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联佩(聯珮)
亦作“ 联珮 ”。 佩玉相连。谓同僚共事。 明 唐顺之 《与白伯伦主事书》:“曩与先公获承联佩之交,遂蒙解带之惠。” 明 唐顺之 《祭白洛原文》:“禁门鐘漏,几迴联珮而追随;乡园花月,累岁殷勤乎杯酒。”
《漢語大詞典》:风佩
亦作“ 风珮 ”。 指在风中摇动的玉佩。亦用来比喻像玉佩一样摆动或相碰时发出声音之物。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露金薰菊岸,风佩摇兰坂。” 陈熙晋 笺注:“《楚辞·离骚经》:‘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曹植 《公讌诗》:‘秋兰佩长坂,朱华冒緑池。’” 宋 陆游 《枕上》诗:“商略明朝当少霽,南簷风珮已鏘然。”自注:“都下新作药玉,风响如古玉珮,珩璜琚瑀悉备。”
《漢語大詞典》:风佩
见“ 风佩 ”。
《漢語大詞典》:佩珰(珮璫)
耳环。亦泛指玉佩。 唐 李贺 《李夫人歌》:“红壁阑珊悬珮璫,歌臺小妓遥相望。”一本作“佩璫”。 王琦 汇解:“珮璫,所佩之玉璫也。” 前蜀 魏承班 《菩萨蛮》词:“宴罢入兰房,邀人解珮璫。” 元 周巽 《梅花》诗之十:“花底羣仙摇珮璫,神凝太素美清扬。” 明 何景明 《白菊赋》:“驂连蜷兮鸞鹤,服陆离兮珮璫。”
《漢語大詞典》:青佩(青珮)
亦作“ 青佩 ”。
(1).青色玉佩。 唐 顾况 《白苹州送客》诗:“闕下摇青珮,洲边採白苹。”
(2).犹佩青。佩带青色印绶。借指佩带青绶的人,指贵官。 宋 李昴英 《念奴娇·偕十友避暑白云寺》词:“筇屐追随多胜侣,青佩黄冠方领。”
见“ 青珮 ”。
《漢語大詞典》:佩珠(珮珠)
(1).用为佩饰的珍珠。 唐 李贺 《感讽》诗之五:“腰衱珮珠断,灰蝶生阴松。”
(2).比喻声音婉转圆润。 清 黄鷟来 《夜集棣园听高月文校书弹琵琶》诗:“柳边嚦嚦春鶯语, 汉水 清波拂珮珠。”
《漢語大詞典》:佩衿
《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毛 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佩,佩玉也,士佩瓀珉而青组綬。”后因称士子为“佩衿”。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置我佩衿於城闕,虽区处之未遑;藉卿弹压於京师,实观瞻之攸係。”
分類:士子
《漢語大詞典》:佩纕
(1).指佩带的饰物。纕,佩用的丝带。《楚辞·离骚》:“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 明 刘基 《弔泰不华元帅赋》:“松柏摧折荆棘长兮,轩于菉葹充佩纕兮。”
(2).佩带饰物。形容品格高洁。 马王堆 汉 墓帛书《〈易经〉赞》:“王臣蹇蹇, 正则 佩纕, 兰陵 非相,语述括囊。”
《分类字锦》:碎佩(碎佩)
温庭筠 郭处士击瓯歌 湘君宝马上神云,碎佩丛铃满烟雨。
分类:
《漢語大詞典》:佩铜(佩銅)
佩带铜质官印。 唐 制诸司皆用铜印,故以“佩铜”借指官员。 唐 黄滔 《贻宋评事》诗:“ 河阳 城里谢城中,入曳长裾出佩铜。”
《漢語大詞典》:黻佩
佩系官印的丝带。借指达官贵人。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敢告黻佩,作配 宋 姬,述列女传,凡人物列女四十三传。”
《分类字锦》:朝佩
温庭筠 咏晓诗 稍惊朝佩动,犹传清漏残。
分类:
《漢語大詞典》:缨佩(纓珮)
见“ 缨珮 ”。
亦作“ 缨佩 ”。 官服的饰物。 南朝 宋 谢灵运 《辞禄赋》:“服缨佩於两宫,执鞭笏於宰蕃。”《文选·沈约〈学省愁卧〉诗》:“缨珮空为忝,江海事多违。” 刘良 注:“缨珮,官服饰也。” 隋炀帝 《冬至乾阳殿受朝》诗:“缨佩既济济,鐘鼓何鍠鍠。” 唐 王维 《谒璿上人》诗:“浮名寄缨珮,空性无羈鞅。”
分類:官服饰物
《漢語大詞典》:金佩(金珮)
亦作“ 金珮 ”。 襟带上饰金的佩物。 元 方回 《七月十□有感》诗:“借服初金佩,峩冠尚黑头。”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风弄竹声,只道金珮响。”
《高级汉语词典》:愧佩
对人佩服,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