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佗方
他方;他乡。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慊慊恋归思故乡,何为淹留寄佗方。”
分類:他方他乡
《漢語大詞典》:骀佗(駘佗,駘駝)
亦作“駘驼”。亦作“ 駘它 ”。驼背。庄子·德充符:“ 卫 有恶人焉,曰 哀駘它 。”一说,“哀駘”为丑貌,“它”为恶人名。见 陆德明 释文。 唐 卢照邻 《释疾文》:“ 支离疏 之五官已败, 哀駘駞 之六骸不美。” 宋 苏轼 《古缠头曲》:“邇来一见 哀駘佗 ,便著臂韝躬井臼。” 章炳麟 新方言·释形体:“尔雅:‘鮐背,寿也。’恐鮐背即佗背。老人多僂,以此状之。台、它双声。庄子·德充符篇:‘ 卫 有恶人焉,曰 哀駘它 。’盖丑恶莫如局背,故亚训为丑,象局背形。駘它者即局背之谓耳。旧説鮐背,背有鮐文,甚误。”
分類:驼背恶人
《漢語大詞典》:佗生
他生,来生。 唐 元稹 《度门寺》:“佗生再来此,还愿总相逢。” 唐 元稹 《八月六日与僧同游碧涧寺平声韵》:“佗生莫忘 灵山 别,满壁人名后会稀。”
分類:他生来生
《漢語大詞典》:佗负(佗負)
驮负,载负。《汉书·赵充国传》:“回远千里,以一马自佗负三十日食,为米二斛四斗,麦八斛,又有衣装兵器,难以追逐。” 颜师古 注:“凡以畜产载负物者皆为佗。”
分類:驮负
《漢語大詞典》:佗故
他故,别的原因。史记·龟策列传:“此无佗故,其祟在龟。”大戴礼记·礼察:“此无佗故也, 汤武 之定取舍审,而 秦王 之定取舍不审也。”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三:“今后仰本家唤四邻检察,若无佗故,逐便葬埋。”
分類:原因
《漢語大詞典》:佗志
异心。新五代史·杂传·赵匡凝:“ 匡凝 对使者流涕答曰:‘受 唐 恩深,不敢妄有佗志。’”
分類:异心
《韵府拾遗 歌韵》:仲佗
春秋宋公之弟辰暨宋仲佗石彄出奔陈
《漢語大詞典》:委委佗佗
亦作“ 委委蛇蛇 ”。 雍容自得貌。《诗·鄘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毛 传:“委委者,行可委曲踪迹也;佗佗者,德平易也。” 朱熹 集传:“雍容自得之貌。” 明 宋濂 《梅府君墓志铭》:“命也奈何,芝生巖阿;既采且歌,委委佗佗。” 清 钱谦益 《御史族兄汝瞻画像赞》:“委委佗佗,开颜舒眉。” 王闿运 《女箴》:“委委蛇蛇,如山如河。匪惟修貌,以绰以和。”一说,美貌。参阅尔雅·释训、 唐 陆德明 经典释文·毛诗音义上
分類:雍容自得
《漢語大詞典》:佗背
驼背。 章炳麟 新方言·释形体:“负物必曲背,故今谓僂者为佗背。尔雅:‘鮐背,寿也。’恐鮐背即佗背。老人多僂,以此状之。台、它双声。”
分類:驼背
《漢語大詞典》:佗发(佗髮)
披发。佗,通“ 拕 ”。史记·龟策列传:“因以醮酒佗髮,求之三宿而得。” 裴骃 集解引 徐广 曰:“佗,一作‘被’。” 司马贞 索隐:“佗音徒我反。按:谓被髮也。”
分類:裴骃
《韵府拾遗 啸韵》:佗疗(佗疗)
后汉书华佗传广陵吴晋彭城樊阿皆从佗学晋依准佗疗多所全济
《漢語大詞典》:佗心通
佛教语。即他心通。谓能洞见众生心中所思。 宋 刘攽 中山诗话:“人皆言 士寧 能佗心通。 士寧 过余,余故默作念,侮戏之竟日, 士寧 不知,乌在其通也!”
《漢語大詞典》:弚佗
见“ 弟3佗 ”。
《国语辞典》:华佗再世(华佗再世)  拼音:huà tuó zài shì
华佗,东汉名医,首用麻醉剂为病人治疗。华佗再世比喻医术高明,有如华佗再度来到人世一般。如:「这医生医好很多病人,人人称他是华佗再世。」
《分类字锦》:歌毕佗树(歌毕佗树)
隋书其腊国传歌毕佗树花似林擒叶似榆而厚大实似李其大如升
分类:杂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