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侵寻(侵尋)  拼音:qīn xún
渐进。《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是岁,天子始巡郡县,侵寻于泰山矣。」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遂使侵寻及于诸国,岁岁调发。」也作「侵淫」。
《國語辭典》:侵淫  拼音:qīn yín
渐进、渐渐。《文选。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文选。枚乘。七发》:「然阳气见于眉宇之间,侵淫而上,几满大宅。」也作「侵寻」。
分類:渐进渐次
《骈字类编》:寒侵
宋 欧阳修 和梅公仪尝茶 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酲。
《國語辭典》:侵晓(侵曉)  拼音:qīn xiǎo
天色渐亮时。唐。杜牧 旅宿诗:「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宋。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词:「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也作「侵星」、「侵晨」、「侵早」。
分類:拂晓
《國語辭典》:侵晨  拼音:qīn chén
天色渐亮时。《三国演义》第九回:「次日侵晨,董卓摆列仪从入朝。」《红楼梦》第四○回:「李纨侵晨先起来,看著老婆子丫头们扫那些落叶,并擦抹桌椅,预备茶酒器皿。」也作「侵晓」。
分類:拂晓
《國語辭典》:侵犯  拼音:qīn fàn
1.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益。《淮南子。本经》:「人之性有侵犯则怒,怒则血充。」《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山东有一个耕夫,不记姓名,因耕自己田地,侵犯了邻人墓道,邻人与他争论。」
2.入侵别国的领土。《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蛮夷自擅,不讨之日久矣!时侵犯边境,劳士大夫。」《薛仁贵征辽事略》:「朕驱兵五十馀万,非贪疆好土,侵犯外国,因汝兴师,令军民劳役。」
《漢語大詞典》:霜侵
(1).谓白发逐渐增多。 唐 白居易 《晏坐闲吟》诗:“霜侵残鬢无多黑,酒伴衰颜只暂红。” 宋 黄庭坚 《乐寿县君吕氏挽词》之一:“骑省还秋直,霜侵鬢脚衰。” 明 夏完淳 《寒泛赋》:“余也敝裘风宿,短髮霜侵。”
(2).受霜侵凌。 明 夏完淳 《冰池如月赋》:“睡鳧烟冷,老马霜侵。”
《漢語大詞典》:侵轶(侵軼)
亦作“ 侵佚 ”。
(1).侵犯袭击。左传·隐公九年:“ 北戎 侵 郑 。 郑伯 御之,患 戎 师,曰:‘彼徒我车,惧其侵軼我也。’” 杜预 注:“軼,突也。”后汉书·南匈奴传论:“自是匈奴得志,狼心復生,乘閒侵佚,害流傍境。” 清 魏源 《明代食兵二政录叙》:“虽有北 韃 南 倭 之侵軼,兵不致亡也。” 吴晗 《灯下集·阵图和宋辽战争》:“若捍御不及,即有侵轶之患。”
(2).谓越权行事。 唐 元稹 《告畬三阳神文》:“农劝事时,赏信罚必。市无欺夺,吏不侵軼。” 清 端方 《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如此则部臣疆吏於其权限内应行之事,无所用其推諉;於其权限外侵軼之事,无所施其阻挠。” 梁启超 《各国宪法异同论》:“行政、立法、司法,三权鼎立,不相侵軼。”
《國語辭典》:侵扰(侵擾)  拼音:qīn rǎo
侵犯骚扰。如:「政府公布护渔执法线,以防范外国船只越界侵扰。」《史记。卷一一○。匈奴列传》:「侵扰朔方,杀略吏民甚众。」《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正合著古人笑话,髭髯不仁,侵扰乎其旁而不已,于是面之所馀无几。」
《國語辭典》:侵渔(侵漁)  拼音:qīn yú
掠夺他人财物,谋人之利,如渔人捕鱼一般。《韩非子。孤愤》:「朋党侵渔,比周相与。」《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督大奸猾擅弄兵者,皆便为奸于外,挠乱州郡,货赂为市,侵渔百姓。」
《漢語大詞典》:交侵
迭相侵犯。后汉书·谢弼传:“昔 周襄王 不能敬事其母,戎狄遂至交侵。”周书·异域传论:“然则敌有餘力,我无寧岁,将士疲於奔命,疆埸苦其交侵。” 明 唐顺之 《读〈春秋〉》:“《小雅》未废而四夷不敢交侵,《小雅》尽废而后四夷交侵。”
分類:侵犯
《國語辭典》:侵陵  拼音:qīn líng
侵犯欺陵。《汉书。卷六九。辛庆忌传》:「侵陵百姓,威行州郡。」《西游记》第二九回:「学习兵书武略,止可布阵安营,保国家无侵陵之患。」也作「侵凌」。
《國語辭典》:侵凌  拼音:qīn líng
侵犯欺凌。《墨子。天志下》:「今天下之诸侯,将犹皆侵凌攻伐兼并,此为杀一不辜人者,数千万矣。」明。陆采《怀香记》第三六出:「休得强横,侵凌至不仁,速当退舍,免舆尸溃乱奔。」也作「侵陵」。
《國語辭典》:侵凌  拼音:qīn líng
侵犯欺凌。《墨子。天志下》:「今天下之诸侯,将犹皆侵凌攻伐兼并,此为杀一不辜人者,数千万矣。」明。陆采《怀香记》第三六出:「休得强横,侵凌至不仁,速当退舍,免舆尸溃乱奔。」也作「侵陵」。
《骈字类编》:苔侵
宋 徐照 途中 堠碣苔侵字,鱼塘水过栏。
《骈字类编》:日侵
宋史张知白传体素羸忧畏日侵在中书忽感风眩舆归第 吕览凡奸邪险陂之人必有因也何因哉因主之为人主好以己为则守职者舍职而阿主之为矣阿主之为有过则主无以责之则人主日侵而人臣日得
《分类字锦》:侵云(侵云)
宋之问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诗 凤刹侵云半,虹旌倚日边。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