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心身俱瘁  拼音:xīn shēn jù cuì
精神、体力均疲累劳瘁。如:「日以继夜的开会、加班,使得他心身俱瘁。」
《国语辞典》:累坏(累坏)  拼音:lèi huài
疲累得精神、体力不如平常。如:「这个月来每天加班,把他累坏了。」《小五义》第九五回:「北侠见他收住步,自己这才收住步,说:『不行了,可把我累坏了。道爷,咱们在这里歇息歇息。』」
《国语辞典》:累垮  拼音:lèi kuǎ
因工作劳累而导致体力透支。如:「为了应付庞大的医疗费用,他几乎累垮了。」
《国语辞典》:白领阶级(白领阶级)  拼音:bái lǐng jiē jí
不以体力工作的雇员。为英语white-collar class的意译。因其工作时多著白色或浅色衣服,故称为「白领阶级」。
《国语辞典》:伯俞泣杖  拼音:bó yú qì zhàng
汉朝韩伯俞受母责打,由母亲打人时的力气感受到母亲体力衰弱而哭泣。见汉。刘向《说苑。卷三。建本》。后比喻孝顺。《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伯俞泣杖,因母之老。」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三折:「你孝顺似那王祥卧冰,你恰似伯俞泣杖。」
《国语辞典》:冬令进补(冬令进补)  拼音:dōng lìng jìn bǔ
旧时社会惯于冬令时节食用补品,认为可以藉此增加体力,抵禦寒气。如:「许多国人重视冬令进补,所以每到冬季,补品、补药便销路大增。」
《漢語大詞典》:半劳动力
指体力较弱只能从事一般轻体力劳动的人(多就农业劳动而言)。也叫半劳力。
《漢語大詞典》:保揣
谓自量体力而保重之。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
分類:体力保重
《漢語大詞典》:全劳动力(全勞動力)
指体力强,能从事轻、重体力劳动的人。区别于妇女、儿童、老弱病残等劳动能力较差的人。多指农业劳动。
《國語辭典》:耐力  拼音:nài lì
可以持久忍受的程度。如:「如果耐力不够,就不适合训练成马拉松比赛的选手。」
《國語辭典》:人困马乏(人困馬乏)  拼音:rén kùn mǎ fá
人和马都疲倦困乏。形容因奔走而劳乏困倦。《水浒传》第三四回:「看看天色晚了,又走得人困马乏。」《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太史慈到那里,人困马乏,必然被擒。」
《國語辭典》:劳动者(勞動者)  拼音:láo dòng zhě
用劳力换取酬劳的人。
《漢語大詞典》:苦筋拔力
方言。劳筋骨,耗体力,极言其辛苦。 孙犁 《风云初记》一:“一家子苦筋拔力,供给着这么个废物!” 向春 《煤城怒火》第一章二:“两对青年夫妻拼死累活,盖了房……苦筋拔力才置了二亩涝洼地。”
《國語辭典》:筋疲力尽(筋疲力盡)  拼音:jīn pí lì jìn
筋肉疲惫,气力耗尽。形容非常的疲累。《醒世恒言。卷二二。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我已筋疲力尽,不能行动。」《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赵家一门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尽,人仰马翻。」也作「力尽筋疲」、「精疲力竭」、「精疲力尽」。
《國語辭典》:力尽筋疲(力盡筋疲)  拼音:lì jìn jīn pí
力气用尽,筋肉疲累。形容极为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唐。韩愈 论淮西事直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精忠岳传》第三九回:「谁知坐下那匹马,力尽筋疲,口吐鲜血。」也作「筋疲力尽」。
《国语辞典》:力软筋麻(力软筋麻)  拼音:lì ruǎn jīn má
力气疲软,筋肉麻痹。形容体力透支过多,以致精力耗尽。《西游记》第一五回:「那条龙力软筋麻,不能抵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