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鱼韵》:体书(体书)
墨薮体书二王重变行隶及藁体所作
分类:体书
《国语辞典》:十体书(十体书)  拼音:shí tǐ shū
十种书体。指古文、大篆、籀文、小篆、隶书、章草、行书、八分、飞白、草书等。见唐。张怀瓘《书断。卷一。列传》。一说以古文、大篆、八分、小篆、飞白、倒薤、散隶、悬针、鸟书、垂露为十体,见《宣和书谱。卷二。唐元度》。
《漢語大詞典》:八体书(八體書)
指八种书体。 唐 高彦林 《阙史·裴丞相古器》:“ 兗州 有书生姓 鲁 ,善八体书。”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十一:“《龙城録》载, 王宏 , 济南 人,与 唐文皇 少为同学,从受八体书。”参见“ 八体 ”。
分類:八种书体
《國語辭典》:八体(八體)  拼音:bā tǐ
1.秦代统一文字之后,所通用的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等八种书体。大篆相传为周宣王太史籀所作,小篆为李斯、赵高、胡母敬据大篆简化而得,大、小篆并简册所用;刻符施于符信;虫书乃于篆文基础上装饰鸟虫图形;摹印使用于玺印之上,也称为「缪篆」;署书指封检上之题字;殳书则用于戈、戟等兵器题铭;隶书行于公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2.体,文章作品的体貌。「八体」指八种文章的风格。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体性》中,概括文章风格,区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八类。
《國語辭典》:破体书(破體書)  拼音:pò tǐ shū
1.行书的变体。《俗语考原。破体书引书断》:「王献之变右军行书。号曰『破体书』。」
2.通称不合正体的俗字。也作「破体字」。
《国语辞典》:四体书(四体书)  拼音:sì tǐ shū
1.晋代卫恒所作的四种书体。即草、章草、隶、散隶。见《宣和书谱。卷一三。草书一。卫恒》:「作四体书,曰草、曰章草、曰隶、曰散隶。」
2.古文、篆、隶、草四种字体。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四。艺文类。四体书》:「古文,篆、隶、草。」
3.俗称真、草、隶、篆为四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