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兵役制
公民依法服兵役的制度。
《國語辭典》:罢免权(罷免權)  拼音:bà miǎn quán
人民对于失职的民选议员或行政官员,以投票方式罢免其官职的权利。
《國語辭典》:被选举权(被選舉權)  拼音:bèi xuǎn jǔ quán
合于被选条件者的权利。与选举权相对。
《漢語大詞典》:处分权
依法处理财产的权利。通常由所有人行使,但也可依法律、政策或所有人之意愿而转移给他人。行使处分权,可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如可使所有权消灭(如消费),可使所有权转移给他人(如赠与)等。我国国家财产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根据国家的授权,对其所经营管理的国家财产有处分权。
《漢語大詞典》:企业经营权
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进行自主经营的权利。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特别是公司制企业中,企业的净资产属于出资者所有,企业则拥有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自主经营,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
《國語辭典》:使用权(使用權)  拼音:shǐ yòng quán
不毁损物品本身,依其用法,使用其物的权利。
《漢語大詞典》:收益权
依法收取自己的财产所产生的利益的权利。如将自己的钱存入银行,有取得利息的权利;为自己栽果树,有收获果实的权利。通常由所有人行使,但也可依法律、政策或所有人之意愿而转移给他人。
《漢語大詞典》:科谪(科讁)
亦作“ 科适 ”。谓依法贬谪,流徙戍边。亦指贬谪戍边的罪人。史记·大宛列传:“置 居延 、 休屠 以卫 酒泉 ,而发天下七科适,及载糒给贰师。” 张守节 正义:“音讁。 张晏 云: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壻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籍七:凡七科。 武帝 天汉 四年,发天下七科讁出 朔方 也。”按,汉书·武帝纪作“科讁”。 汉 桓宽 盐铁论·击之:“甲士死於军旅,中士罢於转漕!仍之以科适,吏徵发极矣。” 明 文徵明 《顾春潜先生传》:“一切科讁,凡以瘠民裕上者,悉蠲放之。”
《漢語大詞典》:课口(課口)
旧时依法纳税服役的男子。新唐书·食货志一:“凡主户内有课口者为课户。若老及男废疾、篤疾、寡妻妾、部曲、客女、奴婢及视九品以上官,不课。”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按租庸调法纳税服役的普通民丁,称为课口。”
《國語辭典》:明正典刑  拼音:míng zhèng diǎn xíng
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明正典刑」泛指依照法律公开处刑。传统法中,多见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一○。宣帝待霍氏》:「使显等稍自悛改,则霍氏富贵,将来未艾。奈何悖逆之节,愈益驯嘄,而不容掩匿,苟不明正典刑,天下其谓帝何?其势不得不诛耳。」明。陆采《明珠记》第三四折:「故户部尚书租庸使刘震,忘累朝之厚恩,受逆贼之伪命,除将明正典刑外,妻子俱合随坐。」
《漢語大詞典》:率杀(率殺)
谓依法行刑。书·康诰:“汝乃其速由兹义率杀。” 孔 传:“循理以刑杀。”
《漢語大詞典》:律斩(律斬)
依法斩决。《水浒传》第四十回:“结连 梁山泊 强寇,通同造反,律斩。”
分類: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