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2,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一众
烝徒
众户
品庶
品人
冗冗
众夫
散众
蒸徒
众下
众兆
俦党
俦人
群徒
徒舆
《國語辭典》:一众(一眾)  拼音:yī zhòng
1.一群。《九命奇冤》第六回:「这里海顺带著一众无赖,恣意蹂躏一番,撇下了空棺,一哄而散。」
2.俗称一个和尚。《西游记》第二○回:「三藏道:『多蒙老施主不叱之恩,我一行三众。』老者道:『那一众在那里?』」
《漢語大詞典》:烝徒
众人;百姓。《诗·大雅·棫朴》:“淠彼 涇 舟,烝徒楫之。” 郑玄 笺:“烝,众也。” 宋 苏辙 《西掖告词·韩绪等进转二官》:“或斩馘酋豪,折其凶气;或坚完壁垒,保我烝徒。” 清 钱谦益 《成安县知县马珍授文林郎制》:“使岁不为害,民不告疲,烝徒謳歌,流亡安集。”
分類:众人百姓
《漢語大詞典》:众户(衆户)
众人;百姓。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忍性气》:“﹝抚军某公﹞欲为其子求宽而坐诬众户, 鸿 笑而却之。”
分類:众人百姓
《國語辭典》:品庶  拼音:pǐn shù
众人。《文选。贾谊。鵩鸟赋》:「夸者死权兮,品庶每生。」《文选。任昉。启萧太傅固辞夺礼》:「君于品庶,示均镕造。」
分類:众人百姓
《漢語大詞典》:品人
(1).众人;常人。晏子春秋·外篇下二:“今品人饰礼烦事,羡乐淫民,崇死以害生。三者,圣王之所禁也。”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今学问之士,好语虚无之事,争著彫丽之文,以求见异於世。品人鲜识,从而高之。” 汪继培 笺:“品人,犹言众人也。”
(2).品评人才。《宋书·恩倖传序》:“自 魏 至 晋 ,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
《國語辭典》:冗冗  拼音:rǒng rǒng
1.烦多而杂乱的样子。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越觉的情怀冗冗,心绪悠悠。」元。乔吉〈折桂令。西岩楼外东风〉曲:「正落絮飞花冗冗,又夕阳流水溶溶。」
2.众人。南朝梁。王僧孺忏悔礼佛文〉:「岂有度元元于苦海,拔冗冗于畏途。」
《漢語大詞典》:众夫(衆夫)
众人;一般人。 汉 张衡 《同声歌》:“众夫所稀见,天老教 轩皇 。”后汉书·冯衍传下:“固众夫之所眩兮,孰能观於无形。”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众夫指之笑,谓我知不明。”
《漢語大詞典》:散众(散衆)
众人;普通人群。《金瓶梅词话》第六六回:“卷棚内摆斋, 黄真人 前大桌面定胜, 吴道官 等稍加差小,其餘散众俱平头桌席。 黄真人 、 吴道官 皆衬缎尺头,四位披花,四疋丝紬,散众各布一疋。”红楼梦第三九回:“那些散众的,也有摸着的,也有摸不着的。”
《漢語大詞典》:蒸徒
众人;百姓。 晋 左思 《魏都赋》:“习习冠盖,莘莘蒸徒。” 晋 陆云 《南征赋》序:“自义声所及,四海之内,朔漠之表,蒸徒赢粮而请奋,胡马拟塞而思征。”
分類:众人百姓
《漢語大詞典》:众下(衆下)
(1).对众人谦下。《韩诗外传》卷三:“大道多容,大德众下。”
(2).下级;在下位的人。 三国 蜀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视听》:“听察採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
(3).众人。 三国 蜀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治人》:“日月之明,众下仰之;乾坤之广,万物顺之。”
《漢語大詞典》:众兆(衆兆)
众人;一般人。《楚辞·九章·惜诵》:“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讎。” 王逸 注:“兆,一作人。”文选·班固〈幽通赋〉:“洞参差其纷错兮,斯众兆之所惑。”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众,庶也;兆,人也。”
《漢語大詞典》:俦党(儔黨)
(1).同辈;众人。 晋 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论:“年十五,与弟俱居太学,诣博士受业,闭门讲诵,不随儔党,兄弟知名,为学者所宗。”
(2).指因乡里、亲族或其他关系结成的群体。文选·左思〈蜀都赋〉“养交都邑,结儔附党” 唐 吕向 注:“养其交道,结附儔党。”
《漢語大詞典》:俦人(儔人)
(1).众人。 宋 无名氏 鬼董卷一:“有道士出於儔人中,揖 自东 曰:‘某有衷恳,欲告於长者,可乎?’” 清 姚鼐 《复张君书》:“顾蒙识之於儔人之中,举纤介之微长,掩愚谬之大罪,引而掖焉。”
(2).指常人、一般人。 清 冯桂芬 《万母徐太恭人六十寿序》:“其贤者安常履顺,无以自表见于儔人之外。”
分類:众人常人
《漢語大詞典》:群徒
众人。管子·八观:“乡官毋法制,百姓羣徒不从,此亡国弑君之所自生也。”
分類:众人
《漢語大詞典》:徒舆(徒輿)
众人。 宋 叶适 《林正仲墓志铭》:“ 玉虹桥 在市心,坏久,计费数百巨万,徒舆缩手, 正仲 自与钱劝成之,至今为利。”
分類: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