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恶人先告状(惡人先告狀)  拼音:è rén xiān gào zhuàng
(谚语)干坏事的人反而先去告官、诉冤枉。如:「是他先欺负我,他却恶人先告状,跟老师说我打他。」
《漢語大詞典》:火星人
火星上的假想栖居者
由于上火星峰、下火星峰或火星谷突出发达而常被相手家认为有好侵犯或能抵抗并有时是性情暴躁等性格特点的人
《漢語大詞典》:钞犯(鈔犯)
抢掠,侵犯。新唐书·突厥传上·思摩:“各守而境,无相钞犯,有负约,我自以兵诛之。”
分類:抢掠侵犯
《國語辭典》:大义凛然(大義凜然)  拼音:dà yì lǐn rán
形容为了公理正义,坚强不屈,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一:「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除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國語辭典》:秋毫无犯(秋毫無犯)  拼音:qiū háo wú fàn
一点都不侵犯。《三国演义》第二回:「署县事一月,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平妖传》第四○回:「一路行军都有纪律,与民秋毫无犯。」也作「秋毫不犯」。
《漢語大詞典》:侵灭(侵滅)
侵犯并消灭。后汉书·东夷传序:“后 越 迁 琅邪 ,与共征战,遂陵暴诸 夏 ,侵灭小邦。”
分類:侵犯消灭
《漢語大詞典》:侵与(侵與)
侵犯干预。尹文子·大道上:“君不可与臣业,臣不可侵君事。上下不相侵与,谓之名正,名正而法顺也。”
分類:侵犯干预
《漢語大詞典》:窃肆(竊肆)
侵犯骚扰,横行无忌。 明 李贽 《卓吾论略》:“时 倭 夷窃肆,海上所在兵燹。居士间关夜行昼伏,餘六月方抵家。”
《國語辭典》:撵走(攆走)  拼音:niǎn zǒu
赶走。如:「店家因为恶意​撵走客人,引起民众的挞伐。」
《國語辭典》:闹天宫(鬧天宮)  拼音:nào tiān gōng
戏曲剧目。隋唐故事戏。描写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因未被邀请参加王母的蟠桃宴,乃偷蟠桃、盗御酒,又入兜率宫盗食老君金丹,径回花果山。玉帝大怒,乃派遣李天王率十万神兵往擒孙悟空,却仍为孙悟空所败。
《國語辭典》:人身自由  拼音:rén shēn zì yóu
为「人民身体之自由」的简称。如非经司法或警察机关依法定程序,不得逮捕拘禁任何人。
《漢語大詞典》:森严壁垒(森嚴壁壘)
使防御工事严整不可侵犯。比喻防守严密。 毛泽东 《西江月·井冈山》词:“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漢語大詞典》:面瘫(面癱)
面神经麻痹,多由受风受寒或某些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引起。发生病变的一侧面部表情动作减弱或消失,口角下垂,眼角扩大,不便或不能皱眉、闭眼、露牙齿等。
《漢語大詞典》:凌秽(淩穢)
侵犯亵渎。梁书·侯景传:“王以人臣举兵背叛,围守宫闕,已盈十旬,逼辱妃主,凌秽宗庙。”
分類:侵犯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