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伊吾志
词典
伊吾
驰志伊吾
分类词汇
伊吾
吾伊
伊州
驰志伊吾
佛类词典
伊吾
典故
伊吾志


《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2909~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己二校尉,屯田于车师前王庭。哀平閒,自相分割为五十五国。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匈奴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建武中,皆遣使求内属,愿请都护。光武以天下初定,未遑外事,竟不许之。会匈奴衰弱,莎车王贤诛灭诸国,贤死之后,遂更相攻伐。小宛、精绝、戎庐、且末为鄯善所并。渠勒、皮山为于窴所统,悉有其地。郁立、单桓、孤胡、乌贪訾离为车师所灭。后其国并复立。永平中,北虏乃胁诸国共寇河西郡县,城门昼闭。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取伊吾卢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遂通西域,于窴诸国皆遣子入侍。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
《后汉书》卷十八〈吴盖陈臧列传·臧宫〉~697~
论曰:中兴之业,诚艰难也。然敌无秦、项之彊,人资附汉之思,虽怀玺纡绂,跨陵州县,殊名诡号,千队为群,尚未足以为比功上烈也。至于山西既定,威临天下,戎羯丧其精胆,群帅贾其馀壮,斯诚雄心尚武之几,先志玩兵之日。臧宫、马武之徒,抚呜剑而扺掌,志驰于伊吾之北矣。光武审黄石,存包桑,闭玉门以谢西域之质,卑词币以礼匈奴之使,其意防盖已弘深。岂其颠沛平城之围,忍伤黥王之陈乎?
《國語辭典》:伊吾  拼音:yī wú
1.读书声。也作「咿唔」、「吾伊」。
2.言语不清楚的样子。
3.地名。位于新疆哈密县及巴尔库山东北。
《漢語大詞典》:伊州
(1).曲调名。商调大曲。新唐书·礼乐志十二:“ 天寳 乐曲,皆以边地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一·伊州《乐苑》:“《伊州》,商调曲, 西京 节度 ﹝盖﹞嘉运 所进也。” 唐 白居易 《伊州》诗:“老去将何散老愁,新教 小玉 唱《伊州》。” 宋 张先 《减字木兰花》词:“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 明 陆采 《明珠记·饮药》:“鸳鸯綉带抛何处,一曲《伊州》泪万行。”
(2).州名。古称 昆吾 ,本 隋 伊吾郡 , 唐 改置 伊州 ,又名 西州 。故城在今 新疆 哈密县 。旧唐书·地理志三:“ 伊州 下; 隋 伊吾郡 。 隋 末, 西域 杂胡据之。 贞观 四年,归化,置 西伊州 。六年,去‘西’字。 天寳 元年,为 伊吾郡 , 乾元 元年,復为 伊州 。”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 天山 连 北府 ,瀚海过 西伊 ”原注:“ 伊州 又谓之 西州 。”参见“ 伊吾 ”。
《漢語大詞典》:驰志伊吾(馳志伊吾)
后汉书·臧宫传论:“ 臧宫 、 马武 之徒,抚鸣劒而抵掌,志驰於 伊吾 之北矣。” 伊吾 ,今 新疆 哈密 。后因以“驰志伊吾”表示向往在边塞建功立业。 宋 李曾伯 《齐天乐·壬子和陈次贾为寿韵》词:“莫驰志 伊吾 ,贪名清庙。”
《國語辭典》:吾伊  拼音:wú yī
读书的声音。宋。黄庭坚 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诵书声调悲壮戏作竹歌三章和之诗三首之一:「南窗读书声吾伊,北窗见月歌竹枝。」也作「伊吾」、「咿唔」。
分類:伊吾读书
《漢語大詞典》:伊州
(1).曲调名。商调大曲。新唐书·礼乐志十二:“ 天寳 乐曲,皆以边地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一·伊州《乐苑》:“《伊州》,商调曲, 西京 节度 ﹝盖﹞嘉运 所进也。” 唐 白居易 《伊州》诗:“老去将何散老愁,新教 小玉 唱《伊州》。” 宋 张先 《减字木兰花》词:“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 明 陆采 《明珠记·饮药》:“鸳鸯綉带抛何处,一曲《伊州》泪万行。”
(2).州名。古称 昆吾 ,本 隋 伊吾郡 , 唐 改置 伊州 ,又名 西州 。故城在今 新疆 哈密县 。旧唐书·地理志三:“ 伊州 下; 隋 伊吾郡 。 隋 末, 西域 杂胡据之。 贞观 四年,归化,置 西伊州 。六年,去‘西’字。 天寳 元年,为 伊吾郡 , 乾元 元年,復为 伊州 。”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 天山 连 北府 ,瀚海过 西伊 ”原注:“ 伊州 又谓之 西州 。”参见“ 伊吾 ”。
《國語辭典》:伊吾  拼音:yī wú
1.读书声。也作「咿唔」、「吾伊」。
2.言语不清楚的样子。
3.地名。位于新疆哈密县及巴尔库山东北。
伊吾
【佛学大辞典】
(地名)在新疆之东北端。现今为哈密之地也。约隔二百哩,与甘肃之瓜州相对。其中间即沙漠,古所谓莫贺延沙碛是也。玄奘备尝艰苦,以八日通过之。见慈恩传一。