学术、配合研究、推行社教及领导全国图书馆事业的责任,为一具文化性、学术性与参考性的国家图书馆。已于民国八十五年一月三十一日改名为「国家图书馆」。
《国语辞典》:文书管理(文书管理)  拼音:wén shū guǎn lǐ
对机关团体的文书资料,用科学方法加以处理及保管的制度。
《国语辞典》:烘碗机(烘碗机)  拼音:hōng wǎn jī
现代家庭烘乾、保管餐具的电器用品。内部装设有加热板、自动控制器、超温断热器等组件。
《国语辞典》:典藏本  拼音:diǎn cáng běn
被保管、收藏的珍贵书籍。如:「这部字典是他们家祖孙三代珍藏多年的典藏本,你要小心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