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讲授(講授)  拼音:jiǎng shòu
讲解传授。汉。王充《论衡。谢短》:「夫儒生之业五经也,南面为师,旦夕讲授章句,滑习义理,究备于五经可也。」《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直讲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以经术讲授。」
《漢語大詞典》:负图(負圖)
(1).背负河图。传说圣主出,有龙马龟凤等背负传授天命的图文以献。这是古代谶纬家为宣扬君权神授而编造的。《春秋运斗枢》:“﹝ 舜 ﹞与三公诸侯临观于 河 ,黄龙五采负图出置 舜 前。” 唐 丁泽 《龟负图》诗:“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图。” 宋 苏轼 《起伏龙行》:“当年负图传帝命,左右 羲轩 詔神 禹 。” 王文诰 辑注:“﹝《河图挺佐辅》:﹞ 洛 出龟书以赐神 禹 ,《洪范》是也。”
(2).据汉书·霍光传载: 武帝 年老,欲立少子 弗陵 为嗣,命大臣辅之。察羣臣唯 光 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 周公 负 成王 朝诸侯以赐 光 ,曰:“立少子,君行 周公 之事。”后遂为受先帝遗命辅佐幼帝的典实。后汉书·朱浮周章等传论:“ 周章 身非负图之託,德乏万夫之望,主无絶天之舋,地有既安之埶,而创虑於难图,希功於理絶,不已悖乎!”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吾身受顾命,辅相幼主,窃自揆度,才非 博陆 而受 姬公 负图之託,惧忝丞相辅 汉 之政,恐损先帝委付之明,是以忧惭惶惶,所虑万端。”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武皇 晏驾,寄深负图。” 吕向 注:“寄深负图谓授命辅少帝已。负图者,负託帝图以朝百辟也。”
《国语辞典》:授徒  拼音:shòu tú
招收学生,传授学问或技艺。如:「开班授徒」。
《國語辭典》:灌输(灌輸)  拼音:guàn shū
1.灌注输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
2.将思想观念灌注给他人。如:「从小父母即将勤俭刻苦的美德灌输给我们。」也称为「灌注」。
《國語辭典》:口诀(口訣)  拼音:kǒu jué
1.容易背诵上口的要诀。如:「珠算口诀」。《老残游记》第一回:「所以这老残就拜他为师,学了几个口诀,从此也就摇个串铃替人治病糊口去了。」
2.佛、道二家传授道法或秘术的要语。《抱朴子。内篇。明本》:「岂况金简玉札、神仙之经、至要之言,又多不书,登坛歃血,乃传口诀。」
《漢語大詞典》:传歌(傳歌)
(1).传送歌声。南齐书·王融传:“方今九服清怡,三灵和晏……东鞮献舞,南辫传歌。” 南朝 梁 萧绎 《咏风》诗:“度舞飞长袖,传歌共绕梁。” 唐 李峤 《皇帝上礼抚事述怀》诗:“凯乐深居 镐 ,传歌盛饮 丰 。”
(2).传授歌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传歌》:“前日才请一位清客,传他词曲。”
《國語辭典》:传位(傳位)  拼音:chuán wèi
传授权位。《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区区臣愚,欲望陛下退处藩邸,传位许王。」《水浒传》第二回:「后来仁宗天子在位共四十二年晏驾,无有太子,传位濮安懿王允让之子。」
《漢語大詞典》:课读(課讀)
(1).谓进行教学活动,传授知识。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张夫子:“公独处萧寺中,聚徒课读。” 徐自华 《九日闲兴》诗:“懒携樽酒登高去,课读儿曹昼掩扉。”
(2).谓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纪太傅 听説无法,便留 纪望唐 一人课读,打算给 纪献唐 另请一位先生,叫他兄弟两个各从一师受业。”
《漢語大詞典》:传袭(傳襲)
传授承袭。后汉书·鲜卑传:“自 檀石槐 后,诸大人遂世相传袭。”周书·任果传:“ 果 请入朝, 太祖 许之。以其方隅首望,早立忠节,乃进爵 安乐郡公 ,赐以铁券,听世相传袭。”朱子语类卷一○一:“恐 文定 当来未有甚差,后来传袭节次讹舛。”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一》:“﹝讳名﹞减损点画,犹之可也;至并其音而更之,使千古传袭,恬不知改,若 庄光 之为 严光 , 玄武 之为 真武 也,可乎?”
分類:传授承袭
《漢語大詞典》:五传(五傳)
指传述春秋的 左氏 、 公羊 、 穀梁 、 邹氏 、 夹氏 五家。“ 邹氏 无师, 夹氏 未有书。”见(汉书·艺文志)后世仅传三传。 唐 玄宗 《孝经注序》:“故 鲁 史春秋,学开‘五传’。”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九师争大之门,〈五传〉列春秋之辐。”
谓传授至第五代弟子。 清 罗惇衍 《〈仪礼正义〉序》:“ 高堂生 传十七篇,五传而有大、小 戴 , 庆氏 三家之学。”
《國語辭典》:误传(誤傳)  拼音:wù chuán
传递失误。如:「他一时失手,将球误传给对方球员,丧失得分的机会。」
《國語辭典》:面授  拼音:miàn shòu
当面传授或讲授。如:「面授机宜」、「空中大学除透过视讯教学外,并安排面授课程,学生可以当面向老师请教。」
《漢語大詞典》:秘传(祕傳)
秘密传授。 汉 王充 论衡·谈天:“祕传或言天之离天下六万餘里。”《水浒传》第八七回:“小将军听了,心中自忖道:‘俺这几个阵势,都是祕传来的,不期都被此人识破。’”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三:“採得蒓丝全不滑,祕传煮法要瞒人。”
《漢語大詞典》:姆教
女师传授妇道于女子。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
女师的教诲。 王闿运 《女箴》:“古之姆教久格不行。”
《漢語大詞典》:律学(律學)
(1).古代传授法律知识的学校。 晋 始置律学博士,转相教授。 后秦 姚兴 设律学于 长安 ,召各郡县散吏入学,成绩优良者选任郡县狱吏。 隋 律学隶大理寺, 唐 宋 律学隶国子监。晋书·石勒载记下:“参军 续咸 、 庾景 为律学祭酒。”新唐书·百官志三:“﹝律学﹞律令为顓业,兼习格式法例。 隋 ,律学隶大理寺,博士八人。 武德 初,隶国子监。”宋史·选举志三:“律学。国初置博士,掌授法律。 熙寧 六年,始即国子监设学,置教授四员。凡命官、举人皆得入学,各处一斋。”
(2).法律学科。 南朝 梁 沈约 《援蔡法度廷尉制》:“ 郭恭 以律学通明,仍业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