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6,分52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履位
四位
客位
位著
阳位
朝位
异位
历位
贵位
卑位
坐位
二位
禅位
人位
同位
《國語辭典》:履位  拼音:lǚ wèi
即位、登基。《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臣仰惟皇帝陛下,自居尊履位以来,未正中宫位号。」
分類:就位
《漢語大詞典》:四位
(1).旧指个人修养的四个方面。逸周书·宝典:“何脩非躬,躬有四位九德……四位:一曰定,二曰正,三曰静,四曰敬。”
(2).封建君王所应修持的四个方面。管子·任法:“主之所处者四:一曰文,二曰武,三曰威,四曰德。此四位者,主之所处也。”
(3).指四个方位。宋史·李觏传:“太庙之外,当子、午、卯、酉四位上,各画方二筵地,以与太庙相通,为青阳、明堂、总章、元堂四太庙。”
《國語辭典》:客位  拼音:kè wèi
宾客的座位、席次。《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降舆客位,撤奠殡阶。」《儒林外史》第四回:「工房听见县主的相与到了,慌忙迎到里面客位内坐著。」
《漢語大詞典》:位著
也作位宁。古代宫殿,中庭左右两侧叫“位”,门屏之间叫“著”(或“宁”
《漢語大詞典》:阳位(陽位)
(1).正南的方位。礼记·郊特牲:“兆於南郊,就阳位也。”《孔子家语·郊问》:“ 孔子 曰:‘兆丘於南,所以就阳位也;於郊,故谓之郊焉。’”宋书·礼志一:“ 晋氏 南迁,立南郊於巳地,非礼所谓阳位之义也。”
(2).处于奇数的位置。 明 张纶 《林泉随笔》:“盖以九虽阳爻,而四非阳位故也。”
《漢語大詞典》:朝位
(1).在朝廷中的位置。周礼·秋官·大行人:“上公之礼……其朝位宾主之间九十步,立当车軹。”
(2).官位。《汉书·高后纪》:“今欲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臧於 高庙 ,世世勿絶,嗣子各袭其功位。”《史记·周本纪》“蜚鸿满野” 唐 张守节 正义:“言 紂 父 帝乙 立后, 殷国 益衰,至伐 紂 六十年閒,諂佞小人在於朝位,忠贤君子放迁於野。”
《漢語大詞典》:异位(異位)
位置不同;位置分开。易·繫辞下:“二与四,同功而异位。”艺文类聚卷一引 汉 张衡 《灵宪》:“刚柔始分,清浊异位。”新唐书·礼乐志一:“九庙子孙於享官公卿之南,昭穆异位。”
分類:位置分开
《漢語大詞典》:历位(歷位)
(1).逾越位次。孟子·离娄下:“礼,朝廷不歷位而相与言,不踰阶而相揖也。” 朱熹 集注:“歷,更涉也;位,他人之位也。”
(2).谓任职;在职。 汉 王凤 《荐辛庆忌》:“ 庆忌 前在两郡,著功迹。徵入,歷位朝廷,莫不信乡。” 晋 石崇 《思旧引》序:“余少有大志,夸迈流俗,弱冠登朝,歷位二十五。”
(3).指所任官职达到的地位或品阶。汉书·张延寿传:“ 延寿 已歷位九卿,既嗣侯,国在 陈留 ,别邑在 魏郡 ,租入岁千餘万。”
《漢語大詞典》:贵位(貴位)
(1).高位。后汉书·党锢传·尹勋:“家世衣冠,伯父 睦 为司徒,兄 颂 为太尉,宗族多居贵位者。”宋书·王景文传:“以此居贵位要任,当有致忧兢理不?” 宋 司马光 《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公久在贵位,宗族用公荫补官者凡三十餘人。”
(2).指贵臣。 唐 陆贽 《论叙迁幸之由状》:“道路悽悯,部曲感伤,贵位崇勋,孰不解体。”
《國語辭典》:卑位  拼音:bēi wèi
低贱的地位。三国魏。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唐。刘长卿〈送薛据宰涉县〉诗:「一从负能名,数载犹卑位。」《儒林外史》第四○回:「老先生这样功劳,至今还屈在卑位!」
分類:低下地位
《國語辭典》:坐位  拼音:zuò wèi
供人坐的地方。泛称椅凳。《红楼梦》第四○回:「惜春离了坐位,拉著他奶姆,叫揉一揉肠子。」《文明小史》第二○回:「一心只想听他们演说,走到人丛中,好容易找著一个坐位,大家一齐坐了听讲。」也作「座位」。
《漢語大詞典》:二位
(1).犹言二人。左传·襄公十四年:“ 鍼 曰:‘此役也,报 櫟 之败也。役又无功, 晋 之耻也。吾有二位于戎路,敢不耻乎?’” 杜预 注:“二位,谓 黶 ( 欒黶 )将下军, 鍼 ( 黶 弟)为戎右。”
(2).乾、坤两卦的方位。三国志·魏志·管路传“ 刘邠 取印囊及山鸡毛著器中。” 裴松之 注引《辂别传》:“ 輅 不解古之圣人,何以处乾位於西北,坤位於西南。夫乾坤者天地之象,然天地至大,为神明君父,覆载万物,生长无首,何以安处二位与六卦同列?”
(3).指天地。新唐书·孝友传·程俱罗:“肇有二位,孝道爰兴。”
(4).谓立二社设两个神位。宋书·礼志四:“社实一神,而相袭二位,众议不同,何必改作。”
《國語辭典》:禅位(禪位)  拼音:shàn wèi
1.君王将帝位禅让给贤人。《史记。卷三六。陈杞世家。太史公曰》:「舜之德可谓至矣!禅位于夏,而后世血食者历三代。」《三国演义》第八○回:「昔者唐尧禅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
2.让位。指帝王生前将帝位传给子孙。
《漢語大詞典》:人位
(1).人的地位。管子·五行:“五声既调,然后作立五行,以正天时,五官以正人位。”
(2).指官阶、职位。南史·张齐传论:“ 张齐 人位本下,志望易充。” 唐 杨炯 《杜袁州墓志铭》:“厚於天爵,薄于人位。” 宋 洪迈 容斋四笔·轻浮称谓:“未尝卿士大夫……终身常呼人位。”
《漢語大詞典》:同位
(1).处于同等位次。犹同列。国语·楚语下:“烝享无度,民神同位。”仪礼·聘礼:“使者既受行,日朝同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奢 於是与 廉颇 藺相如 同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子推 笑曰:‘天开公子, 子犯 以为功,吾不忍与同位。’遂逃焉。”
(2).指职位相同者。左传·隐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 孔颖达 疏:“同位,谓同为大夫,共在列位者。” 汉 蔡邕 《陈留太守胡公碑》:“同位毕至,赴弔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