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生物电流(生物电流)  拼音:shēng wù diàn liú
bioelectricity
生物体内产生的电流。
《国语辞典》:胡萝卜素(胡萝卜素)  拼音:hú luó bo sù
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内的几种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在许多动物的肝脏中可转换为维生素A。可使植物的花朵、根、果实显出黄色、橙色或红色。在动物中,则常见于乳脂、蛋黄、金丝雀的羽毛、海虾类。最重要的前维生素A是β─胡萝卜素,现多用色层分析法分离而得。可作为色素。也称为「叶红素」。
《国语辞典》:服务规程(服务规程)  拼音:fú wù guī chéng
一种内部法规范。为规定机关或团体内部组织及办事流程的详细规则。也称为「办事细则」、「职务规程」。
《国语辞典》:分泌系统(分泌系统)  拼音:fēn mì xì tǒng
生物体内能够进行分泌作用的系统。在人体内分为内分泌系统和外分泌系统,可协调体内的生理机能。
《国语辞典》:公有财产(公有财产)  拼音:gōng yǒu cái chǎn
1.政府所拥有的土地或公共设施等资产。如:「对于政府的公有财产,我们应该加以爱惜。」清。徐珂《清稗类钞。会党类。哥老会》:「赶去了满洲鞑子皇家,收回了大明江山,并且要把田地改作大家公有财产,也不准富豪们霸佔。」
2.机关团体内部的共有物品。如:「这几部电脑算是公司的公有财产,不可任意破坏。」
《国语辞典》:腹侧体腔(腹侧体腔)  拼音:fù cè tǐ qiāng
身体内部分腹侧体腔和背侧体腔两大体腔。腹侧体腔包括胸腔、腹腔和骨盆腔等。
《国语辞典》:抗毒血清  拼音:kàng dú xiě qīng
用毒蛇、昆虫、细菌等产生的毒素或病毒注射到动物体内而获得的血清。如抗蛇毒血清、白喉抗毒血清、抗狂犬病血清。
《国语辞典》:抗菌血清  拼音:kàng jùn xiě qīng
将病菌注射到动物体内所获得的具有抗体的血清。多用来预防、治疗传染病。
《国语辞典》:抗颉作用(抗颉作用)  拼音:kàng xié zuò yòng
通常指植物体内有二种不同物质,其作用方向相反的现象。如生长促进与生长抑制物质。
《国语辞典》:静电感应(静电感应)  拼音:jìng diàn gǎn yìng
物体内的电荷因受外界电荷的影响而重新分布的一种现象。例如:导体接近带正电物体时表面会产生负电荷,带电物体可吸引小纸片。
《国语辞典》:兰氏小岛(兰氏小岛)  拼音:lán shì xiǎo dǎo
位于胰脏中的圆形小颗粒细胞群,在人体内约有一至二百万个兰氏小岛,其中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α细胞分泌升糖素,皆是控制糖类代谢的激素。
《国语辞典》:饥火中焚(饥火中焚)  拼音:jī huǒ zhōng fén
饥饿如火在体内燃烧般难以忍耐。《文明小史》第三六回:「慕政忍气吞声,只一件事忍耐不住,是从早晨起到现在已是下午,还没有吃一口饭,饥火中焚,更无法想。」
《国语辞典》:寄生动物(寄生动物)  拼音:jì shēng dòng wù
寄生于他种动物体内,摄取其养料以生存的动物。凡离开寄主后无法生活者,称为「绝对寄生性」;离开寄主后仍能生活的,则称为「兼性活物寄生」。
《国语辞典》:寄生植物  拼音:jì shēng zhí wù
寄生于动物体或其他种植物活体内,摄取寄主养料以生存的植物。一般菌类植物均属寄生植物。如菟丝子、桑寄生等。
《国语辞典》:活血化瘀  拼音:huó xiě huà yū
通畅血气运行,袪除体内瘀血、气闷等病症。如:「因为长期紧张忙碌所引起胸口郁闷的人,可以服用药物和透过运动来活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