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伪造(偽造)  拼音:wèi zào
假造。如:「伪造印信」。《三国演义》第一七回:「焚烧伪造宫室殿宇、一应犯禁之物。」
分類:伪造假造
《国语辞典》:伪造文书(伪造文书)  拼音:wèi zào wén shū
刑法上指图利他人或自己、损害公众或他人利益而假造文书、货币、公(私)印文、有价證券及栈(仓)单等。
《國語辭典》:造作  拼音:zào zuò
1.制造、捏造。《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
2.故意做出的不自然举动。如:「矫揉造作。」
《漢語大詞典》:赝作(贋作)
亦作“贗作”。
(1).伪托的作品。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三:“然观 太白 此歌,高妙乃尔,则知《姑熟十咏》决为贋作也。” 明 杨慎 《蛙鸣》:“然元经非出 文中子 ,盖 阮逸 贗作耳。” 顾颉刚 《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才明白自己原来读的其实并不都出于 汉 、 魏 、 六朝 时期人的手笔,其中有不少乃是 宋 明 时人的赝作。”
(2).伪造。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东坡 守 杭 ,所属尝申漏税,乃远方获荐士,以裹粮置货封掩,贋作某上 杭州 知府 苏内翰 。”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察智·千里急》:“余意棍殴处,未有不致命且折,亦未有不肿且裂者,无之,是必贋作。”
《漢語大詞典》:诈造(詐造)
伪造。《元典章·刑部十四·诈伪》:“ 至元 十五年月日 益都 路申为 郑均 诈造到牌,用金纸裹做金牌作明廉暗察事。”
分類:伪造
《國語辭典》:假造  拼音:jiǎ zào
1.模仿真的,伪造。《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待我假造一本缘簿,只说龙华寺里的和尚募化添造一座大殿,只少二千五百块洋钱,要是肯捐,功德无量。」
2.捏造、编造。如:「假造讯息」。
《漢語大詞典》:赝造(贋造)
伪造。 廖仲恺 《钱币革命与建设》:“其足以酿成恐慌者,盖不止此,如架空股票,贋造纸币,或融通证券等所生之影响,皆同一辙。”
分類:伪造
《漢語大詞典》:宝图(寶圖)
(1).初学记卷三十引《春秋合诚图》:“ 黄帝 坐 玄扈 洛水 上,与大司马 容光 等临观,凤皇衔图置帝前,帝再拜受图。” 宋均 注:“ 玄扈 ,石室名。”又曰:“ 尧 坐舟中,与太尉 舜 临观,凤皇负图授 尧 。图以赤为柙,长三尺,广八寸,黄玉捡,白玉绳,封两端,其章曰‘天赤帝符璽’五字。”后以“宝图”称象征天命的图箓。 南朝 齐 谢朓 《祀敬亭山春雨》诗:“水府众灵出,石室宝图开。” 唐 褚亮 《雩祀乐章·雍和》诗:“紺筵分彩,宝图吐绚。”
(2).指《河图》《宋史·乐志十三》:“丹凤仪金奏,黄龙负宝图。”参见“ 河图 ”。
(3).皇位;帝业。周书·武帝纪上:“朕祗承宝图,宜遵故实。” 唐 柳宗元 《礼部为文武百僚请听政表》之二:“陛下以聪明睿圣,嗣守宝图。” 宋 王禹偁 《贺册皇太后表》:“﹝皇太后﹞克昌圣嗣,纘服宝图。爰旌十乱之功,乃正万邦之母。”
(4). 唐 武则天 时伪造的瑞石。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尊号:“ 则天垂拱 四年,得瑞石于 洛水 ,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号其石为‘宝图’。于是群臣上尊号,请称‘圣母神皇’。”
《國語辭典》:河图(河圖)  拼音:hé tú
相传伏羲氏见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据其文,以画八卦,称为「河图」。见《书经。顾命》汉。孔安国。传。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我阐河图,陈洛范,秉台衡。」又因河图字呈绿色,故也称为「绿图」。
