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6,分5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势位
复位
避位
重位
位崇
逊位
公位
位隆
就位
位序
失位
尸位
臣位
分位
官位
《漢語大詞典》:势位(勢位)
权势地位。荀子·正论:“天子者,势位至尊,无敌於天下,夫有谁与让矣!” 宋 王安石 《与王禹玉书》:“阁下亲屈势位之尊,忘名德之可以加人,而乐与之为善。” 鲁迅 《坟·论“他妈的!”》:“势位声气,本来仅靠了‘祖宗’这惟一的护符而存,‘祖宗’倘一被毁,便什么都倒败了。”
《國語辭典》:复位(復位)  拼音:fù wèi
1.返回原来的位置。如:「司仪请主席向国父遗像鞠躬后复位。」
2.恢复原有的执政地位。如:「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尊为太上皇,直到景帝驾崩后方才复位。」
《漢語大詞典》:避位
(1).让位;辞职。后汉书·刘虞传:“ 举 称天子, 纯 称‘弥天将军安定王’,移书州郡,云 举 当代 汉 ,告天子避位,勑公卿奉迎。”周书·文帝纪上:“近者迫於羣议,推相摄领,今请避位,更择贤材。” 元 李谦 《中书左丞张公神道碑》:“自知为姦臣所忌,不辞去未已也,亟请避位。” 清 恽敬 《周公居东辩一》:“是故《金縢》, 周公 避位之书也。”
(2).离位起立。表示敬意。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子贡 曰:‘夫 吴王 为人贪功名而不知利害。’ 越王 慥然避位。 子贡 曰:‘臣观 吴王 为数战伐,士卒不恩。’”
《漢語大詞典》:重位
重要职位,高位。后汉书·王符传:“今人臣受君之重位,牧天之所爱,焉可以不安而利之,养而济之哉?”魏书·常景传:“有高才而无重位。” 唐 元稹 《唐故万州刺史刘君墓志铭》:“少为 陆尚书 长源 、 李尚书 元素 、 郑司徒 餘庆 、 杜司空 黄裳 所知,羣公更处重位,君亦不能遂所欲。”
《韵府拾遗 东韵》:位崇
宋书符瑞志沈演之嘉禾颂曰理妙位崇事神业盛
分类:位崇
《國語辭典》:逊位(遜位)  拼音:xùn wèi
让出职位、退位。《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唐尧逊位,虞舜不台。」《三国志。卷十二。魏书。何夔传》:「疾病,屡乞逊位。」
分類:让位
《漢語大詞典》:公位
犹官位。后汉书·崔寔传:“是时 段熲 、 樊陵 、 张温 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先输货财,而后登公位。”
分類:官位
《韵府拾遗 东韵》:位隆
陆云嘲褚常侍文位隆而欲复广
《國語辭典》:就位  拼音:jiù wèi
1.到已安排好的位置上去。《墨子。号令》:「各令以年少长相次,旦夕就位,先佑有功有能,其馀皆以次立。」《晋书。卷一九。礼志上》:「皇后还便坐,公主以下乃就位。」
2.就职。《汉书。卷六○。杜周传》:「上少而亲倚凤,亦不忍废,复起凤就位。」《后汉书。卷二六。伏湛传》:「十三年夏,徵,敕尚书择拜吏日,未及就位,因宴见中暑,病卒。」
《漢語大詞典》:位序
官职级别。左传·襄公十年:“ 子孔 当国,为载书,以位序、听政辟。” 宋 曾巩 《菊曩二右班殿直制》:“宜陞位序,以奬尔劳。”
《漢語大詞典》:失位
(1).失去身分、地位。左传·成公二年:“ 蔡侯 、 许男 不书,乘 楚 车也,谓之失位。” 杨伯峻 注:“经文不书 蔡 许 两国。以一国之君而乘 楚 王之车,为其左、右,故云‘失位’。”管子·任法:“藉人以其所操,命曰夺柄;藉人以其所处,命曰失位。”礼记·礼运:“养人则不足,事人则失位。”
(2).指失去官位。孟子·滕文公下:“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
(3).没有处于自己应处的位次。左传·昭公十六年:“ 孔张 失位,吾子之耻也。”
《國語辭典》:尸位  拼音:shī wèi
空居职位而不尽职守。《书经。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汉。王充《论衡。量知》:「无道艺之业,不晓政事,默坐朝廷,不能言事,与尸无异,故曰尸位。」
《漢語大詞典》:臣位
人臣的职责或地位。孔丛子·陈士义:“苟使朝臣皆有推贤之心,主虽不知人,则臣位必当。” 宋 李觏 《袁州学记》:“羣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教道之结人心如此。”
《漢語大詞典》:分位
划分方位。新唐书·五行志一:“夫所谓五物者,其见象於天也为五星,分位於地也为五方……而总其精气之用谓之五行。”
职分;地位。朱子语类卷六九:“谨信存诚,是里面工夫,无迹;忠信进德,修辞居业,是外面事,微有迹在。圣人分位,皆做得自别。” 章炳麟 《国家论》:“故人之以国家为假有者,非独论理当然,亦其分位得然也。”
《國語辭典》:官位  拼音:guān wèi
官吏的阶级。如:「他的官位虽然不高,但是做事尽心负责,深获各界好评。」唐。韩愈〈唐故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当时名公,皆折官位辈行愿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