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26,分122页显示  上一页  93  94  95  96  97  99  100  101  10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煎水作冰
精耕细作
矜情作态
慢动作
蛮来生作
没作理会处
乱作胡为
乱作一团
磨杵作针
末作增赋
磨砖作镜
明人不作暗事
鸣鸠作双
茗饮作奴
拿班作势
《國語辭典》:煎水作冰  拼音:jiān shuǐ zuò bīng
煮水成冰。比喻徒劳无功或不可能的事。《三国志。卷二五。魏书。高堂隆传》:「以若所为,求若所致,犹缘木求鱼,煎水作冰,其不可得,明矣。」
分類:不可能
《國語辭典》:精耕细作(精耕細作)  拼音:jīng gēng xì zuò
精致细心的耕作。如:「这茂盛的果园是果农精耕细作辛苦得来的。」
《漢語大詞典》:矜情作态(矜情作態)
犹言矫揉造作。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临别,忽向余正色云:‘ 友 不好名,先生切勿以 友 诗告人。’余雅不喜,曰:‘此子矜情作态,局面太小。’”
分類:矫揉造作
《国语辞典》:慢动作(慢动作)  拼音:màn dòng zuò
画面呈现速度较实际情况慢得多的动作,如影片的精彩镜头,教学上的示范动作,都可用慢动作一一重新呈现。
《漢語大詞典》:蛮来生作(蠻來生作)
强做硬干。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 何玉凤 ﹞便向 张金凤 道:‘岂有此理,这事可是蛮来生作得的。’”
分類:硬干
《漢語大詞典》:没作理会处(没作理會處)
同“没2理会处”。 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若论 十三妹 ,自 安太太 以至 安公子 小夫妻、 张老 老夫妻,又那个心里不想报答他,只是没作理会处。”
《漢語大詞典》:乱作胡为(亂作胡爲)
犹胡作非为。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直这般无廉鲜耻,乱作胡为。”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秀才,与你这一间幽静的房儿,随你自去打觔斗,学踢弄,舞地鬼,乔扮神,撒科打諢,乱作胡为。”
分類:胡作非为
《漢語大詞典》:乱作一团(亂作一團)
(1).混杂在一起。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三》:“捣乱得更凶的,是一位神童做的《三千大千世界图说》。他拿了儒、道士、和尚、 耶 教的糟粕,乱作一团,又密密的插入鬼话。”
(2).形容极为混乱。 刘流 《烈火金钢》第二七回:“他的队伍已经乱作一团,滚的滚下,栽倒的栽倒。”
分類:混杂混乱
《漢語大詞典》:磨杵作针(磨杵作針)
(1).见“ 磨杵成针 ”。
(2).比喻长期消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止忧》:“人非铁石,奚堪磨杵作针;寿岂泥沙,不禁委尘入土。”
分類:长期消耗
《國語辭典》:磨杵成针(磨杵成針)  拼音:mó chǔ chéng zhēn
比喻只要有恒心,努力去做,无论多么困难的事,都可以成功。参见「铁杵磨成针」条。
《分类字锦》:末作增赋(末作增赋)
周礼太宰以九赋敛财贿七曰关市之赋八曰山泽之赋九曰币馀之赋注关市山泽谓占会百物币馀谓占卖国中之斥币皆末作当增赋者若今贾人倍算矣疏云关市山泽谓占会百物者谓关上以货出入有税物山泽民人入山泽取财物亦有税物此人占会百物为官出息斥币谓此物不入大府指斥出而卖之故名斥币云当增赋者谓口率出泉增于上农民故云若今贾人倍算矣
《漢語大詞典》:磨砖作镜(磨磚作鏡,磨甎作鏡)
见“ 磨塼成镜 ”。
《漢語大詞典》:明人不作暗事
正直的人不干不可告人的勾当
你且喝一杯热酒暖暖寒,明人不做暗事,叫你死而无怨。——《三侠五义》
《分类字锦》:鸣鸠作双(鸣鸠作双)
徐夤 白鸽诗 振鹭堪为侣,鸣鸠好作双。
分类:杂鸟
《分类字锦》:茗饮作奴(茗饮作奴)
洛阳伽蓝记王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经数年以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甚是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唯茗不中与酪作奴高祖大笑
分类:
《國語辭典》:拿班作势(拿班作勢)  拼音:ná bān zuò shì
装模做样。《红楼梦》第二三回:「凤姐因见他素日不大拿班作势的,便依允了。」也作「拿班做势」、「拿糖作醋」、「拿腔作势」、「装腔作态」、「装腔作势」。
《漢語大詞典》:拿班做势(拿班做勢)
装腔作势,摆架子。《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你会晓的甚么好成样的套数儿,左右是那几句东沟篱、西沟灞,油嘴狗舌,不上纸笔的那胡歌野词,就拿班做势起来。”亦作“ 拿班作势 ”。《黑籍冤魂》第八回:“这 钱师爷 看见东翁来,要装些身价,晓得 吴瑞菴 烧了案卷,功名决计不保,所以拿班作势的,不肯一请就去。”
《漢語大詞典》:拿班做势(拏班做勢)
同“ 拿班做势 ”。 《金瓶梅词话》第五十回:“见他在人前,铺眉苫眼,拏班做势,口里咬文嚼字。”《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你会晓的甚么成样的套数唱?左右是那几句……就拏班做势起来!”儒林外史第五回:“两个秀才,拏班做势,在馆里又不肯来。”拏,一本作“ 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