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惭服(慚服)
亦作“慙伏”。亦作“慙服”。
(1).惭愧而伏地。史记·韩信卢绾列传:“上谩駡曰:‘竖子能为将乎?’四人慙伏。”
(2).羞愧而心服。汉书·何武传:“而 圣 子宾客为羣盗,得,繫 庐江 , 圣 自以子必死。 武 平心决之,卒得不死。自是后, 圣 慙服。”周书·李贤传:“ 贤 曰:‘夫人各有志……至如忠孝之道,实铭之於心。’问者慙服。”宋史·焦守节传:“奉使 契丹 ,馆伴 丁求説 指远山谓曰:‘此 黄龙府 也。’ 守节 应声曰:‘ 燕然山 距此几许?’ 求説 惭服。”
《國語辭典》:跪伏  拼音:guì fú
两膝著地的俯伏在地上。《三国演义》第二回:「十常侍皆免冠跪伏于帝前曰:『大臣不相容,臣等不能活矣!』」
分類:屈膝伏地
《漢語大詞典》:幸草
谓车轮轧过的草。因其屈伏地面,不易燔烧,故云。 汉 王充 论衡·幸偶:“火燔野草,车轢所致,火所不燔,俗或喜之,名曰幸草。”
《漢語大詞典》:蛾伏
亦作“ 蛾服 ”。 俯身伏地,表示顺从。 清 林则徐 《鸦片奏案·附录祭文》:“始犹范彼狼奔,继即帖然蛾服。” 章炳麟 《安君颂》:“ 清 吏总督以下,皆蛾伏道周,如謁万乘。”
《國語辭典》:跳动(跳動)  拼音:tiào dòng
振动。如:「内心跳动」、「跳动路面」。
《國語辭典》:爬行  拼音:pá xíng
1.手脚皆著地行走。如:「婴儿七、八月大时就会爬行了。」
2.形容慢吞吞、动作缓慢的样子。如:「做事能掌握轻重缓急,就不致整天爬行,毫无效率。」
分類:爬行伏地
《國語辭典》:蒲服  拼音:pú fú
爬行。《战国策。秦策三》:「夜行而昼伏,至于菱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市。」也作「匍匐」。
分類:伏地膝行
《漢語大詞典》:膝行蒲伏
伏地爬行。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二十五年:“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復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 胡三省 注:“蒲,手行也;伏,伏地也。”亦作“ 膝行匍伏 ”。 清 赵执信 《海鸥小谱·长句》:“綺罗红粉轻於尘,膝行匍伏擎金樽。”
分類:伏地爬行
《漢語大詞典》:膝语蛇行(膝語蛇行)
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明 袁宏道 《徐文长传》:“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
分類:伏地畏服
《国语辞典》:膝行肘步  拼音:xī xíng zhǒu bù
以膝跪地且以手伏地的匍匐前进。形容恭敬顺服的样子。唐。王勃〈山亭思友人序〉:「虽陆平原、曹子建,足可以车载斗量;谢灵运、潘安仁,足可以膝行肘步。」
《国语辞典》:拜手稽首  拼音:bài shǒu qǐ shǒu
古代一种跪拜礼。先两手伏地,再把头伏在手上,上身与地面平行。《书经。洛诰》:「予以秬鬯二卣,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
《漢語大詞典》:蹎蹶
跌倒伏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伊烂拏钵伐多国:“乘车驭象,惧蹎蹶之患。”
难伏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地之异名。无他之强力足以降伏佛者,称为难伏地。胜鬘经曰:「降伏心过恶及与身四种,已到难伏地,是故礼如来。」同宝窟上末曰:「如来生不能生,老不能老,病不能病,死不能死,故云难伏地。」
【佛学常见辞汇】
佛地的别名,因无任何力量足以降伏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