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赡老(贍老)
供养老人。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一:“喧人感念之,共宰一牛,卖为赡老之资。”
《漢語大詞典》:烧头(燒頭)
信佛者以身供养于佛。自烧其头,以示虔诚。法苑珠林卷五一:“舍利高出,见者不同……或有全不见者。问其本末,为一生已来多造重罪,有善友人教使彻到懺悔,或有烧头炼指,刺血洒地,殷重至诚,遂得见之。”
方言。指作燃料用的柴草。 柳溪 《爬在旗杆上的人--献给耿长锁》:“咱县目前还有十一个受灾村,从去年就没有柴烧,首先要供给他们;再其次是经济作物地区,也缺烧头。”
《漢語大詞典》:赒养(賙養)
周济供养。 宋 苏轼 《荐朱长文札子》:“特赐就差充 苏州 州学教授,非惟禄餼賙养一乡之善士,实使道义模范彼州之秀民。”
分類:周济供养
《漢語大詞典》:养仇(養仇)
供养仇敌。史记·苏秦列传:“衡人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事 秦 ,此所谓养仇而奉讎者也。”
分類:供养仇敌
《國語辭典》:恩田  拼音:ēn tián
佛教谓父母、师长为恩田,因为他们对子女弟子有恩,所以对他们回报供养能生福,如田能生植物。《华严经探玄记》卷八:「问:『等是敬中如父母恩田与圣僧德田,胜劣云何?』」
《国语辞典》:斋衬钱(斋衬钱)  拼音:zhāi chèn qián
作功德时,供养僧、道的钱财。《水浒传》第四五回:「海阇黎日常时,只是教师哥不时送些午斋与胡道;待节下,又带挈他去看经,得些斋衬钱。」《警世通言。卷三九。福禄寿三星度世》:「只见数担柴,数桶酱,数担米,更有香烛纸札,并斋衬钱。」也称为「斋衬」。
《漢語大詞典》:五供养(五供養)
(1).佛教密宗指涂香、供花、烧香、饭食、灯明等五种供养物。参阅《苏悉地羯啰经》卷上。
(2).曲牌名。双调,四十九字。
《漢語大詞典》:养杀(養殺)
谓极力供养。杀,同“ 煞 ”,形容极甚之辞。 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二折:“[卜儿云]好儿也,明日与你做花花袄子穿,有人问你姓甚么,你道我姓 贾 。[倈儿云]便做大红袍与我穿,我也则是姓 周 。[卜儿打科云]这弟子孩儿养杀也不坚的。”
分類:极力供养
《國語辭典》:养军千日,用在一朝(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拼音: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zhāo
长期培训军队,以备外敌入侵时应急之需。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主公,可不道,养军千日,用在一朝。为臣子要尽忠报国也呵!」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六出:「自古养军千日,用在一朝。臣等呵,无能灭虎狼,无能灭虎狼,空愧熊罴将。」也作「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养军千日,用军一时」、「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漢語大詞典》:香火田
指为奉祀、供养用的田地。明史·宦官传二·魏忠贤:“ 天启 元年詔赐 客氏 香火田,叙 忠贤 治皇祖陵功。” 清 龚自珍 《为龙泉寺募造藏经楼启》:“今在 大江 以南者为南藏,在京师者为北藏。香木铜鐶,象玉锦绣,以为装函;高楼飞宇,以为庋阁;名称歌曲,香火之田,以为赞嘆、护持、供养。”《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庙裡本没有香火田,又没有缘簿。”
《国语辞典》:供膳甘肥  拼音:gōng shàn gān féi
以精美的食物供养父母。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四折:「荷君恩赐金一饼,为高堂供膳甘肥。」
《国语辞典》:甘馨之费(甘馨之费)  拼音:gān xīn zhī fèi
购买精致食物的费用。指供养双亲的费用。唐。白居易〈谢官状〉:「养阙甘馨之费,病乏药石之资。」
《国语辞典》:火山孝子  拼音:huǒ shān xiào zǐ
拿钱供养欢场女子的男人。如:「这个火山孝子挥金如土,终于导致倾家荡产。」
《国语辞典》:儭钱(儭钱)  拼音:chèn qián
供养僧人的钱。也作「衬钱」。
分类:供养
《国语辞典》:摩喉罗(摩喉罗)  拼音:mó hóu luó
1.民间习俗于七夕日用来供养乞巧的偶人。也作「魔合罗」。
2.受人喜爱的人物。也作「魔合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