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侵轧(侵軋)
侵凌排挤,倾轧。新唐书·王处存传:“岁时讲兵,与诸镇抗,无能侵轧者。”
《漢語大詞典》:侵杂(侵雜)
淆乱;扰乱。尹文子·大道上:“大要在乎先正名分,使不相侵杂,然后术可秘,势可专。”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早是我心绪又乱,更那堪客人侵杂,道甚么相公在门首前方下马。”
分類:淆乱扰乱
《高级汉语词典》:侵润
逐渐发展
《漢語大詞典》:侵驱(侵驅,侵敺)
亦作“ 侵敺 ”。侵犯虏掠。《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夫 匈奴 难得而制,非一世也。行盗侵驱,所以为业也,天性固然。”汉书·主父偃传作“侵敺”。 颜师古 注:“来侵边境而敺略人畜也。”
分類:侵犯虏掠
《漢語大詞典》:侵侔
见“ 侵牟 ”。
《國語辭典》:侵牟  拼音:qīn móu
侵害掠夺。《淮南子。时则》:「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毋或侵牟。」《汉书。卷五。景帝纪》:「吏以货赂为市,渔夺百姓,侵牟万民。」
分類:侵害掠夺
《漢語大詞典》:侵匿
侵吞,侵没。《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又发米於各处寺院煮粥救济贫民。却又把米侵匿,一碗粥中不上几颗米粒。”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果报·仇鬼下隶:“居家循谨,但治生颇琐细。有干奴侵匿其貲甚伙。 顾 恚甚,屡刑索之。” 清 李渔 《奈何天·焚券》:“万一主人不信,倒説你侵匿起来,却怎么处?”
分類:侵吞
《漢語大詞典》:侵抄
亦作“ 侵钞 ”。 侵害掠夺。《宋书·恩倖传·徐爰》:“若使边民失业,列镇寡储,非唯无以远图,亦不能制其侵抄。”隋书·北狄传论:“皆以畜牧为业,侵钞为资,倏来忽往,云飞鸟集。”
分類:侵害掠夺
《漢語大詞典》:侵钞(侵鈔)
见“ 侵抄 ”。
《漢語大詞典》:侵抄
亦作“ 侵钞 ”。 侵害掠夺。《宋书·恩倖传·徐爰》:“若使边民失业,列镇寡储,非唯无以远图,亦不能制其侵抄。”隋书·北狄传论:“皆以畜牧为业,侵钞为资,倏来忽往,云飞鸟集。”
分類:侵害掠夺
《漢語大詞典》:侵骇(侵駭)
因入侵而惊扰。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曹景宗》:“疆埸侵骇,职是之由。不有严刑,诛赏安置。”
分類:入侵惊扰
《漢語大詞典》:侵沮
侵害损伤。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三》:“僚属佐吏得自选署而有所因革建置,於民无復得而侵沮之者,则 汉 之守令即古之诸侯也。”
分類:侵害损伤
《漢語大詞典》:侵克(侵剋,侵尅)
侵克:侵害打击。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侵克贤者,诛戮降伏,谤訕仙圣,伤残道士。”
侵尅:亦作“ 侵剋 ”。侵吞克扣。 唐 元结 《再谢上表》:“今四方兵革未寧,赋敛未息,百姓流亡转甚,官吏侵尅日多。” 明 唐顺之 《牌》:“若有州县官忍心害理,逆天妬民,那移别用,侵尅入己,岂惟宪典所不容,抑亦鬼神所不恕。”明史·宦官传二·高起潜:“已而诸监多侵剋军资,临敌輒拥精兵先遁,诸将亦耻为之下,缘是皆无功。”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本院若还差官去糴,又差官去散,经过两番侵尅,就要少了一分军粮。”
《漢語大詞典》:侵慢
欺凌轻慢。 明 袁宏道 《读子瞻〈范增论〉》:“ 增 刚悍之性,稍见侵慢,輒怒髮裂眦,悻悻求去。”
《漢語大詞典》:迁侵(遷侵)
谓移兵侵犯。 宋 杨亿 《论灵州事宜》:“儻贼迁侵边郡军戍,扰内属蕃部,并脣齿相援,腹背夹攻。”
分類:侵犯
《漢語大詞典》:克侵(剋侵)
犹克扣。明史·谢铎传:“今之边将……剋侵军餉,办纳月钱,三军方怨愤填膺,孰肯为国效命者?”
分類:克扣
《分类字锦》:王事侵星
高适 送蔡少府赴登州推事诗 祖筵方卜昼,王事急侵星。
分类:奉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