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5,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战民
枕甲
伐器
火弹
背战
皮帘
伤员
确斗
擂木
礌石
櫑木
象队
指挥所
支队
大兵团
《漢語大詞典》:战民(戰民)
指挥士卒作战;使人民作战。孙子·形:“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吾弛关市之征而缓刑罚,其足以战民乎?”
《漢語大詞典》:枕甲
枕着铠甲。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明 唐顺之 《升通政司右通政谢表》:“建牙责重,敢忘枕甲於师中?恋闕情深,犹(冀)鸣环於门下。”
《漢語大詞典》:伐器
作战的武器。《楚辞·天问》:“争遣伐器,何以行之?并驱击翼,何以将之?” 王逸 注:“伐器,攻伐之器也。”
分類:作战武器
《漢語大詞典》:火弹(火彈)
旧时作战用的一种爆炸物。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我兵步步立栅,以次进偪,掷火弹入木城。”
《漢語大詞典》:背战(背戰)
谓不肯作战。《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委质请命,惟垂信纳,以济元元”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得 陶濬 表云 武昌 以西,并復不守。不守者,非粮不足,非城不固,兵将背战耳。”
分類:不肯作战
《漢語大詞典》:皮帘(皮簾)
古代用水牛皮制成的防御武器,作战时用以遮蔽城墙上的崩缺处。 明 王圻 三才图会·兵器·皮帘:“皮帘,以水牛皮为之,阔一丈,长八尺,横缀皮耳七箇,凡城上有闕,遮蔽则张掛之。”
《國語辭典》:伤员(傷員)  拼音:shāng yuán
受伤的人员。多就军队而言。如:「今早将有大批的伤员,被送往后方疗养。」
《漢語大詞典》:确斗(確鬭)
谓倾全力拼死作战。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三年:“小校 宫彦璋 与士卒谋曰:‘闻 晋王 与 梁 人确鬭,骑兵死伤不少。’” 胡三省 注:“确,坚也。凡战者,随兵势而为进退离合。至於确鬭,则两敌相当,用实力而鬭,惟坚耐而用长技乃胜耳。”
《漢語大詞典》:擂木
古代作战时从高处推下撞压敌人的木头。《水浒传》第四一回:“直杀到 江州 城下,城上策应官军早把擂木炮石打将下来。”一本作“攂木”。《杨家将》第十五回:“及至 雁岭 ,只见 辽 兵纷纷,俱在岭头,擂木滚石,塞断其路。” 谢觉哉 《不惑集·“舍得”用脑筋》:“攻进第一重门了,遇着擂木滚石打下来,又只好退却。”
《国语辞典》:礌石  拼音:lèi shí
古代守城用的石块。作战时可由高处将之往下推,以抵挡敌军的攻势。《左传。襄公十年》:「攻偪阳亲受矢石。」唐。孔颖达。正义:「郑玄云:『用金石者作枪雷之属。』雷即礌也,兵法守城用礌石以击攻者。」
《漢語大詞典》:櫑木
古代防守用的圆木。作战时将其从高处推下打击敌人。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至二十九日,其酋长二人,为櫑木所杀,蛮兵乃退。” 宋 苏轼 《上皇帝书》:“若用武之世,屯千人其上,聚櫑木砲石,凡战守之具,以与城相表里。”
《漢語大詞典》:象队(象隊)
(1).以象为坐骑的作战部队。旧唐书·南蛮传·真腊国:“有战象五千头,尤好者饲以饭肉。与邻国战,则象队在前,於背上以木作楼,上有四人,皆持弓箭。” 郑观应 《盛世危言·练兵》:“象队执长鎗,附戈鎗,末如张两翼,依傍而夹辅,大行队则如火如荼,轰雷掣电之师矣。”
(2).以象运木的队伍。 明 徐渭 《画鱼》诗:“尺梢詎许牛涔活,远木何劳象队移。”
《漢語大詞典》:指挥所(指揮所)
(1).指挥军队作战的场所。
(2).一种纺织领导机构。如:防空指挥所。
《國語辭典》:支队(支隊)  拼音:zhī duì
1.部队中相当于团或师的一级组织,或作战时编组的部队。如:「海军敦睦支队」、《台湾通史。卷四。独立纪》:「初四日,日军以山根支队进攻,大队继之。」
2.一般队伍组织中的小队。如:「台中市文化资产处志工服务队分为屯区、中区、海线、山城等四个支队。」
《国语辞典》:大兵团(大兵团)  拼音:dà bīng tuán
泛指规模大的作战团体、单位。如:「当时战况危急,若没大兵团赶来支援,恐怕早就沦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