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高官  拼音:gāo guān
职位高的官吏。如:「高官厚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九:「又道是百足之虫,至死不僵,跌扑不多时,转眼就高官大禄,仍旧贵显。」
《国语辞典》:道一  拼音:dào yī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名。参见「马祖」条。
《國語辭典》:美官  拼音:měi guān
地位高、俸禄厚的官职。《宋史。卷三七四。胡铨传》:「专务诈诞,欺罔天听,骤得美官,天下之人切齿唾骂。」
《国语辞典》:澄观(澄观)  拼音:chéng guān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号。(西元738~839)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十一岁依宝林寺霈禅师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后,到处参学,于戒律、天台、华严、南北禅法无不钻研,而归心于华严,以中兴华严宗为己任,为华严宗四祖。他吸收了天台和禅宗的思想,致力推动禅教一致的思想,对中唐以后的佛教影响颇深。弟子有一百馀人,著名的有宗密、僧睿、法宝等。赐号「清凉国师」。著作弘富,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二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九十卷等。
《漢語大詞典》:腾骞(騰騫)
(1).飞腾;向上升腾。 唐 李白 《书情题蔡舍人雄》诗:“层飆振六翮,不日思腾騫。” 宋 秦观 《叹二鹤赋》:“彼有啄乎广莫之野,饮于清冷之渊,随林丘而止息,顺风气而腾騫,一鸣九皐,声闻于天。” 明 袁宗道 《独坐》诗:“投身冰火聚,谁能自腾騫。” 陈去病 《趵突泉》诗:“风尘亦劳瘁,兴会却腾騫。”
(2).谓仕途得意,职位高升。 唐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如公尽雄俊,志在必腾騫。” 明 孙柚 《琴心记·阳关送别》:“前程万里,指日腾騫。”
(3).犹仙逝。 宋 曾巩 《郧口》诗:“风光满眼宛如昨,故人乘鸞独腾騫。”
《漢語大詞典》:贵臣(貴臣)
(1).本指公卿大夫位高的家臣,后泛指显贵的大臣。仪礼·丧服:“传曰:公聊大夫室老、士,贵臣;其餘皆众臣也。” 郑玄 注:“室老,家相也;士,邑宰也。”韩非子·八说:“明主之国,有贵臣,无重臣。贵臣者,爵尊而官大也;重臣者,言听而力多者也。” 汉 王符 潜夫论·明闇:“故人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诬,而远人不得欺也。”旧唐书·于志宁传:“ 太宗 命贵臣内殿宴,怪不见 志寧 ,或奏曰:‘敕召三品已上。 志寧 非三品,所以不来。’” 明 钱琦 《钱公良测语·鉴远》:“婴儿之病,多起於食;贵臣之祸,多起於宠。”
(2).中贵,宦官。 唐 刘禹锡 《子刘子自传》:“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宫掖事秘,而建 桓 立 顺 ,功归贵臣。” 唐 李商隐 《为荥阳公谢赐冬衣状》:“岂望司服颁衣,贵臣传詔,綾裁飞鵠,絮裛仙蚕。” 宋 宋祁 《御戎论》:“夫大将在外,必有贵臣监军。贵臣见敌至,不课彼己强弱,不待便利,促其将使鬭,鬭而败,闭垒不敢出矣。”
《國語辭典》:严重(嚴重)  拼音:yán zhòng
1.严谨持重。《后汉书。卷四五。袁安传》:「安少传良学,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
2.尊重、敬重。《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郭解传》:「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
3.情势紧急危险。如:「事态严重」、「问题相当严重」。
《国语辞典》:智周  拼音:zhì zhōu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号。俗姓徐,濮阳(今属河南)人。中国佛教唯识宗三祖,他继承窥基、慧沼的学说,并将唯识宗旨传与新罗僧人智凤、智鸾、智雄及日本学僧玄昉等人。使唯识宗流传海外。
《国语辞典》:道生  拼音:dào shēng
晋宋间一位高僧的法号。俗姓魏,钜鹿(今河北省钜鹿县)人。幼随竺法汰出家,后问学于鸠摩罗什和佛驮跋陀罗。以慧解著称,在当时汉译典籍未完备的情况下,常见人所未见,如立善不受报、顿悟成佛之义。著有《法华经疏》、《维摩经疏》、《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等多种,可惜多已亡佚,现存的只有《法华经疏》(存二卷)、〈答王卫军书〉一篇行世。
《國語辭典》:下交  拼音:xià jiāo
尊贵之人与寒微者交往。《易经。系辞下》:「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太史公曰》:「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
《国语辞典》:慧远(慧远)  拼音:huì yuǎn
东晋一位高僧的法号。(西元334~416)俗姓贾,雁门楼烦(约在今山西宁武附近)人。初学儒家、老、庄,二十一岁往太行恒山(今河北曲阳西北)参见道安,听讲般若经,遂从而出家。后入庐山住东林寺,领众修道。善于般若,并兼倡阿毗昙、戒律、禅法。因此中观、戒律、禅、教及关中胜义,都仗慧远而流播南方。曾与刘遗民等人,在阿弥陀像前立誓,共期往生净土,故后世净土宗尊为初祖。著名弟子有慧观、僧济、法安等,另有雷次宗传其礼学。
《漢語大詞典》:末契
(1).犹下交。指长者对晚辈的交谊。文选·陆机〈叹逝赋〉:“託末契於后生,余将老而为客。” 李周翰 注:“末契,下交也。” 唐 杜甫 《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诗:“伊昔 临淄亭 ,酒酣託末契。” 仇兆鳌 注:“公为后辈,故云末契。” 宋 沈辽 《送夏八赴南陵》诗:“高堂老人八十一,不问衰微论末契。” 清 钱谦益 《康文初六十序》:“诸公晚託末契於余,余因以识 孟修 ,且交於 孟修 之子 文初 。”
(2).犹下交。指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者的交谊。 唐 温庭筠 《上蒋侍郎启》:“某闻有以疎贱而间至贵者,古人之所讥笑;有以单外而蘄末契者,君子之所兢戒。”
(3).犹下交。称别人对自己的交谊的谦词。 宋 陆游 《答交代杨通判启》:“某猥以陈人,偶叨末契。” 清 钱谦益 《锡山赵太史六十序》:“余幸得託末契,有 朱 陈 之好。”
《漢語大詞典》:水则(水則)
立于水中测量水位高低的标尺。宋史·河渠志五:“ 景祐 二年, 怀敏 知 雄州 ,又请立木为水则,以限盈缩。”
《國語辭典》:陪侍  拼音:péi shì
陪在一旁服侍。《红楼梦》第一六回:「凤姐虽善饮,却不敢任兴,只陪侍著贾琏。」
《漢語大詞典》:青云士(青雲士)
史记·伯夷列传:“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张守节 正义:“若不託贵大之士,何得封侯爵赏而名留后代也?”后因以“青云士”喻指位高名显的人。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翰林三学士》诗:“朝为青云士,暮作白头囚。” 唐 李咸用 《哭所知》诗:“朝为青云士,暮为玄夜人。” 元 刘永之 《感遇》诗之一:“由来青云士,高视笑泥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