《國語辭典》:伪书(偽書)  拼音:wèi shū
1.冒托前人名氏所著成的书。汉。王充《论衡。对作》:「俗传蔽惑,伪书放流。」
2.伪造文书。《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
《漢語大詞典》:伪史
指僭伪、非正统政权的史书。 唐 刘知几 史通·因习:“当 晋 宅 江 淮 ,实膺正朔,嫉彼羣雄,称为僭盗。故 阮氏 《七録》以 田 、 范 、 裴 、 段 诸记, 刘 、 石 、 苻 、 姚 等书,别剏一名,题为‘伪史’。”
《國語辭典》:捏合  拼音:niē hé
1.把东西捏在一起。如:「他所捏合的面人是相当唯妙唯肖的。」也作「捻合」。
2.撮合、凑合。《西游记》第三二回:「那呆子捏合了,拖著钯,径回本路。」也作「捻合」。
3.凭空编造。《水浒传》第二六回:「武松怀里去取出两块酥黑骨头,一张纸,告道:『覆告相公,这个须不是小人捏合出来的。』」也作「纽捏」。
《漢語大詞典》:杂伪(雜僞)
驳杂不纯。亦指伪造之物。《宋书·颜竣传》:“愚谓宜听民铸钱,郡县开置钱署,乐铸之家,皆居署内,平其准式,去其杂伪。”新唐书·礼乐志三:“自 周 衰,礼乐坏于 战国 而废絶于 秦 。 汉 兴,《六经》在者,皆错乱、散亡、杂伪,而诸儒方共补缉,以意解詁,未得其真,而讖纬之书出以乱经矣。”
《漢語大詞典》:赝书(贋書)
亦作“贗书”。
(1).假造的书信或文件。 明 唐顺之 《与贾太守书》:“后或言此人先造贗书,以误左右之听,闻之不胜惶悚。” 清 陈伦 《张循王墓》诗:“区区 子英 奚为者,片纸贗书背人写。”
(2).托名伪造的书籍。 明 袁中道 《〈袁中郎先生全集〉序》:“近时刻者愈多,杂以《狂言》等贋书,唐突可恨。”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或曰, 梦羽 本未出时,已有抄太平广记中二十餘条为甘泽謡以行者,则 梦羽 本又贋书中之重儓矣。”
《漢語大詞典》:造饰(造飾)
伪造掩饰。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或收古之图书增益造饰,称 孔子 并为讖记以誑误人主,可不抑远之哉!” 宋 曾巩 《上蔡学士书》:“邪人以不己利也则怨,庸人以己不及也则忌,怨且忌,则造饰以行其间。”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七·徽钦被掳略:“《録》《窃愤録》)则窃《遗事》之下集,其所多之事,必 宣 政 间遭辱之徒,以发其胸中不逞之气而为之,是不足观也。” 黄中黄 《孙逸仙》第一章:“ 孙君 之言,毫不造饰,振口而出之,滔滔不能自休。”
分類:伪造掩饰
《漢語大詞典》:赝迹(贋蹟)
见“ 贋迹 ”。
亦作“贗蹟”。 伪造的书画墨迹。 清 王夫之 《后雁字诗》之十九:“贋迹徒相似,鸿儒亦借誉。” 清 方文 《赵山子斋头看沈石田画》诗:“贋蹟无非 沈石田 ,此图山水是真传。” 张珩 《怎样鉴定书画》四:“不少赝迹上的伪 宣和 玺,往往是漫无规律,乱打乱盖的。”
《漢語大詞典》:伪撰
1.伪造杜撰。旧唐书·则天皇后纪:“有沙门十人伪撰《大云经》。” 宋 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书类《古三坟书》一卷”:“ 晁公武 云:‘ 张商英 伪撰。’” 清 崔述 《考信录提要·总目》《补上古考信录》二卷”:“加以 杨 墨 之徒,欲絀 唐 虞 三代之治,藉其荒远无徵,乃妄造名号,伪撰事跡,以申其邪説。”
2.指伪造的作品。 清 姚际恒 《古今伪书考叙》:“古集间有一二附益伪撰,不足称数,故不之及。”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实际上它与最上乘论是同一种作品,都认为 弘忍 所撰,但《师资记》断定它为伪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