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6,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佐馂
擢佐
历佐
佐属
国佐
邦佐
佐商
佐僚
佐书
毗佐
匡佐
佐欢
一佐
佐相
屈佐
《分类字锦》:佐馂(佐馂)
礼记父母在朝夕恒食子妇佐馂既食恒馂
《漢語大詞典》:擢佐
选拔辅佐人才。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三:“故圣人随世以擢佐,明主因时而命官。”
分類:选拔
《韵府拾遗 个韵》:历佐(历佐)
魏书游肇传肇以父老求解官扶侍高祖欲令遂禄养乃出为本州南安王祯镇北府长史带魏郡太守复为高阳王雍镇北长史太守如故为政清简加以匡赞历佐二王甚有声迹
《漢語大詞典》:佐属(佐屬)
助理官员和下属。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其德厚而才高者以为之长,德薄而才下者以为之佐属。”
《韵府拾遗 个韵》:国佐(国佐)
孔融议昔国佐当晋军而不挠宜僚临白刃而正色
《漢語大詞典》:邦佐
指郡丞。州郡的副职长官。南齐书·良政传·裴昭明:“下官忝为邦佐,不能光益上府,岂以 鸿都 之事仰累清风。”
《韵府拾遗 阳韵》:佐商
公乘亿诗佐商依傅说仕汉笑冯唐
《漢語大詞典》:佐僚
谓副职和辅助性质的吏员。史记·礼书:“自天子称号,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名,少所变改。”北齐书·高隆之传:“刺史太守皆为当部都督,虽无兵事,皆立佐僚,所在颇为烦扰。”
《國語辭典》:佐书(佐書)  拼音:zuǒ shū
秦代的隶书。也称为「秦隶」。
《國語辭典》:毗佐  拼音:pí zuǒ
佐理政务。《陈书。卷三○。列传。萧济》:「济毗佐二主,恩遇甚笃,赏赐加于凡第。」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伏见司隶颍川周弁,忠亮刚直,守法不回,毗佐有之器。」
分類:辅助
《漢語大詞典》:匡佐
匡正辅助。后汉书·荀彧传:“ 彧 明有意数,见 汉 室崩乱,每怀匡佐之义。”《敦煌变文集·捉季布变文》:“陛下千金招召收,必能匡佐作忠臣。”旧唐书·宦官传·田令孜:“鑾舆返正, 令孜 颇有匡佐之功,时 令孜 威权振天下。” 明 屠隆 《綵毫记·为国荐贤》:“﹝ 李白 ﹞果是不凡。皇上若聘取来京,必能润色鸿业,匡佐太平。”
分類:匡正辅助
《漢語大詞典》:佐欢(佐歡)
助兴。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诸将日饮,亡何,用散乐 段得仙 者佐欢。”
分類:助兴
《韵府拾遗 个韵》:一佐
王庭圭诗我气未衰词颇弱欲借鼓旗聊一佐
《漢語大詞典》:佐相
辅助。国语·晋语四:“佐相以终,克成令名。”墨子·贵义:“昔者 周公 旦 ,朝读书百篇,夕见漆(七)十士,故 周公 旦 佐相天子,其脩至於今。”
分類:辅助
《漢語大詞典》:屈佐
屈就副职。宋书·袁淑传:“ 淑 始到府, 濬 引见,谓曰:‘不意舅遂垂屈佐。’”
分類:屈就副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