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余 → 馀余”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骈字类编》:雪馀(雪馀)
唐 刘禹锡 将赴苏州途出洛阳留守李相公累申宴饯宠行话旧形于篇章谨抒下情以申仰谢 岁杪风物动,雪馀宫苑晴。
《骈字类编》:风馀(风馀)
史记三代世表索隐述赞风馀周召刑措成康
《漢語大詞典》:无余(無餘)
(1).没有剩余、残留。《诗·秦风·权舆》:“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餘。” 汉 班固 《西都赋》:“草木无餘,禽兽殄夷。” 许地山 《缀网劳蛛·换巢鸾凤》:“ 和鸾 和 祖凤 虽有主仆底名分,然而在他们底心识里,这种阶级底成见早已消灭无馀。”
(2).指没有余留之物。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翼》诗:“肴来不虚归,觴至反无餘。” 唐 温庭筠 《登卢氏台》诗:“臺高秋尽出,林断野无餘。”
(3).指没有多余资财。 宋 秦观 《题彭景山传神》:“﹝ 景山 ﹞年四十不幸丧明,家居无餘,而目不可治。”
(4).佛教语。谓“生死”的因果泯灭,不再受生于三界。 唐 王维 《大唐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序:“忽谓众人,有疑皆问,我于是夜,当入无餘。”
(2).指没有余留之物。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翼》诗:“肴来不虚归,觴至反无餘。” 唐 温庭筠 《登卢氏台》诗:“臺高秋尽出,林断野无餘。”
(3).指没有多余资财。 宋 秦观 《题彭景山传神》:“﹝ 景山 ﹞年四十不幸丧明,家居无餘,而目不可治。”
(4).佛教语。谓“生死”的因果泯灭,不再受生于三界。 唐 王维 《大唐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序:“忽谓众人,有疑皆问,我于是夜,当入无餘。”
《漢語大詞典》:余意(餘意)
不尽之意。 唐 钱起 《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诗:“东皋指归翼,目尽有餘意。”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黄鹤楼诗》:“余又尝论诸诗,古人不以餖飣为工,如 鸚鵡洲 对 汉阳 树, 白鷺洲 对青天外,超然不为律缚,此气昌而有餘意也。”
《韵府拾遗 萧韵》:馀条(馀条)
魏书刑罚志侍中孙腾上言比执事苦违好为穿凿律令之外更立馀条通相糺之路班捉获之赏斯乃刑书徒设狱讼更烦法令滋彰盗贼多有非所谓不严而治遵守典故者矣
《漢語大詞典》:余思(餘思)
(1).事后或身后留下来的思念。《鬼谷子·本经阴符》:“缀去者,谓缀己之繫言,使有餘思也。”
(2).指思念前人、前事。《后汉书·刘玄传论》:“ 汉 起,驱轻黠乌合之众,不当天下万分之一,而旌旃之所撝及,书文之所通被,莫不折戈顿顙,争受职命。非唯 汉 人餘思,固亦几运之会也。”
(3).传留后世的思想情致。 唐 樊宗师 《绛守居园池记》:“ 絳 即 东雍 ,为守理所,禀参实沉分,气蓄两河润,有 陶唐 冀 遗风餘思。” 宋 曾巩 《墨池记》:“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餘思,被於来世者如何哉!” 清 吴敏树 《与梅伯言先生书》:“徒以气力雄长閭伍之间耳,则及其死也,固无流风餘思之存焉。”
(2).指思念前人、前事。《后汉书·刘玄传论》:“ 汉 起,驱轻黠乌合之众,不当天下万分之一,而旌旃之所撝及,书文之所通被,莫不折戈顿顙,争受职命。非唯 汉 人餘思,固亦几运之会也。”
(3).传留后世的思想情致。 唐 樊宗师 《绛守居园池记》:“ 絳 即 东雍 ,为守理所,禀参实沉分,气蓄两河润,有 陶唐 冀 遗风餘思。” 宋 曾巩 《墨池记》:“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餘思,被於来世者如何哉!” 清 吴敏树 《与梅伯言先生书》:“徒以气力雄长閭伍之间耳,则及其死也,固无流风餘思之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