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伐山语(伐山語)
指骈体文中引用的生僻典故。 宋 王铚 《王公四六话》卷上:“四六有伐山语,有伐材语。伐材语者,如已成之柱桷,略加绳削而已;伐山语则搜山开荒,自我取之。伐材,谓熟事也;伐山,谓生事也。生事必对熟事,熟事必对生事。若两联皆生事,则伤於奥澁;若两联皆熟事,则无工,盖生事必用熟事对出也。”亦指从古籍中摘要引录的资料或文句。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五:“古人作文,多为伐山语,盖取诸书句要入之文字中,贵其简严。” 明 杨慎 曾博引旧籍汇成一书,定名为《艺林伐山》,即取义于此。
《韵府拾遗 陌韵》:伐射
鬼谷子土崩瓦解而相伐射
《漢語大詞典》:伐乌林(伐烏林)
吴 鼓吹曲名。凡十八句,其十句句四字,八句句三字。乐府诗集·吴鼓吹曲·伐乌林引 南朝 陈 智匠 《古今乐录》:“《伐乌林》者,言 魏武 既破 荆州 ,顺流东下,欲来争锋, 孙权 命将 周瑜 逆击之於 乌林 而破走也。当 汉 《上之回》。”
《分类字锦》:伐薪烧炭(伐薪烧炭)
白居易 卖炭翁新乐府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國語辭典》:伐性之斧  拼音:fā xìng zhī fǔ
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韩诗外传》卷九:「徼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欲者,逐祸之马也。」汉。枚乘〈七发〉:「皓齿娥眉,命曰伐性之斧。」
《國語辭典》:伐异党同(伐異黨同)  拼音:fā yì dǎng tóng
结合同党,攻击异己。《明史。卷二二五。赵焕传》:「给事中李成名复劾焕伐异党同,焕遂称疾笃,坚不起。」也作「党同伐异」。
《韵府拾遗 阳韵》:伐獐(伐獐)
沈亚之西边患对又有非战斗而役入山林伐獐鹿熊麇麝豪豕是徭者居十之三
《國語辭典》:伐罪吊民(伐罪弔民)  拼音:fā zuì diào mín
征讨残暴的统治者,以抚慰被压迫的人民。《文选。陆倕。石阙铭》:「似夏民之附成汤,殷士之窥周武,安老怀少,伐罪吊民。」也作「吊民伐罪」。
《漢語大詞典》:伐罪吊人(伐罪弔人)
见“ 伐罪弔民 ”。
《國語辭典》:伐罪吊民(伐罪弔民)  拼音:fā zuì diào mín
征讨残暴的统治者,以抚慰被压迫的人民。《文选。陆倕。石阙铭》:「似夏民之附成汤,殷士之窥周武,安老怀少,伐罪吊民。」也作「吊民伐罪」。
《骈字类编》:火伐
恭同契火王销金木畏金刑金被火伐木乃敷荣
《漢語大詞典》:豪牦不伐,将用斧柯(豪氂不伐,將用斧柯)
见“ 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
《國語辭典》:标同伐异(標同伐異)  拼音:biāo tóng fá yì
标榜同道,攻讦异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真长标同伐异,侠之大者。」
分類:同道异己
《漢語大詞典》:刬伐(剗伐)
铲灭。
《分类字锦》:参伐之精(参伐之精)
汉纪虎者金行参伐之精很戾之兽
分类:虎豹
《漢語大詞典》:簿伐
簿阀。谓先代官籍门阀。梁书·傅昭传:“ 魏 晋 以来,官宦簿伐,姻通内外,举而论之,无所遗失。”参见“ 簿阀 ”。
《漢語大詞典》:簿阀(簿閥)
先代官籍门阀。 南朝 梁 沈约 《奏弹王源》:“ 王源 见告穷尽,即索 璋之 簿阀,见 璋之 任王国侍郎, 鸞 又为 王慈 吴郡 正閤主簿。”陈书·周敷传:“ 迪 素无簿阀,恐失众心,倚敷族望,深求交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