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俗说(俗説)
(1).民间流传的说法。汉书·刑法志:“ 孙卿 之言既然,又因俗説而论之曰: 禹 承 尧 舜 之后,自以德衰而制肉刑, 汤 武 顺而行之者,以俗薄於 唐 虞 故也。” 宋 苏轼 《和黄秀才鉴空阁》诗:“妄云桂兔蟆,俗説皆可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天医:“俗説雷部击人,必有天医随之,或误击则旋活之。”
(2).俗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至於 陈琳 諫辞,称掩目捕雀; 潘岳 哀辞,称掌珠伉儷,并引俗説而为文辞者也。”
(3).用通俗易为人所接受的方法、形式讲授佛法之称。与“真说”相对。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三论宗》:“佛有二种说法,一为俗说,一为真说。如说有情、天、梵等名相,都属俗说。”
《國語辭典》:重亲(重親)  拼音:chóng qīn
1.有姻亲关系的亲戚,又再结亲。《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吕后长女为宣平侯张敖妻,敖女为孝惠皇后。吕太后以重亲故,欲其生子万方。」
2.祖父及父母两代。汉。无名氏〈合阳令曹全碑〉:「收养季祖母,供事继母,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礼无遗阙。是以乡人为之谚曰:『重亲致欢』。」
《漢語大詞典》:真说(真説)
佛典谓佛有二种说法,一为真说,一为俗说。如说无常等、蕴处界等、念住等,属真说。见 锡兰 所传《论事·大品》第一章。参阅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三论宗》
《漢語大詞典》:俗谈(俗談)
时下的通俗说法。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大破贼:“‘大破贼’,‘大’字是 晋 唐 口语……若‘太’字,则俗谈向无此例。断为刻本之譌。”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双行缠:“《乐府》‘双行缠’,盖妇人以衬袜中者,即今俗谈‘裹脚’也。”
分類:通俗俗说
《国语辞典》:妈妈令儿(妈妈令儿)  拼音:mā ma lìng ér
啰嗦、麻烦的规矩。这些规矩常是涉及迷信的俗说或俗谚。也称为「妈妈论儿」。
《漢語大詞典》:鲇鱼上竹竿(鮎魚上竹竿)
俗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因以“鮎鱼上竹竿”比喻上升艰难。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梅圣俞 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奉召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其初受勑修唐书,语其妻 刁 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猻入布袋矣。’ 刁氏 对曰:‘君於仕宦,亦何异鮎鱼上竹竿耶!’闻者皆以为善对。”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之七:“寸寸鮎鱼上竹竿,生平一第最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