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3,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果位
主位
非位
衔位
十位
位子
位行
祖位
近位
继位
袭位
位元
崇位
增位
中位
《漢語大詞典》:果位
佛教名词。谓修行得道已证正果之位。与“因位”对言。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五:“今人动自负道家真伯, 释氏 果位,恐悉过矣,得不勉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今生更復勤修精进,直当超脱玄门,上证大觉,后来果位,当胜前生,这是正理。”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且於 宗喀巴 微行解衣时,见有山神奉衣护卫,知已证果位,遂共礼拜称弟子。”
《國語辭典》:主位  拼音:zhǔ wèi
1.君位。《管子。七臣七主》:「君法则主位安,臣法则货赂止。」
2.主人所坐的位子。《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三人坐了客位,大王坐了主位。」《儒林外史》第三一回:「韦四太爷首席,张俊民对坐,杜少卿主位,鲍廷玺坐在底下。」
3.语法上称实体词为主语者。
《漢語大詞典》:非位
(1).谓自己的才能德行与所居的名位不相副。 汉 焦赣 《易林·剥之随》:“沐猴冠带,盗载非位,众犬共吠,麏走蹶足。” 汉 班倢伃 《自悼赋》:“既过幸於非位兮,窃庶几乎嘉时。”
(2).不在其位。 宋 岳珂 桯史附录《吁天辩诬通叙》:“蘅茅之士,不忍以非位而不言。”
《漢語大詞典》:衔位(銜位)
官衔,职位。 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黔江帖:“第二卷至八卷尾各题‘ 长沙 汤正臣 重模勒’八字,却无 淳化 篆书及 世章 衔位。”
分類:官衔职位
《漢語大詞典》:十位
古代指按地位区分的人的十个等级。左传·昭公五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已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 杜预 注:“日中当王,食时当公,平旦为卿,鷄鸣为士,夜半为皁,人定为舆,黄昏为隶,日入为僚,晡时为僕,日昳为臺。”
《國語辭典》:位子  拼音:wèi zi
座位。如教室中、戏院中的座位等。如:「对不起!你坐了我的位子!」
《漢語大詞典》:位行
名位与事迹。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党锢牵连之贤:“而一时牵连获罪,甘心以受刑诛,皆节义之士,而位行不显,仅能附见者甚多。”
分類:名位事迹
《漢語大詞典》:祖位
犹祖师。 明 屠隆 《昙花记·仙佛同途》:“ 如来 与 上真 在虚空中道法相与,师徒甚欢。只是无知的野道人不闻佛法,詆祖位为精灵;不广的禪和子未究仙宗,駡真人是外道。”
分類:祖师
《漢語大詞典》:近位
接近皇帝的大臣。 宋 苏舜钦 《火疏》:“自春徂夏,霖雨阴晦,未尝少止,农田被菑者几於十九……臣以谓近位之失人,政令之多缺,赏罚弗公之所致也。”
《國語辭典》:继位(繼位)  拼音:jì wèi
继承王位。《大宋宣和遗事。利集》:「二宫令许以康王继位,而中兴可待。」
《國語辭典》:袭位(襲位)  拼音:xí wèi
继承王位或爵位。《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话说李存勖袭位为晋王,已经一十三年。」
《国语辞典》:位元  拼音:wèi yuán
二进制數中的一个位數,其值可为0或1。为构成电脑资料的最基本单位之量词。系英语bit的意译。音译为「比特」,简写为「比」。也称为「數元」。
《骈字类编》:崇位
晋书文帝纪天子命曰畴咨古训稽诸典籍命公崇位相国加于群后启土参墟封以晋域
《骈字类编》:增位(增位)
魏志王昶傅昶陈治略五事其三欲令居官者久于其职有治绩则就增位赐爵 北史魏孝文帝纪太和十九年诏宿卫武官增位一级
《漢語大詞典》:中位
中央的位置。 唐 吕太乙 《土赋》:“惟土德之为大,处中位而君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